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 | 2023年出境游市場:失意還是滿意

2023-11-23     品橙旅遊

原標題:年終盤點 | 2023年出境游市場:失意還是滿意

【品橙旅遊】2023年是疫後恢復的第一年,對於很多旅遊業者來說,從年初就被寄予厚望的出境游市場有些失落,太多的意外打亂了原本的計劃,想要大幹一場卻收穫了「不溫不火」。與此同時,也有業者表示了理解:畢竟停滯三年的恢復並不能一蹴而就。而對即將到來的2024年,大家寄予了更多的關注。

疫情三年,出境游市場有哪些變化?行業又該如何應對?

出境游重啟,經歷一波三折

2023年最被人期待的出境游仿佛今年的古偶劇一般,經歷了高開低走的態勢。

2月6日起,中國試點恢復中國公民出境團隊游「機+酒」服務,目的地涉及20個國家。此後3月、8月第二批、第三批名單也相繼公布,目前有138個國家和地區恢復了出境團隊游和「機票+酒店」業務。

但是名單的公布並沒有帶來更多的遊客。基於移民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前三個季度,內地居民出入境人次持續增加,與「爆發」的預想不同,僅恢復到2019年的五成左右,很多出入境旅行社覺得今年的出境游市場「不達預期」。

除了航班運力不足、簽證難等客觀原因,東南亞安全問題、日本排核廢水問題、中東戰爭等多個突發事件也給出境游帶來了眾多不確定性。但是「東方不亮西方亮」,依然有一些小眾目的地脫穎而出。

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報告顯示,目的地的選擇正在變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疫情管控限制取消以後,更多的遊客會選擇去歐洲、北美、非洲旅行。當然,亞洲依然是主流目的地,超過六成的出境遊客選擇到亞洲地區旅行。此外,境外旅遊目的地結構有調整,更具剛性的市場(商務、探求、留學等為目的)的恢復速度快於觀光和休閒市場。

對此,龍途國際創始人兼CEO曹志剛對品橙旅遊表示:如果把今年的運力問題、簽證問題、人力資源問題解決,預計旅遊產品的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明年的需求應該會有所增長,所以有理由對2024年的出境游保持樂觀的態度。

曹志剛建議,出境游旅遊企業要在不確定性增大的當下,更加關注消費者的意向,要把資源往新興目的地去投放:「要關注那些加大了在國內進行營銷力度的國家,因為推廣的力度大,肯定會有一部分的消費者會受到它的影響,『興趣激發』產生的可能性就會大一點。另外可以關注一些小眾目的地,他們的市場機會更大一些,特別是與中國友好的,通達條件便利的國家與地區。」他說。

不過,曹志剛也對明年市場有一絲擔憂,當大交通、簽證、地接價格下降後,行業是否又回到「拼價格」的老路上去?雖然「價格戰」仿佛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從是這些年卻一直沒有真正的絕跡。如果還用「低價」而非「高品」來吸引遊客,這樣的企業前景堪憂。

龍途國際的調研顯示,精品小團與FIT在疫情後更受歡迎,「那些不變的旅行社,可能會逐步被市場淘汰」。的確,遊客通過社交媒體對目的地越來越了解、信息掌握得越來越透徹,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自助游和半自助游,如何服務好這一部分遊客也是旅行服務商需要思考的問題。

此外,品橙旅遊與多家外旅局與旅遊企業深入溝通後,發現他們雖然各有各的情況,但依然有一些共性可供行業參考。

2023年還在恢復期,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瑞士:預計中國大陸市場2025年年底完全恢復

瑞士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瑞士的旅遊接待已於 2022 年底完全恢復,2023年有望打破 2019 年的記錄。今年1 月至 9 月期間,前往瑞士旅遊的全球遊客夜次突破 3280萬,已經比 2019 年同期增長4.1%。在瑞士國內遊客快速增長(年初至9月底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16%)的同時,歐美市場也迅速復甦,但其他遠方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尚且需要更多時間。

2023年1月-9月大中華區遊客在瑞士停留超過59萬夜次,市場復甦率為 40%。目前大中華區赴瑞士遊客間夜數絕對數值已經重回亞太區市場首位。預計香港和台灣市場將在2024年全面復甦,中國大陸市場將在2025年底全面復甦。

瑞士國家旅遊局中國區主任常典娜表示,中國旅遊恢復面臨著多重挑戰:

  • 中國飛往歐洲的航班量仍未恢復到2019年水平。
  • 一邊是強勁的旅遊需求,一邊是夏季期間瑞士酒店和火車較低的客容量。這無疑是行業強勁復甦、健康發展的跡象,但在今夏給旅行社同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 各種因素導致的價格上漲和普遍的經濟不確定性仍在持續影響消費者信心。
  • 氣候變化導致熱浪和洪水等自然災害更加頻繁。

不過她也認為,人們對體驗的興趣高於消費,更傾向於聚焦一個地方,感受當地特色,展開深度游,這對旅遊業而言是巨大機遇。

此外,消費者在疫情後對自然體驗和戶外活動的興趣不斷增加,社群層面的需求也展現出巨大潛力,如文化旅行、火車旅行、夏令營、健康旅行、網球或高爾夫主題旅行等越發受到歡迎和青睞。瑞士擁有壯麗的自然景觀,這一長期趨勢對瑞士旅遊業非常有利。

其三,對可持續旅遊日益增長的關注,以及對可持續產品和體驗不斷高漲的需求,為所有旅遊目的地帶來了巨大機遇。「我們相信,可持續旅遊是未來趨勢所在,因此應從現在開始加強建設。」

斐濟:相信中國2024可以全面恢復

近日,斐濟旅遊局在大中華地區開啟了5地路演推廣活動。12月開通的每周5班由香港直飛斐濟迪楠機場的航班,以及春節特別活動等消息的發布是這次推廣活動的亮點。

針對即將到來的2024年中國春節,斐濟旅遊局攜手20家斐濟旅遊合作夥伴推出了「免簽游斐濟,快樂過暖冬」中國春節促銷活動,邀請中國遊客與家人一起前往斐濟歡度春節。與此同時,斐濟旅遊合作夥伴也將在中國春節來臨之際,推出多項為中國遊客打造的特別餐食和服務,為中國遊客打造安心和舒心的暖冬之旅。

據悉,隨著國際出境游市場的復甦,斐濟的旅遊業得到快速恢復,截至今年8月,斐濟已經迎接了598,703名國際遊客,占2019年遊客數量的68%,這些遊客帶來了約20億人民幣的收入。

斐濟旅遊局亞洲區及華人市場全球總監鄭入瑞(Vincent Zheng)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多樣化的市場營銷內容,為中國遊客提供更多的斐濟度假靈感,不論他們尋求浪漫的海島之旅、驚險刺激的探險之旅,斐濟都能滿足眾多中國遊客的個性化度假需求。我們也期待與中國旅行社合作夥伴攜手合作,為中國遊客打造更豐富的旅遊產品,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前往斐濟旅遊。」

他表示,對於中國市場會繼續保持樂觀的預估,2023年中國開放幾個月就重回斐濟第四大客源國,相信明年中國將恢復疫情前的到訪量——5萬人次。

眾信旅遊:2023年出境游市場超出預期

近日,眾信旅遊三季度財報發布。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61億元,同比增長748.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65.60萬元,同比增長195.51%,同比實現扭虧。在三季度業績帶動下,眾信旅遊前三季度也實現盈利。據分析,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公司主營的出境旅遊業務逐步復甦,並有望實現全年盈利。

相關負責人對品橙旅遊表示,出境游恢復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已經是十分喜人了。受到第三批出境游目的地名單的發布,旅遊行業整體加速回暖。眾信旅遊整體經營情況也得到持續改善,不僅根據新的市場變化,持續優化旅遊產品,豐富體驗內容,更在渠道端不斷拓展,打造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通過電商直播、新媒體運營等線上營銷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分析今年出境游特色時,該負責人分析認為,2023年出境游市場呈現出:以短途帶動長線游,長線深度體驗游成為主流,小眾目的地全面開花等特點。其次,長線旅遊目的地旅行天數逐漸拉長,以眾信旅遊澳洲產品為例,從原本的7-8天逐漸增加到12-13天,歐洲產品從8-10天拉長到12-15天,甚至超過20天以上的旅行產品逐漸增多。可以看出,遊客對於一次旅行而言,更希望通過更長時間的旅行、更深度化的體驗去感受目的地的魅力。最後,小眾的旅遊目的地持續受到關注,如摩洛哥、突尼西亞、汶萊、中亞五國、東歐巴爾幹等在復甦後熱度居高不下,一方面受到一帶一路政策影響,這類目的地逐漸被遊客熟知,另一方面,遊客更希望踏足一些小眾但特色鮮明的旅遊目的地。

業內達成的幾點共識

在與多位出境游目的地、旅行商的溝通過程中,可以看出對於2024年的期待。對於未來的出境游市場,各方也達成了幾點共識。

  • 2024年,阻礙變少,航線、簽證加速恢復 多位業者均表示,2023年的航班與簽證問題是由於中國突然放開後,各國各地區準備不足所致,隨著地緣政治的緩解,以及對於中國市場的新判斷,2023年讓人抓狂的簽證與航班問題將會大大緩解。
  • 體驗型旅遊、小包團將更為盛行 之前大部分觀光型旅遊消費正在向質量、體驗轉變。

中國旅遊研究院在中國出境旅遊交易會(COTTM)上發布的報告顯示,從出境旅遊組織方式來看,選擇自助出遊的訪客占比最高,其次是團隊游,獎勵和定製旅遊的占比也比較高,超過25%。其中,跟團遊客在選擇旅行社時更加看中旅行社規模,想據此來確保旅行商的信譽及品質。出境遊客還希望旅行社能夠安排有意思的體驗活動,反映出跟團出境遊客同樣更追求體驗性。

此外,定製與小包團將成為主流。

華程國旅集團董事長郭東傑認為,跟團游會有細分。「長遠來講,我們堅定地認為三種產品形態會三分天下:出發地參團、目的地參團,以及私家團。其中,目的地參團不僅是在目的地城市集合,行程組合也會有變化,類似於半自助跟團游。私家團就是旅遊團小型化。」

  • 消費走兩端 所謂的消費走兩端,既是指「經濟水平」也是指「年紀」。 一老一小產品將成為主流。研學、遊學以及康養等細分主題更受歡迎。

此外,經濟下行對高凈值人群來講影響不大,出境游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但是這一部分高端人群,對產品的體驗追求要求更高,所以私家定製的需求也會明顯提高。

  • 遊客選擇目的地的重點轉向安全與友好

在龍途國際今年9月所作的調研中顯示,95%的人表示他們擔心人身安全,包括盜竊和襲擊。此外,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任何對於中國遊客釋放友好信號的國家與目的地也會讓中國遊客感到更安心。

2023,僅是疫情後恢復的第一年。這一年,打開國門,重塑產業鏈是企業的應有之義,而在2024年,當資源、產品都開始走上正軌之際,才是各出境社「大展鴻圖」的時機,相信習慣了應付突發事件的旅遊人將在2024年有更耀眼的表現!您怎麼想?歡迎後台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69abf24f6bc70336473705ed5ef7d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