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先拒袁紹後拒曹,救了少年司馬懿,亂世活到八十九!

2023-07-01     胡月芳

原標題:孔明先拒袁紹後拒曹,救了少年司馬懿,亂世活到八十九!

《虎嘯龍吟》接《軍師聯盟》的棒讓司馬懿大火了一把,而中年後的司馬懿固然魅力大到爆,其少年時代卻也有很多趣事值得一提。比如,「蹭課」時險些被一群校外小流氓圍追堵截。

其時,有位山間老師才高望重,更寫得一手好字,卻偏愛「採菊東籬下」地隱匿江湖。青春期的司馬懿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他一雙冷靜獨到的慧眼早就發現這位老師了不得。於是,司馬懿成了其忠實粉絲。那時候,另有些校外不務正業的小青年,不穿校服不讀書,不是泡吧就是打架,還專門嘲笑正經教書的和念書的。這幫小流氓的頭目姓周。

一日,那姓周的無賴又聚眾嘲諷起正在刻苦學習的師生來,司馬懿看不過去,狠狠表達了自己對其無聊行徑的鄙夷。小人惹不得啊!那姓周的懷恨在心,早早掐算了司馬懿離開學堂獨自回家的時間,暗中糾結一夥兒不良少年準備半路攔截並削了他。此事被老師得知,說不得,忙忙丟下一屋子學生去追姓周的,苦苦勸說他們回頭是岸,萬萬不要傷了司馬懿去。最後,周某竟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棄了截殺司馬懿的計劃。

這位能拿「師慧杯」一等獎的老師姓胡名昭,字孔明。

孔明老師在史冊上的留影只有簡短四個字:「養志不仕」。

話說,開始「四世三公」權傾天下的袁紹袁大老闆是專門列了名單打算聘他出山做官的,不過,孔明老師的態度比另一位孔明拒絕劉備時堅決得多,直接打了個馬虎眼,尋了個大山溝,趁夜人間蒸發了。史載,「胡昭始避地冀州,辭袁紹之命,遁還鄉里。」找胡昭,胡昭跑了;找郭嘉,郭嘉沒幹多久離職了。想想袁大老闆也不是諸事都順,寶寶心裡苦。

建安十三年(208年),袁紹的髮小兒兼宿敵曹操廢三公制,復丞相制,並出任漢廷丞相(曹操哪年開始做的丞相,目前尚有爭議)。春風得意馬蹄疾,曹大老闆掰著手指數了數,程昱、荀彧、荀攸、賈詡……唉,江山廣袤,還得廣發帖子招人啊!於是坐北土,望江南,廣納賢才,「頻加禮辟」。孔明老師自然免不了再上榜單。史載,「昭往應命,既至,自陳一介野生,無軍國之用,歸誠求去。」

孔明老師想著,左右庶民抵不過權貴,不如化被動為主動,直接會會他曹阿瞞。等著進了曹府,一番對曹操偉業的激賞與對自己無才無能的鄙薄言辭說得感人肺腑、涕淚橫流。曹操一看,得,那你還是走吧。孔明老師復得以重新舒口氣,輕快的小步伐邁出曹府門檻,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十年後,天下紛亂。孔明老師居住的一帶也是各勢力水火不容,而唯有胡家本族的部落未曾遭到侵擾。因為孔明老師賢名遠播,打過去的軍隊首領私下達成共識:孔明老師是位難得的賢者,咱打咱的架,誰也不得給胡家添麻煩!

嘉平二年(250年)前,驃騎將軍趙儼、尚書黃休等人相繼力薦孔明老師做官兒,他們說:「胡昭心地天真,行為高潔,越老越是堅定。玄遠虛心,靜穆樸素,有伯夷、四皓的節操。應得到徵召任命,以勉勵世風世俗。」意思是孔明老師心志純良,如今年歲高了才德更重,理應出任重職,來提升提升如今世人的逼格。可惜,公車特別徵召的時候,恰逢孔明老師辭世,年八十九,終其一生未有一官半職。

有人說,三國時期的人們平均壽命是34歲,孔明老師雖不曾高官厚祿、顯赫門庭,卻以超越了賈詡、司馬懿等著名「長壽」名臣的瀟然意態凌然活在了兵戈之外。

孔明二字,後來終因諸葛亮名震天下的才名而湮滅於歷史塵埃里,而胡昭一名,最被人銘記的只是他那手堪稱神筆的隸書。西晉書法家衛恆評價孔明老師的字時說:「昭與鍾繇並師於劉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鍾瘦。」世人將其字與三國時另一書法家鍾繇之字並稱為「鍾胡」。

才高德懋,未有官職,卻得亂世中安然活到89歲,是可惜還是可慶?

參考文獻:

[1]《三國志》,〔晉〕陳壽,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晉書》,〔唐〕房玄齡,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3]《高士傳》,〔晉〕皇甫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2059903ee7c10fb25ac309e77e47d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