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
不管多麼困難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從細微開始入手,才能將事情做到極致。
近年來,不管是國產電影,還是電視劇,又或者是動畫都飽受質疑。
一方面是技術達不到一流的水準,另一方面是模仿和抄襲的聲音永不間斷。
2017年,藝畫開天工作室發行的3D動畫《幻鏡諾德琳》,剛開播第一集就不幸夭折了。
先是身陷抄襲風波,而後又被指責過河拆橋。
雖然引起了大批觀眾的不滿與抵制,但是不可否認它改變了我們對國漫的印象。
即便被粉絲各種捧殺,也攔不住藝畫開天工作室迎來巨額的融資。
於是花費近3年時間,200人的製作團隊日夜不間斷創造,只為這部動漫的誕生——
靈籠
Incarnation
雷聲大,雨點小,一直是國漫的通病。
《靈籠》剛開播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天之內播放量突破2000萬,各大網站相繼刷屏。
甚至有媒體放話:國漫崛起,指日可待!
小編第一次看時,也一時不敢相信這是國漫!
它可是有太多地方,讓人刮目相看了。
最明顯的,當然是精良的製作水準。
那是要場面,有場面。
先感受下這風沙世界的無邊荒涼——
要細膩,也有細膩。
再瞧瞧這細緻入微的摸臉殺——
不管停在哪一幀,《靈籠》都顯得相當硬核。
如果各種重武器在手的打怪,還不能讓你滿意。
多等一會,就等來了機甲大作戰的盛宴。
在各式場景中,最讓人驚艷的,無疑是那座空中庇護所。
從地面望去,高聳入雲,盤踞天空。
穿越雲層時,那雄渾的厚重感,徹底把小編震在了沙發上。
《靈籠》團隊還力邀大牛,為作品原創了N首BGM。
讓它的史詩氣質,更顯渾然天成。
比如下面這一幕:怪物在進攻,人類在抵抗。
白鴿飛過,死亡與新生交替。
末日下的悲壯,被渲染地淋漓盡致。
被你看出來了,《靈籠》講的就是一個末日科幻題材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未來,一場史無前例的的地質災害摧毀了人類文明,地球生物幾近滅亡。
舊世界的一座浮空堡壘因其特殊性保留了下來,倖存人類稱其為「燈塔」。
災難過後,支離破碎的大地逐漸衍生成新的生態系統:
詭異的植物閃爍微光、兇殘的怪獸獵殺人類,燈塔成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於是,在末日資源緊缺的情況下,生存是第一要務,繁衍是第一目標。
統治階級將倖存者們劃分為上民與塵民。
基因「優秀」的上民,享受著一切優待特權。
他們在燈塔中掌握絕對主導權,享有政策決定、物資分配,交配繁衍的權利。
而那些基因不夠優秀的,統稱為「塵民」。
他們沒有名字,只有編號;
居住於燈塔下層,從事初級勞動,且不得繁衍後代。
並且,由於物資匱乏,「奉獻點」取代貨幣,成為新的價值尺度。
奉獻點可以用來兌換物資、醫療等各方面的分配待遇。
塵民通過勞動取得「奉獻點」,不過相對於上民來說,回報率要低很多。
由此所導致的上民與塵民之間的分歧也顯而易見,前者是不屑,後者是不服。
不平等的階級關係,靠洗腦的宗教維繫——「光影會」。
主教掌控著極高的權利;
他鼓吹是「光影之主」的庇護,才得以讓人類得以生存。
教徒們身著紅袍,虔誠禱告的樣子,像極了《使女的故事》。
上民中的精英,有機會加入獵荒者小隊;
他們四處探險,打怪升級,幫助燈塔尋找必要的物資。
第一集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獵荒者小隊隊長馬克帶著幾個塵民,來到一艘廢棄已久的星際飛船內搜尋物資。
飛船里,儘是人類石化的殘骸。
一對男女以擁抱親吻的姿勢塑成了雕像;
女獵荒者看著這個舉動,表示十分不理解。
這個細節也釋放了一個信號——
末世的極端政權下,人性已然泯滅。
而男女之間的擁抱親吻,是上古時期人類才會做的事。
探險深入,獵荒者小隊遭遇了怪獸的襲擊。
這是一種長相酷似巨型蚰蜒的生物。
名為「脊蠱」。
它可以釋放信息素使人產生幻覺;
還可以控制脊髓神經,讓人類成為傀儡。
隨後,又出現了一種頭部可以伸縮,體型巨大,攻擊力極強的怪獸。
而且還不止一隻。
大量怪獸的出現,讓小隊傷亡慘重。
各種血肉橫飛的暴力場面,也對得起它「18禁」的噱頭。
怪獸如此傾巢而出,是獵荒者們此前沒有遇到過的狀況。
敏銳的隊長馬克發覺,有些事情,正在起變化。
而這一切,將在隨後的劇情中,逐漸抽絲剝繭。
目前,《靈籠》更新了兩集,所有的故事還在鋪設龐大的世界觀。
許多人因此耐不住了性子。
因為劇情上的衝擊力,甚至還不如此前17分鐘pv預告來得痛快。
PV中,馬克隊長在城市廢墟里,發現了一個被怪獸感染了的女生。
她懇請馬克了結自己的痛苦;
但她卻沒想到的是,馬克竟然一下子吻在了女生的額頭上。
隨後,二人激烈地親吻,全然不顧奔襲而至的怪獸。
搭配著空靈的BGM,人性的光輝,在末日重現光芒。
這一吻不但不俗氣,而且還拔高了整個作品的層次。
因此,許多人覺得兩集正片之後,並沒留下深刻的印象;
豆瓣評分也跌出8分,來到了目前的7.8。
誠然,《靈籠》並不是至善之作,存在著一些差強人意的地方。
比如,人物造型過於「網紅風」;
就算打鬥如此激烈,臉上依然不沾一絲灰塵。
再比如,雖然標榜著原創,但是很多細節之處,我們都可以看到「借鑑」的痕跡。
片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劇《西部世界》的片頭;
燈塔的設計,和《阿麗塔》中浮空城市的設定,十分相似;
怪獸神似抱臉蟲和生殖器的造型,多少也借鑑了一些《異形》的元素;
而越野車在風沙中奔馳的場景,幾乎是《瘋狂的麥克斯》的原版重現。
但是好與不好,先別急著下定論。
兩集,還看不出什麼。
當年的《瘋味英雄》,也是劇情發展到後面,才開始賽高燃爆的。
與其吹捧和詆毀,不如等播完之後再來評說。
但是,不論你喜歡與否,都不能否認;
通過《靈籠》,我們看到了國產動畫人創作出好作品的決心和能力。
將近200人的團隊,在近3年的時間裡,只有這一件事。
這才有了,畫面在燒錢的氣息。
有了可供多種解讀的故事。
如果說深挖中國元素,是國漫崛起的一大方向。
那《靈籠》也在努力探索國漫的另一個方向——
我們能否做出普世性的世界動畫?
小編不知道答案,好在已經有人在嘗試。
這既是藝畫開天的豪賭,也是它自己才能懂的榮耀。
裡面一定有不屑。
不屑於和拿著國家補貼濫造動畫的行業人為伍。
更有著一份渴望。
渴望狂風過境,中國動畫能留下來的不是空無一物。
就像孩子是慢慢長大的,從未有過的作品,慢慢才會變好。
可以建議,可以批評。
但千萬別去嘲諷努力成長的事物。
小編篤定,時間,一定會讓它有技驚四座、雲遊八方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