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然@科學@物理評論快報@力學學報@科技日報@人民日報
科學家認為暗物質是不與現觀察到、發現到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但是卻可以觀察引力來判斷它們的存在,就是說暗物質其實與引力存在著相互的關聯。暗物質剛被提出來時僅僅是理論的產物,但是現在我們知道暗物質已經成為了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暗物質主導了宇宙物質結構的形成。
依據場的對稱性和涵蓋性這一客觀原理,客觀存在電場就會客觀存在磁場,存在電性粒子就一定存在磁性粒子。暗物質作為一種特殊物質,是一種不能直接觀察到和很難發現的物質,它廣泛的存在形式是一種具有相互微弱作用的磁性粒子,是客觀存在的宇宙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主導了宇宙物質結構的形成,這是暗物質新的定義。
暗能量是一種不可見的、能推動宇宙運動的能量,宇宙中所有的星系團(包括恆星、行星和衛星等)的運動,皆是由暗能量推動的。之所以暗能量具有如此大的力量,是因為它在宇宙的結構中約占73%,占絕對統治地位。支持暗能量的主要證據有兩個:一是對遙遠的超新星所進行的大量觀測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脹,按照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加速膨脹的現象推論出宇宙中存在著「暗能量」;另一個證據來自近些年對微波背景輻射的研究,精確地測出宇宙中物質的總密度,通過進一步測算,得出所有的普通物質與暗物質加起來大約只占其1/3左右,所以仍有約2/3的短缺。這一短缺的物質就被稱為暗能量。最近,根據WMAP提供的數據顯示,暗能量在宇宙中剛好占總物質的73%。
依據場的能量守恆性,暗能量雖然看不見,卻可以根據天體的運行來證實其客觀存在。從科學技術的發展層面來看,暗能量實際是一直以來被人們所忽視的磁磁驅動能量,是運動的強磁體與受力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而產生的一種能量,這是暗能量新的定義。
按照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有暗物質的地方就一定會存在暗能量,有暗能量的地方就一定會存在暗物質。那麼在磁磁驅動的宇宙空間磁場和在磁磁驅動的實驗室磁場,就應該客觀存在暗物質和暗能量,這就是我們尋找和發現暗物質和暗能量客觀場所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