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經典電影《成事在人》,可能是專為美國人定製的

2020-01-12     洞察影視

"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 是一生奉獻,膚色鬥爭中!"——Beyond 《光輝歲月》

著名樂隊beyond的歌曲《光輝歲月》,歌頌的人物就是南非的前總統曼德拉。

曼德拉

曼德拉是一位全球知名的政治家,除了《光輝歲月》,還有許多的影視作品歌頌他的,2009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成事在人》就是其中一部。

《成事在人》是由華納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導演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是摩根·弗里曼,馬特達蒙等。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曼德拉成為南非總統後,通過發展橄欖球隊來團結各種族,團結國家的故事。

《成事在人》的主題,首先是在於歌頌曼德拉

電影主要是從兩種視角來歌頌他:

第一種視角,從曼德拉的視角,來展示他的事跡

現實中,曼德拉當上總統前,他一直為爭取黑人的權益而去鬥爭,在爭取黑人權益的運動中,他還被逮捕過,在監獄裡被關了十幾年。

這部《成事在人》更多展示的是曼德拉的後半生,展示他如何化解各種族之間矛盾。

當上總統後,為了各種族團結,為了大局,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他主動放棄仇恨,以身作則,甚至賭上自己的政治前途去化解種族矛盾。

他不顧自身安全,讓白人也當他的保鏢;他也主動穿上曾經象徵著種族隔離的跳羚隊球衣;

而在電影中,他主要工作重心,就是發展好以白人為主的橄欖球國家隊——跳羚隊,希望通過這支球隊來團結國家。

另外,電影也從隊長或白人保鏢等人的視角來歌頌曼德拉

當曼德拉準備正式上任前,白人保鏢以為自己會被「炒魷魚」,因為他們覺得這位黑人總統過去和白人對著干,也曾被白人暗殺,被白人監禁,他肯定不會用白人做保鏢的。

結果出乎他們意料,曼德拉不顧前嫌,繼續用他們;

跳羚隊的隊長和球隊也意想不到,這位黑人總統居然這麼器重他們這支以白人為主的球隊,總統親自和隊長約談,總統特意記住他們球隊大部分人的名字.................

在這些白人的心中,都曾對曼德拉有不好的刻板印象,但慢慢地他們都被曼德拉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慢慢開始真心認為他是他們的總統。

在《成事在人》里,曼德拉就是通過這兩種不同視角,通過不同的事跡而被平淡而實在地被歌頌。

除了歌頌曼德拉,實際上《成事在人》可能更是主要拍給美國人看的。

從電影市場的角度,美國是這部電影的主要市場,它當然主要是拍給美國人看的,因為要賺美國人的錢。

但從電影本身來說,《成事在人》本身也可能是為美國人定製的,因為電影的另外一個主題,本意就是拿來「教育」美國觀眾的

《成事在人》的導演克林特,是一個傳統的美國導演,他的作品主要是傳遞美國的價值觀,反映美國的社會問題的。

從他早期主演的西部片,到上世紀80,90年代他拍的《完美的世界》,《廊橋遺夢》,《不可饒恕》, 到本世紀的《老爺車》,《美國狙擊手》,《薩利機長》,再到最近的《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他電影的內核幾乎都是美國的主流價值觀,主流文化,幾乎都是為美國人定製的,這部《成事在人》當然也是這樣。

《成事在人》針對的問題,可能就是美國的種族問題

美國情況與南非相反,美國是白人為主,黑人為輔,但與南非一樣,美國同樣也是「彩虹之國」!

種族問題一直都是美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為美國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國家。

除了有大量的黑人,美國還有大批其他國家的移民,種族成分非常複雜,因此種族問題一直是他們的主要問題。

《成事在人》的背景是南非,歌頌的是曼德拉,但同時也可能是針對美國的種族問題。

對應這個問題,《成事在人》另外一個主題,就是呼籲種族團結

整部電影,通過一支橄欖球隊來作為切入點,來傳遞種族團結,和諧相處的願望。

在電影中,曼德拉剛剛上任的時候,種族矛盾是非常尖銳的。 黑人剛剛從壓迫中解放出來,對白人仍然帶著仇恨。而白人剛剛失去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依然是瞧不起黑人,他們很多人的潛意識裡不把南非當國家,連國歌都不願意唱。

面對這種狀況,曼德拉的方案,就是發展好以白人為主的橄欖球國家隊——跳羚隊,通過橄欖球這種運動來促進種族團結。

這支球隊在過去代表著種族隔離,代表著對黑人的歧視,因此黑人都不把它當國家隊,甚至對它帶有仇恨,黑人如果穿上這支球隊的球衣,甚至都會被同伴毆打。

曼德拉首先在態度上非常重視這支球隊,他親自約見了球隊的隊長,並帶頭主動放棄仇恨,穿上了這身球衣。

另外他也用各種行動去支持這支球隊,親自出面,頂住體育局的壓力,保住跳羚隊的隊名,隊徽等,平時也非常關注球隊的狀況。

跳羚隊也被要求去黑人貧民區教黑人小孩踢橄欖球,與黑人展開接觸,傳遞種族間相互了解,相互和好的風氣。

事實上,曼德拉對球隊的重視是對的,球隊也成功讓黑人和白人團結起來

跳羚隊的隊長,起初更關注的是球隊的勝負,勝與敗對於他來說,只是個人的榮辱。

但隨著曼德拉對這支球隊的重視,他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球隊是國家隊,球隊的成敗關乎國家的榮辱,作為國家隊隊長,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肩負著國家重擔;

跳羚隊的成員,剛開始的時候,不願意主動接觸黑人,不願意教黑人小孩踢球,國歌也不願意唱,後來慢慢懂得為國家而戰,比賽前還真心唱國歌;

白人保鏢和黑人保鏢一直都是互相瞧不起對方的,甚至提防對方,但慢慢地他們都共同討論球賽,為球隊勝利而一起高興。

白人隊長家裡是有一個黑人保姆的,在決賽前,他有關注到黑人保姆的期待,在給自己家人留票的同時,也特意也給黑人保姆留票了,讓她和隊長的家人一起看決賽;

到決賽那天,整個南非,無論是白人和黑人,都一起關注著跳羚隊的比賽,共同支持球隊,為球隊喜,為球隊憂。一個普通的橄欖球,成功地把他們團結在一起

在電影的前段部分,有個黑人小孩, 接受貧困援助的時候,是不願意接受跳羚隊的球衣的,因為作為黑人,他對這支球隊的印象很差;

但電影的最後,他想法設法地想聽跳羚隊決賽的消息,球隊勝利後,他還被白人警察抱起來一起歡呼。

克林特導演的電影特色,可以用「溫水煮青蛙」來形容。他電影的整體節奏總是讓人覺得很平淡,但看到最後,故事的情緒就會從平淡中突然爆發,讓觀眾突然間有一種感動。

《成事在人》同樣也是保留了這種特色,電影大部分的劇情,給觀眾的感覺都是在平淡敘事,但到了後期,觀眾除了會感受到比賽的刺激感,還會被那種種族團結的景象所感動,所沸騰,種族團結的觀念也會無聲無色地進入他們的腦海中。

雖然電影的故事講的是南非,歌頌的是曼德拉,但美國觀眾也可能會被電影種族團結的景象所觸動,因為種族問題也是他們的痛點,他們也會有共鳴

這就是《成事在人》!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洞察影視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BjbnG8B8wMrh2LiuP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