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為何衰落?

2023-11-27     中外概覽

原標題:古希臘為何衰落?

很少有文明能像古希臘那樣對現代世界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希臘曾經是城邦的聚集地,是藝術、理智主義和教育的天堂。但就像當時許多其他強大的文明一樣,希臘的迅速崛起只能以同樣劇烈的衰落結束。

古希臘的衰落並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通過一系列事件而發生的,這些事件最終導致希臘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幾個世紀。

從黃金時代希臘文化的鼎盛時期到希臘化時期的第一次衰落,古希臘的部分地區在今天的世界上仍然可見。

對於一個如此有影響力的文明來說,它怎麼可能失敗呢?讓我們探討一下希臘的衰落,以及是什麼導致了古代歷史上最持久的作品之一的沒落。

了解古希臘:城邦

與羅馬不同,我們不稱古希臘為帝國。這是因為希臘不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而是由 1,000 多個城邦組成。

現代研究人員認為,希臘之所以如此存在,是因為岩石地貌和眾多被海洋隔開的島嶼使得人口中心很難統一。相反,每個人口中心都實行自我管理,這些城市被稱為希臘城邦。

所有城邦都以類似的方式組織起來。大多數城市都有市中心,而鄉村則位於城市的郊區。中心內經常有寺廟和官方政府建築,通常建在稱為衛城的山頂上。

雖然城邦有1000多個,但規模更大、對整個希臘影響更大的城邦有6個。

古希臘的主要六個城邦是:

  • 雅典 -雅典是古希臘阿提卡區的首府,是一個繁榮的城邦,以其政治地位以及對哲學和藝術的貢獻而聞名。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學家都在雅典找到了自己的家。
  • 斯巴達 - 斯巴達以其強大的戰士而聞名,斯巴達位於古希臘的拉科尼亞地區。在所有城邦中,斯巴達以其軍事實力及其士兵從小就接受斯巴達生活方式的訓練而聞名。
  • 科林斯 -科林斯城邦位於一小片被稱為科林斯地峽的土地上,以其繁榮的海上樞紐而聞名。它的地位有很多優勢,包括控制貿易路線的能力。這種控制讓科林斯變得非常富有,而這種財富又產生了令人驚嘆的建築成就。
  • 底比斯 -位於維奧蒂亞,底比斯是另一個類似於斯巴達的軍事強國。事實上,底比斯在留克特拉戰役中與斯巴達作戰並取得了勝利,這對於那些面對強大的斯巴達人的人來說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 米利都 -一個對古希臘文化做出巨大貢獻的城邦,米利都位於小亞細亞,即現在的土耳其。米利都盛產著名哲學家和學者,其中包括希臘七賢之一的泰勒斯。許多早期的數學和科學理論都來自米利都的學者,鞏固了米利都在歷史上作為學術中心的地位。
  • 羅德島——愛琴海的一個島嶼,羅德島是一個城邦,與科林斯類似,在海上也取得了成功。它是連接東西地中海的另一個主要貿易港口。與科林斯一樣,繁榮的海上貿易給羅德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最終創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羅德島巨像。

所有這些城邦都憑藉自己的權利掌握著權力,它們的獨立性使它們彼此獨一無二。

將所有權力都集中在這些城邦上無疑為希臘帶來了所有令人驚嘆的創造、藝術家、學者和哲學家,但這也意味著當出現麻煩時很難團結城邦。

但城邦給古希臘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城邦之間的衝突。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一場衝突,即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希臘即將衰落的第一個跡象。

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前,希臘城邦有些統一。雖然它們不是一個相互聯繫的帝國,但城邦之間有著共同的文化和相互理解。

這一切都被公元前 431 年至 404 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打破了。雅典和斯巴達是古希臘最強大的兩個城邦,它引起的各城邦之間的不和是毀滅性的。

雅典及其強大的海軍與軍國主義國家斯巴達發生衝突,耗盡了兩個城邦的資源。這場戰爭持續了近三十年,到戰爭結束時,兩個強國都已被削弱,容易受到外部影響和衝突。

最終,雅典被認為輸掉了伯羅奔尼撒戰爭,但斯巴達並沒有如預想的那樣摧毀這座城市。這使得雅典仍然是教育、文學和戲劇的中心,儘管現在處於斯巴達的控制之下。

馬其頓的崛起

斯巴達和雅典戰爭結束後,北方的一個強國開始出現——馬其頓王國。

馬其頓位於希臘半島東北部的愛琴海沿岸,在古希臘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馬其頓並不被認為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由於城邦之間的內訌不斷,沒有人過多關注馬其頓或其國王菲利普二世。在菲利普國王的統治下,馬其頓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將自己塑造成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菲利普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他登上王位後,實施了一系列軍事改革,這些改革與當時古希臘所見的任何其他改革都不同。他最大的創新是馬其頓方陣,它是基於已經強大的希臘方陣。

對於馬其頓方陣,菲利普讓他的士兵將薩里薩長矛(一種 6 米長的長矛)編入陣中。薩里薩長矛比希臘人以前喜歡的多莉矛更長、更強。這些方陣陣型是用來牽制敵人的,而騎兵和重裝步兵則用來突破敵人的陣型,而且幾乎是堅不可摧的。

國王菲利普二世也是一位熟練的外交家,他能夠在征服開始之前與希臘城邦結盟,這給了他獨特的優勢。從那時起,他煽動了城邦之間已經存在的內部分歧,進一步削弱了整個希臘。

看起來,在菲利普國王的巧妙統治下,馬其頓將成為真正的威脅……但隨後,公元前 336 年,國王菲利普二世被暗殺。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當時沒有人知道菲利普的兒子會比他的父親更加強大,甚至可能成為整個希臘衰落的最大變數。

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

他的父親是一位出色的軍事戰術家,而亞歷山大則是一位天才。在亞歷山大二世的統治下,馬其頓不僅征服了希臘的部分地區,還征服了埃及、印度和波斯。

亞歷山大對希臘的第一次重大打擊是公元前 335 年對底比斯的進攻。他圍攻了這個城邦,攻破了底比斯周圍的城牆,以殘酷的效率入侵了市中心。他殺死了 6,000 名底比斯人,並俘虜了另外 30,000 名戰俘,然後徹底燒毀了底比斯。這次征服是對希臘其他地區的警告——不要惹惱亞歷山大和馬其頓。所有希臘城邦都投降並同意永遠不再挑戰亞歷山大……除了斯巴達之外的所有城邦。

後來,斯巴達國王阿吉斯三世信守諾言,領導了針對馬其頓的叛亂。他很快就被亞歷山大的攝政王、馬其頓將軍安提帕特擊敗。

亞歷山大的征服有助於將希臘文化傳播到他所征服的不同地方,希臘文化與東方傳統的結合導致了希臘歷史上的一個新時期,即希臘化時期。

和平與文化共享並沒有持續多久。公元前 323 年,亞歷山大大帝去世,馬其頓占領的各個王國的邊界尚未穩固。這導致了取代亞歷山大的統治者之間更多的內訌。在亞歷山大的領導下,希臘向東方擴張。希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但如果沒有亞歷山大大帝的鐵腕控制,它可能已經被拉得太薄弱了。

150多年來,希臘化的希臘逐漸形成了一個相當穩定的帝國,所有新文化的結合導致希臘人在短時間內移居東方。

羅馬征服希臘

希臘的弱點引起了羅馬帝國的注意。羅馬一直在向義大利半島和西西里島擴張,但他們想要更多。

羅馬對希臘的興趣首先表現為馬其頓戰爭,這是一系列較小的衝突。公元前146年,羅馬人進攻科林斯城邦,這場戰役被稱為科林斯戰役,最終成為馬其頓戰爭的高潮。

當時,科林斯是希臘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但他們無法與羅馬帝國的力量相抗衡。在盧修斯·穆米烏斯的指揮下,科林斯城遭到蹂躪,引起了希臘其他城邦的注意。

他們都不想被羅馬人武力奪取,所以各個城邦都紛紛效忠羅馬,從而受到保護。這使得羅馬成為地中海大部分地區的統治者,而隨著希臘的屈服,幾乎沒有其他敵人能夠真正對抗他們。

隨著希臘被羅馬吞併,希臘徹底衰落。但羅馬並沒有摧毀希臘文化。相反,他們將希臘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這包括古希臘的宗教和哲學,甚至希臘的萬神殿。有一些名字發生了變化——例如,宙斯變成了朱庇特——但神的大部分特徵保持不變。

這種新的希臘羅馬文化將影響未來幾個世紀的學者和哲學家。儘管在羅馬占領期間雅典和其他城市發生了叛亂,但希臘始終無法收回獨立。但由於羅馬與希臘如此完全同化,希臘文化並沒有被摧毀。相反,羅馬人帶來了新的希臘羅馬文化,因為他們聲稱歐洲的部分地區屬於自己。

羅馬認為自己是仁慈的統治者,只要希臘城邦宣誓效忠羅馬,他們的日常生活就不需要改變太多。

鄂圖曼統治與希臘獨立戰爭

儘管歷史學家認為羅馬征服希臘是古希臘衰落的頂峰,但希臘人民的麻煩還沒有結束。

1453年,傳說中的君士坦丁堡陷落,這座強大的城市落入鄂圖曼土耳其人手中。從那時起,鄂圖曼帝國統治了希臘近四百年。一如既往,希臘的身份和文化得以延續,但條件有時是壓抑的,甚至是嚴酷的。

最後,在19世紀,希臘獨立的呼聲高漲。在希臘各地發生一系列起義和起義後,希臘獨立戰爭開始。它持續了八年(1821-1829),但在歐洲盟友的幫助下,希臘終於能夠在1830年實現真正的獨立。

因此,雖然希臘衰落並最終落入羅馬手中,但它最終卻像鳳凰一樣崛起,再次獲得獨立。一直以來,希臘文化一直存在,並在當今世界留下了不可否認的印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69cbb7f80a725a5e00d373d59d7e7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