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東協國民體質與健康促進國際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辦

2024-10-09     西安新聞網

10月9日,第二屆中國-東協國民體質與健康促進國際學術會議在陝西西安開幕。東協十國相關部門領導及體育科研專家、學者,世界衛生組織、東協秘書處、中國-東協中心和東協青年組織等國際組織相關部門領導,英國、西班牙、美國、希臘、俄羅斯、日本與韓國等國的體質與健康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部門領導、科研所專家共計500餘人參加會議。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東協人文交流年。會議以「深化體質合作 驅動健康未來」為主題,聚焦國民體質與健康促進領域研究,旨在充分發揮體育特點優勢,主動服務國家總體外交,促進中國與東協各國國民的體質健康、推進中國-東協體育科技交流合作,不斷提高我國體育科技的國際影響力,講好中國體育故事、傳播中國體育文化,把國民體質與健康促進學術會議打造成為對外體育交往的品牌。

開幕式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視頻致辭。他表示,體育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健康是人類共同的追求,希望在中國-東協全面戰略夥伴的框架下,各方緊密合作,加強體育交流與對話,以「民心相通、健康與共」的開放思路,共享更多的健康方案。

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丁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曹景偉,世界衛生組織身體活動負責人Fiona Clare Louise Bull女士(菲奧娜·克萊爾·路易絲·布爾),積極健康兒童全球聯盟主席Mark Stephen Tremblay(馬克·史蒂芬·特雷布雷)教授,卡爾巴大學運動科學學院院長Georgios Nassis(喬治奧斯·納西斯)教授等分別作主旨報告。

丁東在報告中表示,全民健身工作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近年來我國全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國家戰略,在實踐舉措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體育在促進人文交流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中國—東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會議以體育合作為契機提出「深化體質合作 驅動健康未來」,希望通過體育這一「世界語言」,加強中國—東協的體育交流互鑒,推動中國與東協各國開展全民健身領域科研的務實合作。

曹景偉表示,運動促進健康是中國與東協國家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未來將採取系列措施持續推動運動促進健康領域的體育科研合作。首先,探索建立中國-東協運動促進健康科技合作中心,搭建科研合作和技術交流平台。其次,定期召開中國-東協運動促進健康學術會議,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同時討論並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再次,探索建立運動促進健康國家聯盟,促進成員國間的資源共享和項目協作。鼓勵各國體育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定期互訪與交流,增進彼此了解,促進各國體育科研成果轉化和經驗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體育學院作為本屆中國-東協國民體質與健康促進國際學術會議承辦單位之一,在會上對學校70年辦學成果進行了展台展示。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潘瑋敏博士,應邀做了大會主旨報告。共有80餘名西安體院師生的論文入選了專題報告、牆報交流,100餘名學生志願者、30餘名老師精細參與了志願和會務保障等服務。

據了解,本次會議為期4天,共收錄用會議論文423篇,東協成員國汶萊、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將依次做報告,分享各國促進體質健康的相關經驗,聚焦「運動促進體質健康」與「主動健康與人口老齡化」兩個議題,並圍繞中國—東協體質促進健康領域國際合作展開研討。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靳鵬 圖/陝西省體育局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71bd36584799a869cc6433f531ad3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