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裝修時的一個小細節,就能影響到整個房間的實用性。普通房間是如此,狹小而使用率超高的衛生間更是如此。有時候我們只是在裝修時多做了一點點,就能把自己家的衛生間變得和別人不一樣。比如水電改造中的這四種做法——
以往我們在裝修時,只習慣於在馬桶附近預留一個冷水管,用來給馬桶水箱供水。建議你不妨在這個冷水管旁邊,再留一個冷水管和一個插座:
多出來的一個冷水管,可以安裝一個小型的前置過濾器,用來給智能馬桶(蓋)的沖洗功能供水,可以大大延長智能馬桶的壽命。如果用不到,也可以裝一個噴槍。有了它,基本上就完全告別馬桶刷了。家裡的大件物品,比如地毯,也可以用噴槍來清洗。
多出來的一個插座,主要是為智能馬桶或者智能馬桶蓋預留的。你可以現在不喜歡智能馬桶,但不能否認這種更健康、更乾淨的產品會成為未來主流。為了以後不被時代拋棄,建議提早預留出來一個插座。
毛坯房裡的洗手台排水口,還多安裝在地上——地排水。這種排水口最大的問題就是髒,在排水口附近,會有一圈暴露出來的水泥,將來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衛生死角。
不僅如此,地排水的管道是無法被壁掛式浴室櫃遮擋住的。到時候一個高大上的浴室櫃,搭配一個low極了的排水管,想想都覺得不舒服。
洗手台對排水管的要求並不高,即使是後期改的牆排水,我們也不用擔心它會堵塞。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在改牆排水的時候,會把排水管改成45°的。乍一看這種管道更容易安裝,可實際情況是,這樣做會導致使用防臭洗手台排水管。
衛生間防水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可是還是有很多人感到煩惱:我明明已經做好了防水,為什麼衛生間門口外側的牆壁還是受潮了?原因就是沒有注意衛生間門口的防水細節。
如果你在衛生間門口使用了門檻石,則需要在做防水之前把門檻石安裝好。做防水的過程中,要給門檻石的側面(朝著衛生間內的那一側)也刷好防水。否則在衛生間裡有積水的時候,水就會順著門檻石下面的縫隙流出去,導致衛生間門附近受潮。
如果你沒有在衛生間門口使用門檻石,要做的就不僅僅在門口那塊瓷磚側面刷防水層了。瓷磚本身就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即使在側面刷了防水劑,也會從底部吸水,導致返潮。所以在鋪門口這塊瓷磚之前,要先在瓷磚下面做好防水。
洗手台的下面一般都會有一個浴室櫃,有一些用戶還會在洗手台的上方安裝鏡櫃。鏡櫃和浴室櫃都能夠為衛生間提供很多的收納空間,但如果再進一步就會更好——在鏡櫃和浴室櫃內部預留電源。
這樣一來,一些需要充電使用的電器,就可以在收納空間內完成了。大大釋放了洗手台台面的空間,非常有利於保持洗手台台面的整潔和整個衛生間的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