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為何反清失敗?看看他的起兵經歷,就會得到答案

2022-06-02     星界歷史說

原標題:吳三桂為何反清失敗?看看他的起兵經歷,就會得到答案

吳三桂為何反清失敗?因為一個舉動盡失人心! 吳三桂晚年聯絡耿精忠,尚之信起兵反清。作為沙場老將,明朝關寧鐵騎的統領、清朝的平西王,最終卻敗在少年皇帝康熙的手下,原因是什麼?今天看來,是因為他的一個舉動盡失人心。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之後,奉命節制雲貴一帶的官員,有封授官員的「西選」權利,能越過朝廷直接任命「西選官」。同時,可以鑄幣發行,直接控制雲貴的貿易市場,通過經商斂財、強征市稅等辦法,擁有了大量的財富。他的軍隊,基礎來自關寧鐵騎,同時還吸納了大量李自成的殘部,戰鬥力十足。

正是有了這些可以作為支撐,1673年因為撤藩問題,吳三桂才敢以「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之名起兵,他打出的旗號是「反清興明」,還擁立了前明的「朱三太子」——這是非常具有號召力的一招,因為「興明討虜」使他的起兵具有了一定正義性。史載,經營雲貴14年的吳三桂在反清之初,接連攻克貴州全省、湖南衡州。加上耿精忠,尚之信二藩的黨羽紛紛響應,四川、廣西、陝西、河北等地先後起事,一時間九州震動,形勢對吳三桂非常有利,康熙則陷入手忙腳亂之中。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甘肅等省相繼擁戴吳三桂,以其馬首是瞻。

就在此時,吳三桂卻做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舉動:1674年,他在湖南衡陽稱帝,定國號為「周」,改衡州府為''應天府'',建造宮殿95間,象徵九五之尊;封張氏為皇后,孫子吳世璠為皇太孫;封文武百官,頒制新曆、鑄造發行新幣。同時開科取士,一切仿照前明的樣子,並且要求大江南北「蓄髮,易衣冠」…… 吳三桂起兵後,之所以得到紛紛響應,就是他打出的「興明討虜」、「反清復明」的旗號具有蠱惑性。但是,起兵的次年就稱帝,定國號為「周」,這與他打出的旗號自相矛盾,讓世人徹底看清了這個當年號稱「為君父報仇」,打開山海關迎八旗鐵騎入關者的真實面目,從而盡失人心。

稱帝當年的秋天,吳三桂在內外交困中病逝。其孫吳世璠退守雲南,公元1681年昆明城被清軍攻破,吳世璠自殺,吳三桂的「周」朝也划上了句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6437bf7f50b3f041ef924cf7d04c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