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口最多的6大姓氏,第五姓建立兩個王朝,第三姓為豪門望族

2023-12-06     千年史館

原標題:上海人口最多的6大姓氏,第五姓建立兩個王朝,第三姓為豪門望族

上海,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這裡商業發達,交通便利,2017年,上海市創下GDP30133.86億元的成績,位居中國各城市的榜首。上海這座城市,不僅經濟發達,而且這裡還瀰漫著濃郁的中國傳統特色,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上海的姓氏。上海的常住人口有2418.33萬人,一共有1341個姓氏。其中單姓1304個,複姓36個,多字姓2個。這其中,人口最多的6大姓氏又是哪些呢?

上海第六大姓氏是徐姓。徐姓是上海很常見的一個姓氏。比如以這個姓氏命名的地名——徐家匯、浦東徐路、青浦徐涇和嘉定徐行等。再比如上海的徐姓名人徐光啟等。徐光啟是上海縣法華匯(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那麼徐姓是如何產生的呢?徐姓,主要源自嬴姓等,最早形成於夏朝。相傳,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有一個重孫,名為伯益,伯益曾輔佐大禹治水有功,他的兒子若木就被夏王封於徐這個地方,並建立徐國,徐國在今天的安徽省泗縣北。歷經夏商周三代的發展,一直在江淮一代活動,被稱為徐戎,也稱徐夷或徐方。到了春秋時期,徐偃王叛變反周被滅,但後來,周王又復封徐偃王的兒子宗為徐子。到了戰國時期,徐被滅,歸入楚國版圖。徐國的子孫後代為紀念自己的故國,就以國名「徐」為氏,繼續分散居住在江淮一一帶。

發展到當代,徐姓已經是上海的第六大人口姓氏。而放眼全國,徐姓在中國大陸人口達到了200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1.43%,排名第11位。

上海第五大姓氏朱姓。朱姓是上海非常有特色的姓氏,說起與朱姓有關的地名很多人都會想到青浦朱家角,朱家角是上海非常有名的人文景觀之一,位於澱山湖之濱,這裡還流傳著」青浦朱家角,有魚無人捉」諺語。另外,因朱姓得名的地名還有嘉定朱橋、寶山朱涇、金山朱行等。

朱姓主要來源於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得姓始祖為朱襄氏。相傳,朱襄氏曾為伏羲氏的大臣,被封於朱這個地方,也就是(今河南商丘柘城),後來朱襄氏成為「炎帝」,活動在今河南柘城一帶,至此,其後世子孫遂以朱為姓氏。朱姓一共建立過兩個王朝,即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朱溫(五代十國時期)建立了後梁。

發展到當代,朱姓的人口數量排在上海第五位。從全國的角度看,朱姓總人口達到了1500餘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1.2%,排在全國的第13位。

上海第四大姓氏李姓。李姓以人多著稱,李姓人口已近1億。歷史上李姓建立了很多政權,稱帝王者人數達到了60餘人之多。因為人口數量最多,所以,李姓成為很多省市的人口大姓。上海有一處以李姓命名的人文景觀——李塔,李塔歷史悠久,始建於唐朝初期,位於上海市松江城西李塔匯小鎮,矗立於黃浦江上的橫潦涇畔,因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曾經出任蘇州刺史,故得名李塔。李姓現為上海第四大姓氏。

李氏主要源於嬴姓、姬姓等。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後人理征曾避難於木子樹下,以木子果實為食,為了感謝木子救命之恩,遂改為李姓。

上海第三大姓氏陳姓。陳姓是上海的人口大姓,陳姓出自姚姓和媯姓,是舜帝姚重華的後裔,得姓始祖為陳胡公,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

說起陳姓,不得不提到唐宋時期的豪門大族——義門陳氏,義門陳氏曾創造了3900餘口、15代、330餘年聚族而居,共飲共食,不分家的世界奇觀,到了宋仁宗時期,由於陳姓人口分布過度集中,對地方造成了壓力,於是宋仁宗下令,將陳姓分流至全國各地,其中有一部分陳姓就被分流到了上海。

在上海,陳姓留下的史跡也不少,比如位於浦東新區地域內的名為「潁川小築」的陳桂春住宅,始建於1914年,是當地紳商陳桂春的住所,住宅建築融合了中西方建築特色,十分漂亮。

上海第二大姓氏王姓。王姓總人口排在上海的第二位,但市區的王姓人口是排在第一位的。另外,市郊的王姓大多是三槐堂後人。王姓源出姬姓、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得姓始祖為姬晉(東周時期)。在晚清時期,上海的支柱產業沙船業曾產生了實力雄厚「八大家」,王姓就占了其中三家。

上海第一大姓氏張姓。張姓是上海人口最多的姓氏,早在秦漢時期,上海地區就有張姓,上海最早出現的張姓為東漢時期的張武。另外,上海最有名的小吃城隍廟五香豆,便是張姓發明的。

張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等。張姓的始祖是張揮,相傳張揮是古代武器弓矢的發明者,曾擔任黃帝的弓正一職,後來黃帝就娶弓長之意,給他賜姓張。

張姓不僅是上海第一大姓氏,也是全國第三大姓氏,全國張姓人口達到了8700多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2b02efbc1776b96085d74f67c9ab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