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識 | 埃塞爾比亞種植咖啡六大模式

2020-03-12   咖評

衣索比亞是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基因庫,作為咖啡發源地,你知道埃塞爾比亞種植咖啡的六大模式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關於《尋豆師2》中「埃塞爾比亞種植咖啡的六大模式」的內容。

伊索比亞的栽種模式複雜,從原始林內野生咖啡,到強烈對比的全日照,通常是根據咖啡的遮蔭程度來區分兩大栽種環境,第一類是森林地區有遮蔭樹的環境(全遮蔭或半遮蔭),第二類型是直接在全日照的環境下生長(如哈拉地區),兩大環境下合計有六種栽種模式:

一、森林遮蔭咖啡(Forest shade):又分為森林內生長或半遮陰(forest cof-fee and semi-forestcoffee)兩種,前者屬於全遮蔭,人工特意選址栽種或傳統的野生咖啡樹都有。但野生咖啡樹通常乏人照顧,自然生長於森林裡,果實成熟後會有鄰近的居民跑來採收賣錢。如果是人為栽種,則會在接近森林的環境中種植,通常咖啡樹周邊還會栽種有經濟價值的遮蔭樹,大多數是可外賣或供自家食用的果樹。半遮蔭環境周邊的樹林較少,會多種一些咖啡樹,居民也會大略整理雜草、做基礎管理,多少可提高生產量。

二、全日照咖啡(Sun Coffee):咖啡樹周邊無森林或栽種遮蔭樹,日照咖啡通常屬庭園式的少量栽種,位於1700 ~ 2000米的高海拔區域,尤其哈拉地區居多。

三、庭園栽種咖啡(Coffee gardens):顧名思義是栽種在靠近居家之處,通常每戶僅百棵果樹,且多與其他可採收的農作物混合栽種,採收的農作物與咖啡果實,可自取食用或到市場銷售來補貼收入,半遮蔭或是全日曬都有。

四、林間栽種模式(Agroforestry systems):面積多數為1/4公頃,采當地傳統樹種或果樹作為遮蔭樹,以遮蔭或半遮蔭栽種,多為專業咖啡農,尤其西達摩與耶加雪菲名氣最大。

五、私人莊園或商業栽植區域(coffee farms/piots):私人(或企業)擁有的專屬莊園或生產區域,經政府單核批准擁有直接銷售的許可,面積通常在10公頃以上。

六、大型專業咖啡場(Coffee plantations):栽種面積多為50公頃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