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能準時打鳴?難道它會算時間?

2022-08-22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能準時打鳴?難道它會算時間?

1965年,美國「養雞專家」克萊恩,為了讓公雞停止打鳴,竟將100隻公雞關在了一個看不見太陽的黑屋中,以此讓它們「閉嘴」,但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因為這些公雞不僅在第二天準時打鳴,還精神抖擻,絲毫未受影響。那麼,這些公雞為何能準時打鳴?難道公雞也會計算時間嗎?

關於公雞

公雞是雞群的保護者和播種者,它們性情兇猛、戰力強悍,經常暴打其他小動物,尤其是進入發情期後,公雞會變得更加狂暴、好鬥,甚至還會強迫母鴨與自己交配,如若不從,必被暴打一頓,兇殘無比。

而公雞如此暴躁的性格,可能遺傳自它們的祖先恐龍,據美國生物學家研究發現,雞很可能是由肉食恐龍進化而來的,因為雞和恐龍在基因序列上有60%的契合度,而且骨骼也很相似,這足以證明雞和恐龍是「有一腿」的。

雞的馴化時間也很長,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而中國正是最早養雞、吃雞的國家,不僅如此,公雞在古代中國還是吉祥的象徵,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雞還是一種等級嚴明的動物,雞群里地位最高的公雞,享有優先進食權和交配權,還可以隨意啄其他的公雞,但其他的公雞卻不能啄回去,公雞的記憶里也很驚人,它們能記住超過100張不同的人或者動物的臉,十分聰慧。

值得一提的是,公雞雖然經常被端上餐桌,但在法國它們是勇猛和頑強的象徵,因此法國人將公雞列為國鳥,並期待有朝一日它們可以進化成威武的「霸王龍」。

公雞為什麼每天都能準時打鳴?

其實,公雞打鳴和母雞下蛋一樣,都是一種十分規律的行為,是受生物節律影響而產生的一種自發行為,是生物天生就具有的本能。

1.公雞體內的生物鐘,可以控制它們準時打鳴

其實我們每天的睡眠、飲食都受到生物鐘的調節,因為生物鐘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時鐘」,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決定的,是地球所有生物的共同機制,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昆蟲,每時每刻都受到生物鐘的影響。

公雞也不例外,它們每天之所以能夠準時打鳴,都是因為生物鐘的作用,因為公雞一旦把打鳴當成習慣,就會將打鳴時間固定住,所以就算把公雞關在黑暗的籠子中,它們也會準時打鳴,這是它們的天性,無法更改。

而且,公雞體內的生物鐘遠比人類敏感,因此在天亮時分,就算看不見太陽,公雞體內的生物鐘也會甦醒過來,刺激它們的中樞神經,讓它們引頸高鳴。

不過,如果把公雞長時間關在籠子中,讓它們遠離光明,那麼公雞的生物鐘就會發生紊亂,從而出現不打鳴的情況。

2.外界刺激可以讓公雞每天準時打鳴

公雞打鳴,除了受體內的生物鐘影響外,還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為公雞腦袋中有一種叫「松果體」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夠分泌褪黑素,可以抑制公雞的情緒。

但是在早上,晨光乍現,一旦有陽光射入公雞的眼睛,就會抑制「松果體」的分泌,使醒來的公雞極其興奮,不由自主地就引吭高歌,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看見微光就會興奮的打鳴。

而且體內雄性激素越多的公雞,對光的感受能力就越極強,叫聲也會特別的高亢,就像鬧鐘一樣響個不停,於是很多人就把公雞打鳴作為起床的鬧鐘了。

值得一提的是,公雞還是一種領地意識很強的動物,晚上看不到東西,會感到很不安,但是到了清晨,視力一旦恢復,它們就會在第一時間打鳴,這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洩。

3.絕大多數鳥類都會像公雞一樣鳴叫

一般來說,公雞打鳴的時間在凌晨4點左右,即天剛亮時便會發出鳴叫聲,打鳴時間通常會持續3-5秒鐘,而且在公雞打鳴時,有很多鳥類也會一起鳴叫。

如果你曾在農村生活過,窗外恰好有棵樹,那麼你肯定被小鳥吵醒過,因為絕大多數鳥類在早上都會鳴叫,只不過嗓音比不過公雞而已。

因為鳥類對於光線非常敏感,基本上都是夜盲,夜視能力極差(貓頭鷹除外),因此晚上活動能力很弱,精神也非常差,所以到了早上就會鳴叫,並用叫聲吸引異性、占據底盤。

由此可見,早上鳴叫是大部分鳥類的天性,而每天準時鳴叫,則是由體內的生物鐘和外界因素共同決定的,是千百萬年來進化的結果。

公雞打鳴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公雞不僅會在早上打鳴,平常只要不睡覺也會經常打鳴,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行為,只不過早上比較安靜,所以更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

1.公雞可以通過打鳴來宣揚地位

家雞的祖先是紅原雞,屬於雉雞類,它們體格強壯,領地意識極強,有著十分嚴格的社會等級,而且每個雞群只能有一個首領,而家雞也正好繼承了這些傳統。

所以在雞群中,早晨第一個打鳴的公雞一定是戰鬥力最強的,因為打鳴是它們宣揚地位的一種方式,告訴雞群中的其他公雞,自己擁有族群中最高的進食權,防止其他公雞趁機「謀朝串位」。

而且只有在首領打完鳴後,其他的公雞才能按地位逐個打鳴,地位越低的公雞,其打鳴聲音就越小,頻率也越低,這樣做的可以避免雞群從一大早就亂了套,有利於族群的穩定。

2.早起警告其他公雞,不要打母雞的注意

家雞雖然被人類馴化了幾千年,但它們的行為依舊和野生動物很像,比如在雞群中只有戰鬥力最強的公雞,才能成為「雞王」,擁有獨一無二地位,而且還能優先享有食物和母雞,讓其他公雞羨慕不已。

而「雞王」之所以在早上鳴叫,除了彰顯地位外,更多的還是警告其他公雞,族群中的母雞都是自己的「後宮」,不要輕易打它們的注意,否則後果自負。

除此之外,公雞鳴叫也是一種通訊行為,是個體和族群間的交流方式,是為雞群傳達指令和動向的唯一渠道,堪稱領導雞群最重要的方式。

3.警告其他動物不要踏入自己的領地

在農村,不僅有雞、鴨這種家禽,還有黃鼠狼這樣的「偷獵者」,它們是母雞的天敵,為了填飽肚子,經常闖入雞群的領地,對母雞發起攻擊,這讓雞群首領憤怒不已。

因此好鬥的公雞,便通過大聲鳴叫來警告外來入侵者,遠離自己的領地,如果不離開,自己就會主動驅趕,以此來保護雞群的安全。

不僅如此,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養雞,因此公雞在進食的時候,經常會有外來的雞混入其中,搶奪它們的食物,所以公雞便通過鳴叫,給與警告,如果不聽在逐一驅逐,這就是公雞打鳴的意義。

制止公雞打鳴的方法

對一些不喜歡早起的人來說,公雞是最煩人的存在,因為它們打鳴的時間實在是太早了,很多人還沒有睡醒就被公雞吵醒了,十分難受。

1.將公雞閹割掉

據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公雞打鳴會受到雄性激素的控制,但如果將它們閹割,就可以減少公雞體內的雄性激素,能從本根上防止它們的鳴叫,這種方式在農村極為流行。

在農村很多公雞在生下來,就會被閹割掉,俗稱閹雞,因為公雞一旦被閹割,就會性情大變,不再好鬥,性格個變得很溫和,更不會去騷擾母雞,影響母雞下蛋,反而會保護母雞,提高母雞的產蛋率。

2.讓公雞躺在籠子中,或者戴上鼻環

熟悉公雞的人都知道,公雞隻有在站著的時候才會打鳴,因為打鳴需要很大的肺活量,所以為了防止公雞打鳴,可以綁住公雞的雙腳,讓它們側躺在籠子中,這樣就能讓公雞「閉嘴」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給公雞戴上鼻環,讓它們無法全力張開嘴巴,這樣就能防止它們發出聲音,而且還不會影響公雞進食,一舉兩得。

聲音最洪亮、戰力最強大的公雞

地球上最強壯的雞是魯西鬥雞,它們原產地為山東,是我國四大鬥雞之一,在中國已經存在2000多年了,這種公雞肌肉發達、體態雄健,身材和鴕鳥相似,而且生性好動,速度敏捷,發起飆來就算是人類都敢打,十分彪悍。

不僅如此,純種的魯西鬥雞不僅戰力強大,而且生長速度極快,肉質也很細膩,血清活性是普通雞的20倍,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總之:

公雞每天都能準時打鳴,這是由它們體內的生物鐘決定了,並受陽光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而且公雞打鳴還能提升自己在雞群和母雞心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55cbbf23ec0460cb6d59c2febe9de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