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訪團還沒來,就對華提過分要求,背後的算計,中方必須警惕

2023-10-09   利刃觀察眼

原標題:美議員訪團還沒來,就對華提過分要求,背後的算計,中方必須警惕

美議員訪團還沒來,就對華提過分要求,背後的算計,中方必須警惕

根據外交部網站報道,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歡迎美國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率領兩黨參議員代表團訪問中國。此次訪問被期望能夠增進美國國會對中國的客觀認知,推動兩國立法機構之間的對話與交流,為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注入積極動力。

根據彭博社和路透社的綜合報道,據美國參議員卡西迪的幕僚澄清,不打算安排與中國最高層會面的相關事宜,但他們強調了希望能與中國最高層見面的願望。此外,克拉波成為美國訪華使團的另一位領導人,他的辦公室也表達了與中國最高層會面的期待。據知情人士透露,舒默和克拉波在訪華期間計劃與中方就人權問題、芬太尼以及美國企業在華投資環境等問題進行討論。

然而,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和共和黨議員克拉波是此次訪問團中代表兩黨的成員之一,他們的派遣引起了一些擔憂。儘管美國政府多次呼籲改善中美關係,但他們持有強硬對華立場的觀點使得人們對此次訪問的意圖產生了疑慮。特別是舒默一直在敦促拜登政府採取更強硬的對華政策,他推動的「中國競爭法案2.0"旨在限制對華資金和技術流動,表明他對中美關係持有強硬態度。這種派遣背後的信號表明,一些政治力量試圖投下陰影,阻礙中美關係的改善。

這一次,來訪的不再是政府高級官員,而是議會重要人物。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的議員都將出席此次訪問。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參議院的多數黨領袖將帶隊,而這位領袖正好是民主黨成員。這一消息引起了國內外新聞媒體圈的各種猜測和傳言。例如,人們猜測中美關係是否將進入緩和期?或者美國議員代表團訪華是否為雙方最高領導人的會晤鋪路?根據美國媒體報道,從外交規則來看,該代表團的級別並不足夠。此外,考慮到當前的中美關係,中方也不太可能同意他們的要求。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辦的國慶招待會上發表講話,談到了中美關係的近期發展。他指出,近期中美關係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跡象,表現為逐漸穩定下來。兩國加強了對話合作,並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其中最重要的是,雙方同意重返巴厘島議程,以落實兩國領導人之間達成的重要共識。此外,中美進行了一系列的高層交往,並且正在逐步展開後續的磋商。兩國還成立了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並且建立了溝通渠道和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包括工商界在內。這些進展和成果都是通過艱苦努力取得的,應該倍加珍惜。

然而,儘管美國面臨著當前的局勢,但可惜的是他們並不十分重視。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在參議院商務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指出了與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晶片領域取得突破的報道,這一切讓人非常擔憂。她強調自己管理的部門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實施出口管制。今年早些時候,希捷科技違反出口管制條例向華為銷售硬碟的指控,與商務部達成了歷史上金額最大的和解協議,雷蒙多對此感到自豪。

最近,華為推出了全新款搭載7納米麒麟9000s晶片的Mate 60 Pro智慧型手機。這一舉動被視為對美國商務部的回應和挑戰。儘管美國政府對華為實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但華為仍然在晶片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這對美國政府來說無疑是一次尷尬的打臉。對此,雷蒙多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美國商務部已經開始對Mate 60 Pro所搭載的晶片展開調查。美國的強硬立場以及對華為的嚴格限制和打壓反映了他們在維護自身科技霸權地位上的決心。然而,華為的技術突破和新產品的推出表明,他們並未被這些限制擊垮,依然在市場上表現強勁。此次最大的罰款案件再次引發了對美中科技競爭的關注,並凸顯了這一領域的緊張關係。

最近,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對華出口管制的措施,對晶片製造設備和人工智慧晶片進行了特別監管。這一舉措的目的是限制中國獲取製造晶片設備的能力,並填補人工智慧晶片出口方面的漏洞。據報道,美國商務部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發布這些修改措施。與此同時,中國在半導體領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進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華為晶片。華為作為中國最大的電信設備和智慧型手機供應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5G網絡設備供應商之一。華為在晶片設計方面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且已經在7納米晶片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

美國限制中國在晶片技術方面的發展可能有多個原因之一是擔心中國的技術突破對市場造成巨大影響。以存儲晶片市場為例,中國的存儲晶片產業在2016年開始起步,並堅持自主研發的戰略,取得了顯著突破,擠壓了韓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這導致全球存儲晶片價格急劇下跌,並且對韓國存儲晶片的出口造成了重大衝擊。這些現象表明,一旦中國在晶片技術上取得突破,晶片價格將會迅速下降,從而成為全球市場的競爭對手。

據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在多個核心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給美國造成了巨大壓力。報告指出,在43項核心科技領域中,中國在37個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這無疑讓美國感到對中國的科技進步無法掌控。特別是華為公司在代表下一次科技革命的信息技術方面,占據了重要地位。華為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絕對優勢,尤其在通信技術領域。美國一直依賴對通信設備的壟斷來掌控信息流,但在華為面前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華為的成功突破讓美國認識到,自己對產業的控制能力大幅下降。這無疑讓美國感到恐懼和不安。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院傑出研究員馬凱碩等人聯合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應停止嘗試阻止中國崛起》的文章。文中指出,美國政府正努力試圖阻止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然而這種做法既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還將對美國自身造成損害。文章主張,只有放棄零和思維,並通過可持續合作,才能推動全球的發展。作者認為,美國政府已經決定遏制中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在科技領域的發展。儘管拜登政府否認這是他們的目標,但他們的行動表明相反的事實。

美國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與其他國家的競爭,其中包括與日本、韓國和歐洲之間的所謂晶片戰爭。這些競爭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但我們要確保在面對美國這次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威脅時不會輸掉。我們國家必須全力以赴來迎頭趕上,對企業而言,他們需要展現出冒險精神,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