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逢入必測,紅外熱像儀火了。
這是一種能夠實現大面積、高精度、非接觸式測量體溫的產品,是人員密集場所防疫排查的最佳選擇。近年來,以浙江為代表的地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形成了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截至4月底,浙江共向國內國際供應30餘萬台紅外熱像儀,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二。
即日起,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杭州新動力》欄目,走進杭州高新區(濱江)範圍內的多家代表性企業,帶您一探紅外熱像產業的「杭州圖譜」。
-杭州頻道6月9日訊(記者 張留 夏丹 通訊員 宋桔麗)杭州濱安路1199號。疫情期間,作為防疫物資重點保障企業,坐落於此的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華股份(002236))燈火通明。 面對疫情嚴峻衝擊,大華股份交出成績單,就像黑夜中閃爍的燈火那樣明亮――相關產品方案通過與用戶需求的反覆驗證和實際應用檢驗,已成功在全國各地各行業領域落地應用,快速構築起一道守護生命的防疫長城。
過去幾個月,全球產業鏈遭受嚴峻考驗:春節前後原本就是生產淡季,疫情又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黑天鵝」猛襲之下,大華為何能夠逆勢而飛?
一切,還得從大華在杭州高新區(濱江)落地生根的時候講起。
技術硬 基礎實
穩居全球安防產業前二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憑藉電子加工、外企代工優勢,深圳安防產業成長了起來。盛極之時,深圳安防企業數量多達5000多家,其中38家位列中國安防百強。
與國外和深圳等先發地區相比,浙江起步遲但發展快,是得益於企業專注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因為在高技術領域,誰擁有技術,誰就擁有市場。也正是依靠技術,浙江企業推動了行業洗牌。
2001年,杭州相繼誕生了多家日後在全球安防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龍頭企業,大華股份便是其中之一。一年之後,大華股份便研發了國內第一台音視頻同步的8路嵌入式硬碟錄像機。這意味著,相關產品再也不用更換磁碟,可以滾動式錄像。大華股份創造了眾多行業和世界第一:率先引入CMOS技術;自主研發的HDCVI技術,成為國內安防行業的第一個國際標準;智能交通一體機,成為中國電子警察行業事實標準……
時間一轉就是19年。
1月22日,疫情爆發初期,大華股份迅速組建一支應急專項組,以「高精度、大面積、多目標、遠距離」為目標,立足疫情防控實際,圍繞公共場所高密度人群精準測溫的需要,投入超高精度人體熱成像測溫系統的研發和生產。開發、生產人員臨危受命,放棄春節休假及團圓,開始了夜以繼日的技術攻關。
大華股份產品專家尤清濤,接到抗疫指令後,連夜從安徽老家趕回杭州。「技術,是育新機、開新局最厚重的底色。」尤清濤把技術形容成基石,要想房子建得高,基石必須打得穩。「大華股份之所以能緊急轉產紅外熱像儀,就是因為過去19年,技術基礎非常紮實。」
近年來,大華股份每年研發投入都占到銷售額的10%左右,16000名員工中,研發人員占比過半,逐漸從安防行業國際標準的參與者,轉身成為國際標準的制定者,已經擁有發明專利2800多項,並一直穩居全球行業前二,有力支撐浙江成為全球安防產業高地。
快響應 穩增長
平台型企業凸顯競爭力
眼下,大華股份在疫情防控中堪當「奇兵」的熱成像產品,就是多項技術融合而成的高科技產物。
疫情初期,大華股份研發、供應鏈以及後台支撐部門迅速響應起來。1月22日,大華股份應急專項小組成立並提出超高精度人體熱成像測溫系統,堅持「只有超高精度人體熱成像測溫系統,才能夠滿足一線疫情防控要求」,為相關部門落實重點場所測體溫等防控措施提供有力保障。1月24日,大華股份生產出第一批緊缺的紅外熱成像檢測設備。同時,供應鏈體系對核心元器件從一開始的快速儲備,到後面成功自研自產,使設備能快速投入到各地抗疫工作中。
返回杭州後,尤清濤就與團隊一起對原有工業測溫設備進行升級。「以前,我們的工業測溫產品誤差在正負2℃,如果要滿足疫情防控需求,就必須快速解決大面積、高精度測溫兩個大難題。」
困難面前,技術再一次帶來希望。
為了解決大面積測溫難題,大華股份的智能識別技術頂了上去。「我們每一個人耳朵附近的溫度,比額溫要高,我們便在算法上進行優化,讓系統精準捕捉每一個人的額頭,排除其他區域的干擾,最終生成準確的體溫數據。」
面對高精度測溫難題,大華又緊急研發了一個名叫「黑體」的輔件。
「在實際使用時,每時每刻的環境溫度條件都不一樣,這會給測溫帶來干擾。」尤清濤介紹,所謂「黑體」,就是一個恆溫的固體,放在攝像機對面,起到溫度參照物的作用。「按照國家相關規範,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誤差要小於0.4℃。我們通過大量的計算、實驗,最終將誤差控制在了正負0.3℃。」
化危為機,挖掘新增長極,支撐穩步增長。今年一季度,大華股份熱成像銷售為業績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從二季度開始,主要以海外市場為主。放眼未來,儘管熱成像產品對近期銷售有一定貢獻,相對目前的營收體量占比較小。不過,這種特殊時期的特殊產品,也給大華股份帶來了全新的思考。
「熱成像產品,更多體現的是大華股份強大的社會使命感,在技術創新上的快速響應能力,和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大華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相信未來,具備創新研發能力的公司,才能在快速變化或者較為動盪的環境中,把握市場機會,真正為社會做出科技進步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