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冬天,就成了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我國現有心梗患者約250萬例
每年新發心梗患者約60萬例
急性心梗如未能及時採取救治措施
死亡率在30%以上
尤其是最近早晚溫差大
數據表明晝夜溫差為10~15℃時
心梗事件風險增加6.9%
溫差為15℃以上時
心梗事件風險增加11.1%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藥食同源的食材有很多,如三七、藏紅花、紅曲等等。
那麼日常飲食有沒有什麼食材能幫我們輔助護血管呢?今天小廚帶來有「素中之王」「天然血管清道夫」之稱的——黑木耳。
不少國醫大師、老中醫也都喜歡吃它。來看看養生專家都怎麼吃吧~
天然血管清道夫
黑木耳營養豐富,享有「素中之肉」、「素食之王」的美稱。富含蛋白質、纖維素,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
1
補血
黑木耳的鐵含量非常豐富
每100g鮮木耳中含鐵185mg
比葉類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芹菜還要高出20多倍
比動物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高近7倍
故被譽為食品中的「含鐵冠軍」
2
活血
黑木耳被稱為「血管清道夫」,它富含的木耳多糖不僅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還有助於清除血管中膽固醇,幫助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預防腦血管疾病發生。
3
補血
黑木耳含有豐富的木耳多糖和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和益生菌的生長,改善腸道菌群,減少脂肪和毒素的吸收,經常便秘的人群非常適合食用。
老中醫吃它,補腎護血管
1黑木耳+大蒜
國家級名老中醫陳以平,是我國中醫腎病科的泰斗。
陳老自己也有一些養生小方法,在她的早餐桌上有一個黑色的醬料,陳老透露是自己每天都堅持吃並且對她的健康很有幫助的食物,
這碗黑色的醬料就是黑木耳大蒜醬。每天早上可以和陳老一樣吃上半碗,能補腎補血、軟化血管。
小廚也按照陳老的方法自己製作了一回黑木耳大蒜醬。
黑木耳大蒜醬
製作方法:適量的黑木耳泡發後煮熟,加幾瓣大蒜,放入料理機中打成糊。
根據個人口味,調入適量醬油、蚝油、花椒油調味即可,可以當做小菜配粥配飯吃。
陳老特彆強調,黑木耳不宜泡發和存放過久,不然容易被黃麴黴菌感染,造成身體不適,因此最好隨吃隨做,保持新鮮和健康。
2黑木耳+萵筍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周圍血管科原主任劉繼前劉主任將黑木耳和一種「千金菜」搭配。
這個千金菜就是萵筍,古籍中多有記載。
《本草拾遺》: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
《日用本草》:利五臟,補筋骨,開膈熱,通經脈,去口氣,白齒牙,明眼目。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萵筍有:防癌抗癌、護心臟、防貧血、降火、防治口腔潰瘍、胰島素「激活劑」、養肝、抵禦痛風、改善睡眠等功效。
劉主任將萵筍和黑木耳搭配打汁喝。可以補氣養血、護心臟、抗血栓、助降脂、降血糖。
做法:用5克熟的黑木耳、5克冰糖、200克萵筍,放入破壁機中打成汁飲用即可。
養生廚房的專家和大廚還用黑木耳和萵筍做過一道涼拌菜。
黑木耳拌萵筍
拌三樣菜:焯過水的木耳、筍絲、韭菜,用生抽、醋、鹽、蔥油調味即可。
文章來源於:北京衛視養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