文|凝媽
2歲多的二寶現在酷愛閱讀,每天的生活就是與書為伴,絕對不會吵著外出。這段時間最喜歡的是《托馬斯和朋友》系列故事書,早上睜開眼就讀,一直讀到晚上睡覺前都是興致盎然。
二寶不再局限於聽大人給他讀、給他講,更喜歡獨立閱讀。他隨手拿起一本看著順眼的書,翻開就讀。用手指指著下面的文字,一行行地讀過去,好像認識字一樣。一頁有三行字,一本20幾頁的書,他能完全讀完,一口氣讀上三本才罷休。
和朋友談起孩子的閱讀問題,朋友說「現在的孩子真是天才,這麼小就能自己讀書了!」
我們常常把一些超出認知範圍的事看作異常,但現在來看,2歲孩子獨立閱讀的情況並不少見,看到很多網友評論說2歲孩子會讀書的。
@ 平淡:兒子大約6個月時給他讀書,2歲就能背詩、看書、拼圖,每天睡前就是看拼音識字,每一個都要讀一遍,直到自己感覺滿意為止。3歲就能躍躍欲試讀報紙了。
@ 小雨:孩子2個月開始讀故事、古詩、三字經,8個月時就已經認識不少字,1歲半會背75首唐詩,2歲半認識所有車標,還認識不少英文單詞,沒上幼兒園就會簡單閱讀。
@ 映荷:女兒一歲兩個月就自主閱讀,讀完一頁自己翻頁繼續讀,一字不差。
@ 擱淺:兒子兩歲兩個月,經常讀的繪本已經能說出簡單故事情節了,一個系列的書放在一起,看封面圖片能準確說出書名。
2歲的孩子能自己讀書並非是少見多怪的事情,也並非天賦異稟,而是一種正常現象,我們分析一下就很清楚了。
《兒童積極心理學》中提到:到了兩歲左右,孩子開始出現自我意識,明顯地意識到了「我」的存在,並且意識到「我」有著獨立的想法和願望。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要通過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獨立。
孩子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特別想像大人一樣完成自己的事情,排斥大人的幫忙。吃飯自己吃,你要是給他喂飯,他會把你手中的勺子打掉。坐餐椅不需要保護,你要是扶著椅子把手,他會把你的手推開。玩具自己拿,不允許你隨便參與。
同樣的,讀書也要自己讀,自己翻頁,不允許你碰一碰,這些都是他獨立能力增強的表現。
孩子太有表現慾望了,當他成功讀完一本書的時候,那種驕傲感油然而生,嘴角翹起、眼神明亮,等待著你給他鼓掌讚賞。如果在場的人中,有一人沒有鼓掌,他會進一步尋求鼓勵,希望得到在場所有人的表揚。我們的鼓勵又點燃了孩子的閱讀熱情,形成良性循環。
《陪孩子走過0-4歲敏感期》中提到,孩子兩歲半以後,日常生活用語已經基本掌握,進入語言學習第二個階段,可以發展完整句子、豐富詞彙量。
孩子在2歲前,只會說簡單的幾個字組成的短語,到了2歲以後語言能力就像井噴一樣發展,忽然變的無所不能,什麼都會表達,這一點讓我們感到很驚奇。
孩子就像一個復讀機一樣,我們說什麼,他就複述什麼,而且過一段時間,他還能把這些學到的語言用到合適的場合,讓你感到大吃一驚。都忘了曾經當著他的面說過這樣的話。
我們經常說大寶的房間亂七八糟的,二寶就學會了,大寶抱著他進入房間時,二寶就用大人的口吻說「哥哥房間裡亂七八糟的!」我們不禁放聲大笑。他自己的東西好亂放呢,還說哥哥呢!
2歲的孩子已經會用長句子表達,能說出書中的句子自然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開頭幾位朋友提到,孩子閱讀開始的時間都很早,有的是2個月,有的是6個月,到2歲的時候,讀書已經過了20個月左右的時間。
和這些孩子一樣,二寶是從1個月開始閱讀,到2歲已經有了大量的閱讀積累。所謂聚沙成塔,孩子能獨立閱讀,不是拔苗助長,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0-5歲,怎樣讓孩子更聰明》中提到,把一本書翻來覆去地讀可能會讓你感到厭倦,但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卻十分重要。通過重複來加強大腦的神經連接有助於鞏固學習和記憶效果。
孩子特別喜歡的一件事是重複,就是一本書或者一套書天天重複,一天讀十幾遍,重複數月,正是不斷的重複,讓孩子不斷把新知識吸收內化,量變引起質變。
二寶重複讀的書是《托馬斯和朋友》系列、《工程車認知圖畫書》系列、斯凱瑞金色童書系列,這些書重複時間少則半年,多則一年,也是他能自己讀的最早的幾套書。
從上面的分析看,2歲孩子實現獨立閱讀從理論上是行得通的,只要早閱讀、多閱讀,孩子就能獨立閱讀。
要注意的是,2歲的孩子獨立閱讀,不是說孩子已經全部認識書中的文字,而是能看著圖畫把書讀下來,不是一種機械記憶,而是理解基礎上的複述。
心理專家李子勛先生甚至認為,千萬不要在孩子7歲以前過度刺激他的文字能力。
閱讀不是識字,強求幼兒識字會限制孩子想像力的發展。應該讓孩子用一種很輕鬆的方式享受閱讀,自然而然地獨立閱讀。
1、積極回答孩子的問題
看過一些專家介紹如何在閱讀中啟發孩子思考,就是不斷發問,讓孩子回答問題。對於幼兒來說,他還沒有解答問題的能力,尚且處於吸收階段,就不要設計提問環節。
我們不要擔心孩子不理解,不要忘了,孩子的好奇心非常重,他就是十萬個為什麼,他會對書上不懂的部分提出疑問,我們耐心解答就好了。
二寶經常問書上的人物在哪裡,某個動作是什麼意思,即使連續讀三遍,他也會問同樣的問題,就是因為他理解能力有限,我們要不厭其煩的做出解答。
對於一些動作或者表情,我們要用具體的肢體語言給他展示,讓他能直觀理解。
2、幫助孩子構建場景
孩子只是進行平面閱讀,有了一定想像力,但是局限於紙上談兵,最好給孩子構建場景,讓孩子在立體場景中去體會想像的事物,理解能夠更深入。
幫助孩子構建場景的方式有很多,根據書的內容靈活的選擇。
真實場景:讀到有關植物的書,就帶孩子看具體的植物。讀到食物的書,就給孩子做一頓美餐。讀到關於車的書,就帶孩子去工地、去馬路看車。
動畫場景:有很多圖畫書有配套的動畫片,可以給孩子查找相關的動畫片來看,讓孩子通過動畫理解書上的內容。比如《托馬斯和朋友》《汪汪隊》等等。
玩具場景:如果圖畫書有配套的玩具,可以給孩子買相應的玩具。我們在看《花園寶寶》的時候,就買了很多毛絨玩具和塑料玩具。看《托馬斯和朋友》的時候,就買了很多托馬斯小火車玩具和軌道。孩子利用這些玩具自編自演故事,語言能力和想像力都培養起來了。
3、將書中的理念代入生活
圖畫書不僅讓孩子感到輕鬆愉快,也能給孩子一定的教育啟示,我們不需要死板教條地給孩子講大道理,只是在遇到類似情景的時候,用圖畫書來給孩子解釋,孩子會特別容易理解。
二寶想多看幾集動畫片,但是我不想讓他多看,他不理,就要哭。手邊正好有一本情緒管理的繪本,叫做《托比不要哭鼻子》,就拿起來給他講了一下。
大意是說托比誤以為胖總管認為他沒用,但是又不想親自求證,只知道自己哭。這個故事說明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事情並沒有那麼糟糕,哭是沒用的。二寶聽完,就不哭了,而且伸出一根手指表示再看一集,我們就看了一集,愉快的結束。
讓孩子學會用書中學到的理念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
2歲孩子喜歡獨立閱讀,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很多家長發愁孩子怎麼還沒有實現獨立閱讀,就是喜歡聽媽媽讀書呢?那是因為讀的還不夠多,孩子還沒有足夠的積累。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會不同,不必強求孩子和別的孩子安全一致。在閱讀上,享受閱讀比學知識更重要,注意培養閱讀能力的細節,靜待花開,孩子自然而然會獨立閱讀。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