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dragon 8 Gen 1 vs Apple A15 Bionic:Snapdragon 8 Gen 1 是少數幾個在 4nm 節點上製造的 SoC 之一。它是2022年很多旗艦手機的晶片選擇,包括小米 12 和 Galaxy S22 系列。而,iPhone 13 和新的 Apple iPad 使用的是蘋果 A15 Bionic。
製造工藝
製造工藝方面,驍龍 8 Gen 1 採用了4nm 工藝,而 Apple A15 Bionic 是由台積電基於 5nm 工藝製造的。A15 Bionic 製造工藝比 Snapdragon 的 4nm 節點落後一代。在晶片組世界中,節點越小越好,因為它可以實現功率效率和熱優化。因此,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 晶片在這裡比 Apple A15 Bionic 有優勢。
中央處理器
兩種晶片組都有不同的 CPU 設計。高通驍龍 8 Gen 1 採用 1+3+4 八核 CPU 設計,而蘋果 A15 Bionic 採用 2+4 六核 CPU 架構。
綜上所述,驍龍 8 Gen 1 擁有更多 CPU 內核,但這是否讓它更快更好?其實是沒有的。在 Geekbench v5 的實時測試中,Apple A15 Bionic 在總分上擊敗了 Snapdragon 8 Gen 1。然而,在安兔兔上,驍龍 8 Gen 1 得分超過一百萬分。
圖形處理器
Apple A15 Bionic 擁有 5 核 GPU,峰值頻率高達 1200MHz。在圖形渲染方面,新的 Apple GPU 是一流的,但同時消耗了更多的電池。高通則在 Snapdragon 8 Gen 1 上使用新的 Adreno GPU 來解決該問題。
根據高通的說法,與驍龍 888 相比,最新的 Adreno GPU 的性能提升了 30%。此外,由於晶片架構的原因,Adreno GPU 的性能比其前代產品要好得多,同時消耗的電池電量減少了 25%。
此外,Snapdragon 8 Gen 1 Adreno 的 GPU 還帶來了一些不錯的功能,可以增強遊戲體驗。這些功能將使遊戲開發人員能夠在性能和電源效率之間取得平衡。
攝像
攝影和攝像質量現在是現代智慧型手機的必爭之地。為了滿足高期望,晶片組製造商必須帶來先進的圖像信號處理器 (ISP)。在這部分 ISP 中,Snapdragon 8 Gen 1 優於其競爭對手 A15 Bionic。
高通將其新的 ISP 稱為「Snapdragon Sight」,每秒可處理高達 3.2 千兆像素。18 位 HDR ISP 支持高達 200MP 的單傳感器,可以錄製高達 8k 解析度的視頻。在 8k 拍攝時,它可以同時進行電子防抖。此外,用戶可以在錄製 8K/30 視頻的同時拍攝 64 MP 照片。
而,Apple A15 Bionic 的圖像信號處理器 (ISP) 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無法以 8K HDR 錄製。A15 Bionic 可錄製的最大解析度是 60FPS 的 4K HDR 杜比視界視頻,它還可以處理 4K 30FPS 的 ProRes RAW 素材。ISP 在 Apple 的計算攝影、新的電影模式功能、實時過濾器等方面表現出色。
連接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 帶來了藍牙 5.2,而 Apple A15 Bionic 僅支持藍牙 5.0,這已經落後了幾代。在 5G 方面,這兩種晶片組都支持 Sub-6GHz 和 mmWave。此外,驍龍 8 Gen 1 配備最新的高速 5G數據機 X65,最高可下載 10Gbps,而 A15 Bionic 配備較慢的數據機X60,最高可下載 7.5Gbps。
Snapdragon 8 Gen 1 vs Apple A15 Bionic:結論
總的來說,Apple A15 Bionic 具有更快的性能,在 CPU 和 GPU 方面仍然優越。但是,在ISP、顯示、AI和ML方面,驍龍8 Gen 1更勝一籌。不過這些領域技術更加複雜,只有小部分科技公司能夠充分利用硬體來獲取全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