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猿類可以有後代嗎?

2022-10-11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人和猿類可以有後代嗎?

1927年,蘇聯某教授將5名女戰俘關進鐵皮房,手腳用白色的繃帶綁住,準備將黑猩猩的精細胞注入體內。女人看著針管,身體不由得顫抖,才知道噩夢剛剛開始。

黑猩猩猿類動物,能夠使用簡單的工具,與人類的遺傳信息相似度高達98%,經過培訓以後,聰明的黑猩猩能認識阿拉伯數字,甚至模仿人類做一些簡單動作。既然基因相似度這麼高,就有人提出疑問,人和猿類是否可以產生後代。從倫理道德的角度出發,跨物種之間的繁殖行為不被允許,必須要遵循生殖隔離的機制,地球上的生物繁衍才能處於正常的生態水平。

蘇聯教授伊萬諾夫進行「人猿混血」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

1927年,蘇聯一家知名的媒體,刊登的消息引起眾人關注,當時街頭的行人議論紛紛,科學家伊萬諾夫為了自己的名聲,實施了「人猿混血」實驗,竟然是為了培養出強大的人猿戰士,提高軍隊的軍事實力。

這件事公開以後,遭到同行的質疑,認為伊萬諾夫瘋了,做出如此愚蠢的行為。但他並沒有退縮,反而說服軍方同意自己的想法,實驗得以繼續下去。

伊萬諾夫可不是普通人,19世紀出生於一個官員家庭,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教育方面父母對他要求嚴格,於是順利進入大學。他對大自然生物有著濃厚的興趣,選擇了動物生殖方面的研究,希望將那些瀕危動物保留下來。

學成歸來以後,26歲的伊萬諾夫受到醫學研究所的邀請,在那裡從事專業研究方面的工作。生物遺傳屬於冷門領域,很少受到人們的關注,伊萬諾夫工作了幾年,並沒有取得突出的成績,心中感到無比失落。

就在這時,伊萬諾夫從同學那裡得到信息,便向軍方毛遂自薦,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驗,打造出強大的「人猿戰士」,提高戰鬥實力。

軍方高層覺得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但迫於壓力,還是打算讓伊萬諾夫試試,便開始籌備實驗。

伊萬諾夫讓人從非洲草原弄來幾隻大猩猩,從體內提取出精細胞用於實驗,又從俘虜營挑選5名健康女性。這些女性並不知情,伊萬諾夫只是說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成功以後就可以獲得自由。

準備工作就緒,5名女戰俘被帶進一間密封的鐵皮房,為了防止實驗過程中掙扎,伊萬諾夫吩咐助手將她們的手腳用繃帶綁住。

與助手交流的過程中,這些女人才知道自己是「人猿實驗」的受害者,但都被軍方控制住,想逃跑已經不太可能,看著眼前的針管,身體不由地顫抖,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

實驗完成以後,這些女人被帶到不同的房間,由軍方的管理人員嚴格控制,不能出門,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幾個月以後,這些女人並沒有懷孕的跡象,然而伊萬諾夫並沒有放棄,於是吸取教訓進行第二次實驗。

可是第二次依舊沒有成功,花錢沒有取得想要的結果,伊萬諾夫被軍方流放到哈薩克,為自己的愚蠢行為付出了代價。那5名女人也沒有公布出來,承受著實驗帶來的傷害,逐漸被人們遺忘。

人和猿類是否可以產生後代呢

第一,會存在基因缺陷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個人猿實驗雖然培育出了後代,但基因存在缺陷,這也是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任何生物進化,都存在生殖隔離機制,人類和猩猩也不例外,雖然基因相似度高,畢竟物種不同。

很久以前,人類的祖先和類人猿原本生活在一起,後來地殼運動,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類人猿爬到樹上生活,而人類祖先留在陸地上,並且形成了直立行走的習慣。

環境發生改變,體內的基因也跟著發生變化,將猿類的兩條染色體完全覆蓋,導致人類只有46條染色體,猿類卻有48條染色體。

染色體發生突變,人為很難控制,在繁衍的過程中會隨機發生,當基因序列不能按正常的位置排序,染色體在結構上發生變化,會變長或變短,還有可能大的片段缺失。

當基因發生缺陷以後,體內的DNA也會受到影響,最終導致一系列的疾病,甚至無法生育。

就好比農村常見的騾子,它是馬和驢的產物,雖然是一個新的物種,但由於自身存在基因缺陷,生存能力減弱,無法繁育下一代,限制了這個物種的繁殖。

人和猿類即使能產生後代,但基因缺陷是致命的打擊,維護著生殖隔離的機制,任何科學家做實驗也要面對這個問題。

第二,人和猿類產生後代,有違倫理道德

2006年,一群美國人在加拿大海域附近狩獵,捕獲了一隻成年北極熊,當他們上前查看時,發現這隻北極熊特別奇怪,皮毛看上去帶點棕色,並非全白,爪子長得也要比普通北極熊長。

他們把北極熊帶回住處,後來經過研究才發現,這隻北極熊並不純正,原來它是灰熊與北極熊的產物。

灰熊為了適應環境,產生了新的物種,防止因為環境變化滅絕。體內含有北極熊的基因,所以從外表看上去,皮毛顏色有差別。同種族不同物種的動物,相互之間J配產生後代,並不會受到倫理的約束,畢竟它們都是動物。

就好比吉娃娃和泰迪是同一個物種,但品種不同,在人工的幫助下,它們可以產生後代。

但是人類不同,屬於高級動物,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就要遵循一定的倫理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至於做出過激的事。就好比人類禁止近親結婚,避免遺傳疾病,這也屬於倫理道德的範疇。

第三,生殖隔離不允許人和猿類產生後代

說起生殖隔離,普通人並不了解,它實際就是一種隔離機制,包括季節、地理,生態等方式,兩個有親緣關係的物種,雙方不能產生後代,這種保護機制可以避免物種滅絕。

地球上的生物不計其數,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要數猿類,如果可以產生後代,基因上1.5%的差異就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問題。

基因相似度並不是絕對的因素,地球上的生物經過那麼多年的進化演習,就會形成不同的物種,在食物來源方面就會存在競爭關係,這個時候生殖隔離就起到了作用。

人類之間的生殖隔離,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實施,大約在十萬年前,非洲大陸上生活著智人,為了生存下去,就紛紛走出原來的地方。

當地理位置發生變化,每個部落之間被高山和大海隔開,彼此之間沒有來往,形成不同的膚色人種,或許若干年以後,也許膚色不同就不會正常繁衍後代。

即使人類和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6%,但時間和環境會發生變化,兩個物種為了適應環境就會自由演化,在基因重組時,鹼基對排列位置稍有偏差,胚胎極有可能出現先天性的疾病。

生殖隔離就像一道屏障,不允許人類和猿類產生後代,保持基因統一,避免物種缺陷類的問題產生。

第四,就算能產生後代也難以存活

伊萬諾夫進行的「人猿實驗」,之所以會失敗,完全是自己盲目自信,沒有考慮到新物種適應的問題。試想一下,胚胎因為基因的問題,DNA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可避免會產生先天性的疾病,誕生以後就要對生活環境有個適應的過程。哪怕身體長得高大,適應不了高溫或寒冷,無法解決食物來源,最終也會被大自然淘汰,成為其他物種的口中之食。

地球上的生物,本來就是弱肉強食的狀態,當某個物種因為基因缺陷,無法適應生存環境,也就離滅絕不遠了。

從這個實驗就可以看出,就算拋開倫理道德,猩猩與人類的分化已經超過了1000萬年以上,基因差距早已形成,強行繁衍也不太可能成功。早在400萬年以前,黑猩猩就已經與人類分道揚鑣,成為不同的物種。

即便伊萬諾夫的實驗成功,產生的後代活了下來,但不能正常繁衍,若干年以後也會從這個地球上消失。

寫在最後

經過長時間的沉澱,每個物種保持了各自的基因特點,如果違背自然規律,導致基因同質化,就會對正常進化造成較大的影響。從正常的倫理及生殖隔離來說,人和猿類不能產生後代,這是生物繁衍的基本準則,任何物種都要遵守,才能保證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045d4fbbb4b3f64963f7917f51fd0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