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成龍10年來的最佳電影 我看出了諾蘭蝙蝠俠的味道??

2022-04-14     夏蘭說生活

原標題:不愧是成龍10年來的最佳電影 我看出了諾蘭蝙蝠俠的味道??

2017年國慶檔終於在一系列風波中正式拉開帷幕。

一打開,豆瓣分數就顯示出了等差數列!

可恥的鐵拳:7.5,英倫決鬥:7.4,追龍:7.3。

票房方面,確實是口碑最好的前三,排在前三。

大陸粉絲真成熟!

羞羞的鐵拳:1.5億、英倫對決:8800萬、追龍:5100萬

經常關注豆瓣評分的影迷都知道,如果一部華語電影的評分是7.0,那很可能證明這部電影相當值得一看。

所以後台我讓口袋君推薦一下國慶電影的同學。答案如下:

《羞羞的鐵拳》 、 《英倫對決》 、 《追龍》 都不錯哦!

這三部,口袋君一定都會去看。

今年出了三個7.0分。它真的可以被描述為:

近年來最好的內地國慶檔

今天在微博(@口袋電影口袋君)上,又一個粉絲翻出了口袋君一個多月前寫的文章《成龍的這部國慶檔新片 我的期待值已爆表》。

所以在2017年國慶檔的前三部電影中,今天時間有限的口袋君首選了這部。

英倫對

外國人

照例先說評分:

五星的話。給我《英倫對決》四顆星。

滿分100分,75分是合理的數值。

綜合來看,《英倫對決》的氣質極其嚴肅,帶著一種英倫精英克制和肅穆

因為這部電影對北愛爾蘭分裂勢力,有很長的描述,所以故事片並不像預告片那樣精彩。

再加上多部出軌劇的拍攝,口袋君精神恍惚,有種看英劇《福斯特醫生》的即時感。

《英倫對決》本質上是一部以英國電影人為主體的好萊塢政治驚悚動作片。

「老007」皮爾斯布魯斯南負責政治驚悚片,而成龍負責行動。

如果你不太了解愛爾蘭與英國的恩怨情仇,你可能會有這樣的印象:

只要成龍一出來,電影就好看了起來。

只要成龍一不在,片子的節奏就拖沓無聊了起來。

在口袋裡看電影的過程中,前面坐著一群吃瓜群眾。表現得尤為明顯:

全程只要成龍不見了蹤影,她就玩手機。

而一旦大哥出現,她就看大銀幕。

這讓口袋君想起了幾年前看賀歲片的時候,還有吃瓜群眾。只要葛優的光頭出來了,他就高興。儘管葛叔叔沒有台詞,什麼也沒做,他只是在那裡咯咯地笑。

難怪之前有一本備受爭議的心理學禁書,書名是《中國《巨嬰國》。

要真正理解《英倫對決》,一定要研究。

愛爾蘭與英國的關係

地理歷史很好的口袋君會告訴你為什麼一直盯著的南邊,老007在和的影片中是什麼地位

淺顯的話

尤其是正在通過看《英倫對決》試圖追上女生的男生,要認真理解以下知識點,並用自己的話複述。她們深厚的歷史知識在自己喜歡的女生面前一定會加分。

你小時候學地理的時候,一定背過這樣一段話:

只有了解了這一段歷史, 《英倫對決》 才能看的爽。,全稱: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它由英格蘭, 威爾斯和格, 蘇, 大不列顛島,北愛爾蘭,東北愛爾蘭島,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組成。

英國.

src='https://p3.toutiaoimg.com/origin/3c7e0001571d062f30c8?from=pc'>早在1169年,當時的英格蘭諾曼貴族就兩次入侵愛爾蘭。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愛爾蘭基本上就是英格蘭的從屬國,定期進貢參拜的那種。

但是,直到1609年,英國才宣布愛爾蘭正式納入自己的統治。

1800年,簽訂了愛英同盟條約,正式成立了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但畢竟不是親生的,而且英格蘭貴族一直有點狗眼看人低,覺得愛爾蘭人民都是「鄉下人」。

進入英國工業革命後,其巨大的成果也沒有惠及愛爾蘭,反而嚴重衝擊了當地的農業,造成了愛爾蘭人越來越窮。

禍不單行。1845年,愛爾蘭爆發了改變其歷史的大災難:

馬鈴薯饑荒

Failure of the potato crop

土豆是當時愛爾蘭人的主要糧食來源,卻出現了一種黴菌導致大量馬鈴薯腐爛而失收,導致愛爾蘭100萬人活活餓死。

大災荒發生以後,冷漠的英國人非但沒有派發物資拯救愛爾蘭人,而且用宗教的有色眼光來看待這場災難,因為大多數愛爾蘭是信奉天主教的,而英國的國教是基督新教

在這三重因素下,獨立的血液開始流淌在愛爾蘭的心中

終於在一戰之後,愛爾蘭人發動了「復活節起義」。

1921年,英國和愛爾蘭簽訂協議:除了北愛爾蘭的6郡之外,南部的26郡宣布獨立,成立了愛爾蘭共和國。

於是,英國的全稱中,從此多了個「北」字。

但其實,北愛爾蘭人民中,也有很多人想獨立。

從1921年之後,獨立戰爭的核心戰場從愛爾蘭首都都柏林,轉移到了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正是片中,布魯斯南的所在地。他在片中的職位是副首席部長,相當於「北愛爾蘭總理」的高位。

北愛爾蘭獨立運動中,有一個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組織:愛爾蘭共和軍,成立於1919年,被許多國家視作恐怖組織。

有獨立勢力,就有保皇勢力。

片中的布魯斯南無疑就是親英國一方的,但他的過往身份又極為複雜,有點類似「被招安的宋江」。

片中反覆提到的UDI,與愛爾蘭共和軍宣揚極端暴力不同,UDI一直以「非暴力鬥爭」的形式與政府長期對立。

而布魯斯南曾經是UDI的長老,雖然聲稱脫離組織,卻在灰色地帶活動,所以布魯斯南底子裡是支持北愛爾蘭獨立的,但一定要通過不流血的方式。

但隨著一群激進派恐怖分子(很有可能是愛爾蘭共和軍)在成龍居住的城市的某家銀行引爆了一枚炸彈,造成數10人傷亡,其中就包括了成龍在片中的女兒。

張秋同學在片中領便當的速度也忒快了

讓平民流血犧牲的做法,無疑葬送了布魯斯南的政治陰謀。

而對這段歷史來龍去脈極為敏感的成龍,在看到布魯斯南接受採訪時,就盯上了他。

所以,他老是在片中,問布魯斯南討兇手名字。就是因為成龍很清楚布魯斯南是怎麼上位的,以及他的真實面目。

相信了解了這段英國與愛爾蘭近千年的撕逼史,你再看《英倫對決》時,肯定可以告別「巨嬰式"觀影,能夠真正領會導演表達的核心觀點。

說完了布魯斯南負責的政治驚悚,口袋君再說說成龍大哥負責的動作

平心而論,《英倫對決》的確是

成龍十年來的最佳電影

自從2012年的《十二生肖》在豆瓣拿下6.7分的最終評分後,成龍近5年以來的所有真人動作大片,全部都掉入了5字頭。

5字頭什麼意思?小學生也知道,三個字:不合格。

拍了5年的不合格真人大片後,成龍終於頓悟到:在自己電影生涯的晚期,應該多拍好片,能真正留下來給後人反覆觀看的好片。

從目前,《英倫對決》7.4分的豆瓣評分來看

實在不由得讓口袋君想起,將近10年前的成龍作品《新宿事件》

仔細想來,《英倫對決》和《新宿事件》中,成龍扮演的是同一類角色:背井離鄉、複雜身份的中國佬,在異國他鄉,遭遇極端情況。

角色的身份背景是這兩部成龍佳作中,極為重要的核心元素。

在《新宿事件》里,成龍扮演的鐵頭出生在中國東北某地,因為想要尋找女友徐靜蕾,偷渡去日本,但沒想到徐靜蕾已經改名嫁給了日本黑幫老大。心灰意冷的成龍為了討生活,加入了日本當地的華人黑幫團伙,越陷越深。

由於日本是我們的近鄰,更敏感些,加上爾冬升導演的血腥暴力大尺度,拿去北美也是妥妥的R級。導致《新宿事件》未能在中國內地上映。

《英倫對決》里,成龍扮演的關玉明出生在中國廣西,後來當特種兵參加了越戰(到底是歷史上哪次越戰 口袋君真不確定),戰後留在越南胡志明市,呆不下去後,偷渡前往新加坡,結果遇上了泰國海盜,失去了兩個女兒和老婆,之後又從新加坡前往英國,在北愛爾蘭拿到公民身份,沒想到又遇到當地分裂分子的恐怖襲擊,自己唯一的親人慘死。這悲慘的身世,滿滿都是戲吶!

於是,復仇成了成龍在片中唯一活下去的理由。

關於成龍死盯布魯斯南的動機,片中有一句極為關鍵而出彩的台詞:

政府和恐怖組織就如同蛇的兩端,抓住了這一頭,就能扯出另一頭。

作為曾經的越戰特種兵,成龍果然有著鯊魚嗅血般的敏感度。從看到布魯斯南的專訪就意識到:這人年輕時,就是一恐怖分子,後來年紀大了後被政府招安,從梁山好漢搖身一變,成為了封疆大臣。

小樣兒 被我看穿了吧

事實上,縱觀世界歷史,政府支持恐怖組織的情況屢見不鮮。比如現在讓全球頭疼無比的ISIS,背後就有著美國和沙特的支持。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句話其實寫滿了人性中關於權力與慾望的黑暗面。

正是看透了這點,成龍在片中,孤獨一人踏上了復仇之路,為了從布魯斯南的口中套出殺害女兒的兇手,他將過去當特種兵時的各種技能一一搬出,拳拳到肉的硬派動作戲,與以前成龍那種賤兮兮的動作喜劇截然不同。

對化學的精確運用,讓口袋君想起《越獄》的男主角Michael Scofield在第一季中的驚艷表現,百科全書男什麼的,最有魅力了!

其實,《英倫對決》還深度討論了與諾蘭《蝙蝠俠》三部曲中一個重要的永恆議題:

義警 Vigilante

同蝙蝠俠老爺布魯斯韋恩類似,成龍在片中為了女兒復仇,擔綱起了義警,打擊恐怖主義。《英倫對決》里的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也像歌譚市那樣:危險大人物一手遮天,政局一片黑暗,治安無藥可救,只能依靠成龍這樣的義警,來單槍匹馬,懲治罪惡。

究竟是程序正義,還是結果正義的哲學思辨,也在《英倫對決》中,有多處伏筆。比如,成龍一路殺過去,所造成的間接傷害,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正義。所以,此片在深度打磨上,的確花了很多功夫!

作為一部出色的政治驚悚動作片,《英倫對決》的肅殺氣氛把握地很到位,為我們驚喜地呈現了近10年來,最好,也是最與眾不同的成龍,他在《英倫對決》中蝙蝠俠式的強勢崛起,也再次昭告全天下:

中國佬 不是好惹的!

Don't mess with the Chinama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c7aff1167bd5dbd04cb44e0ab036e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