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的「國寶級」書法,竟是米芾「偽作」,一般人可看不出來

2024-01-17     書法網

原標題:顏真卿的「國寶級」書法,竟是米芾「偽作」,一般人可看不出來

顏真卿的「國寶級」書法,竟是米芾「偽作」,一般人可看不出來

米芾偽造書法的能力,世人有目共睹,900年來無人匹敵,堪稱「千古聖手」,當然在歷史典籍中,不乏米芾「騙取」真跡,歸還「仿作」的故事,甚至連他的好友薛紹彭,也沒有逃脫「被矇騙」的命運。

薛紹彭同米芾一樣,痴迷於魏晉的風流氣韻,臨摹了大量「二王」法帖,深得蕭散流逸之姿,宋代幾乎同米芾齊名,可這樣一位技藝超群,深諳「二王」書風的人才,卻分辨不出米芾「偽作」

有一日他從富商手中,購買下王獻之真跡,心中激動不已,邀請米芾共同觀賞,米芾看後愛不釋手,借走一晚細細觀摩,第二日寫出完全一樣的摹本,歸還給薛紹彭,哪知他絲毫沒看出問題,真跡因此留在了米芾手中。

除了薛紹彭的故事,據說乾隆珍藏「三希帖」之一,王獻之《中秋帖》也是米芾臨本,清代吳升曾在《大觀錄》中寫道:「此跡書法古厚,黑採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現代書畫鑑定專家贊同這一觀點。

由此可見,米芾仿造能力之強,即便面對「怒罵」的顏真卿,同樣可以模仿的惟妙惟肖,例如故宮一等「國寶級」文物——顏真卿《湖州帖》,在書壇引起激烈爭議,不少學者認為它是米芾「偽作」,現在我們詳細分解一下。

《湖州帖》寫於大曆十年(775年)七月以後至年底前,《舊唐書》記載當時湖州遭遇洪災,「杭州大風,海水翻潮,飄落州部五千餘家,船千餘只,全家陷溺者百餘戶」,顏真卿帶人奮力抗洪,救助難民,情況轉好後,心中頗為愉悅,遂撰寫此作。

全文共計48字,內容為:「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諸州水,並湊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沒溺,賴劉尚書大撫,以此人心差安。不然,僅不可安耳。真卿白」,點畫婉轉流逸、俊麗生動,好像蛟龍入海,十分暢意流宕。

這種風格與顏真卿常用的「篆籀筆法」完全不同,在顏真卿其他行草書中,如《劉中使帖》、《祭侄文稿》,筆畫大多渾厚拙質、肅穆奔騰,一派大將軍的陽剛之氣,尤其在心情明朗的情況下,點畫視覺效果應該更為激烈。

而這件《湖州帖》雖然略帶波磔質樸、豐潤凝重之感,但古雅氣勢上有所缺失,不僅讓人懷疑是「偽作」,為了尋找真相,徐邦達開始對筆畫、用紙等,一般人看不出來的細節點研究。

最終他認定此作由米芾所寫,首先在筆法上,卷中常用側鋒,側鋒取妍來自「二王」一脈,雖然顏真卿也繼承「二王」筆法,但他融合篆隸之意,常用中鋒書寫追求渾穆蒼勁之感,讓墨色力透紙背。

同時卷中時而出現的豎鉤,與米芾《多景樓詩冊》寫法相似,再加上使用紙張是加粉砑光的竹料紙,唐代沒有這種製作工藝,直到宋代才被製造出,因此在種種跡象表明下,世人逐漸認定《湖州帖》乃米芾仿寫而成。

您對《湖州帖》有何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e1d02951a8eb43c923f5e2c787bb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