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比亞迪「傍身」,滬電股份靠汽車走出泥潭?

2022-06-16     英才雜誌

原標題:特斯拉、比亞迪「傍身」,滬電股份靠汽車走出泥潭?

本文作者 | 張賀

身為投資者的你,這兩年什麼行業讓你談之色變?教育?網際網路?還是別的?

作為「電子產品之母」,PCB(印製線路板)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但因為知名度不高,即使相關公司股價表現同樣令人痛心疾首,卻並沒有引起廣泛關注。A股公司中,龍頭鵬鼎控股、深南電路、滬電股份均一度下跌60%左右。由於主營PCB的上市公司多達數十家,類似跌幅的股票只多不少。

在經歷了消費電子的熱潮後,我國PCB行業企業所面臨的低谷夠深,也夠長。不過,在行業困境下,企業表現也各有差異。比如,2022年以來,滬電股份股價走出「深V」形態,今年幾乎0跌幅,甩開一眾同行。

近7年首次負增長

滬電股份是我國PCB排名前十的企業,其產品以通信通訊設備、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汽車電子領域為主,輔以工業設備、半導體晶片測試等細分應用。PCB業務收入常年占比在95%以上,其中企業通訊市場板占比基本在65%-75%之間,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滬電股份的客戶巨頭雲集,包括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微軟、亞馬遜、思科、特斯拉、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通訊、網際網路和汽車巨頭。受益於5G、雲計算和汽車電子的發展,2015-2020年,滬電股份的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幅曾連續6年為正。

不過,這個勢頭在去年戛然而止。

年報顯示,滬電股份2021年營業總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0.55%和20.8%。其股價也在2020年大跌後持續萎靡,期間一度跌超40%。如果以2020年最高點28.1元/股(前復權)計算,最多下跌65.44%,超過騰訊控股2021年2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股價的下跌早有預兆。從季度業績表現看,儘管滬電股份2019Q3歸母凈利潤仍能同比翻倍增長,但增速卻環比下降約50個百分點。2019Q4再次環比下降約10個百分點。連續兩個季度增速環比下滑,宣告此前兩年,滬電股份在我國5G建設的浪潮中狂奔的速度慢了下來。

緊接著,2020年初疫情爆發,滬電股份收穫了過去兩年唯二的雙位數增長,2020Q1、Q2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1.68%和16.99%。但是在此後的6個季度中,有4個季度的同比增速轉為負值。

汽車電子支撐業績逐步恢復

在去年10月底股價觸底之後,滬電股份經歷了一波接近翻倍的上漲。事後看,股價的波動背後是一些細節在改變。

儘管滬電股份2021Q2-Q4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全部為負,且Q4同比下降28.06%,降幅大於Q3。但營收卻有積極變化。2021Q2-Q4,滬電股份的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8.01%、-7.60%和5.45%,也就是說營收在逐步改善,且在四季度實現正增長。且2021Q4的營收規模達到20.07億元,是歷史單季度第三高,與2019Q4 21.18億元的最高值差距並不大。

僅僅如此當然不會促使資金大舉買入,還有一點重要的驅動因素,那就是汽車市場的變化。

滬電股份的汽車板產品可滿足傳統汽車、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不同需求,客戶覆蓋博世、大陸等全球領先Tier1;並通過與Schweizer、勝偉策的參股合作,已量產車規77GHz毫米波雷達高頻板,且前瞻布局p2Pack技術,可應用於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驅動系統等方面。

2021年年報顯示,在企業通訊市場板收入同比下降11.28%的同時,隨著黃石二廠汽車板專線的產能迅速釋放,滬電股份汽車板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約26.54%達到16.82億元。而且相比企業通訊板毛利率同比下降2.89個百分點的表現,汽車板毛利率僅下降0.33個百分點,表現要穩定不少。

在滬電股份的客戶中,比亞迪、特斯拉作為新能源車的龍頭近幾年勢頭正盛,寧德時代則已坐穩動力電池「一哥」位置,在新能源車狂飆的背景下,滬電股份自然也將從中受益。儘管公司季報的發布要滯後很久,但顯然資金在市場調研過程中,已及時發現風向的變化。

反轉還是反彈?

2022年一季度,滬電股份不僅營業總收入維持好轉態勢,同比增速為近四個季度最高的9.77%。而且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也擺脫萎靡,2022Q1達到13.04%。說明此前的業績走向仍在持續。

行業發展是企業生存的前提。雖然受到供應鏈和原材料大漲的影響,但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仍能保持。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5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同比增長111.5%,零售銷量同比增長91.2%。其中比亞迪持續保持頭把交椅,5月銷量突破10萬台。整個5月新能源車銷量過萬的車企則達到13家。

不過即便如此,PCB企業的挑戰仍未消失,說基本面反轉還早了些。

據Prismark預估,2021年全球PCB產值約為 804.4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3.4%;PCB產值增長率幾乎是面積增長率13.2%的兩倍,可以說全球PCB一半的產值增長歸因於PCB平均價格的增長。但是當前我國PCB產業仍集中於中低端,且市場集中度不高。這就使得企業很難將增長的成本全部轉嫁給客戶,導致盈利能力承壓。

當前滬電股份的主力業務仍為通訊板。在今年3月的調研中,滬電股份表示,國內 5G 無線基站市場不確定性很高,而國外通訊市場需求雖然旺盛卻受制於晶片供給瓶頸的總體形勢和去年還是大致一致。目前晶片廠擴產效應已經逐步顯現,市場供需有望在未來 6~18 個月恢復正常。而俄烏衝突給原材料和供應鏈的衝擊則還難以評估。

儘管股價一般都走在基本面前面,但市場資金是否進一步看好,還需要二季度的經營狀況給出信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8bfb7044b4f55ff3aa8f52eca2a49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