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通達參編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社會責任治理評價指標體系 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2023-01-30   聚通達

原標題:聚通達參編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社會責任治理評價指標體系 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團體標準管理規定》以及《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協會團體標準管理章程》的有關規定,《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社會責任治理評價體系》(T/BSIA 003-2022)團體標準,自2022年12月6日起實施。

本標準根據《北京市關於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實施方案》要求,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規定,結合北京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實際,由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協會提出和歸口,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協會,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北京聚通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中簡稱:聚通達)等47 家軟體和信息服務相關行業協會、企業、評價機構、認證機構參編。聚通達董事長侯戰斌先生為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之一。其內容基於市場和行業發展需要,發揮行業自律和示範作用,促進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本標準由標準適用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總則、要求、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結果、附錄八個部分構成。

同時,界定了評價模型、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類型(基礎指標、關鍵指標、完整指標三個評價指標類型)、指標權重和分值及評價分值和評價結果應用,界定了基礎指標53個、關鍵指標10個和完整指標24個,共計87個指標。

並為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企業在社會責任建設、治理和管理領域,提供了產業性的規範和標準依據,給予第三方評測評價機構及相關政府組織機構在社會責任領域,對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企業的監督、監管,提供了標準性歸口和依據,為推動軟體和信息服務行業不斷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治理和管理水平,打造「責任+」社會責任領域監管價值品牌,提供了建設依據。

聚通達在發展過程中,積極履行企業在經濟、社會、生態、治理等方面的責任。積極推動數位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落實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同時加強社會責任意識,強化企業行為自律。在技術創新賦能領域,聚通達充分展現企業責任擔當,其自研打造的數智化商業作業系統,可幫企業打造的「疊代快、集成強、可延展、豐富自定義」的商業基建,實現一體化管理數字化業務和經營數據,全面整合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強化全流程數據貫通,加快全價值鏈業務協同,形成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能力。與此同時,聚通達數智化商業作業系統為企業構建了完善的「數字+智能」協同運營體系,以「產品中台+數據中台」的創新技術為核心,實現以創新管理模式助推企業跨越式發展。

聚通達緊跟國家戰略發展和行業態勢,高度關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綠色環保等可持續發展問題。同時,持續加大自主研發投入,紮實為各大企業、運營商、政府等提供更優質產品與服務,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在數智化賦能方面,聚通達作為集「平台+應用+安全+解決方案」於一體的倡導者與踐行者,具備硬體優勢和網絡優勢。未來,聚通達將主動、積極參與建立良性可持續發展生態,促進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健康發展,努力實現全行業共贏共惠的優質商業環境。並通過踐行社會責任,優化企業發展模式,培育優秀企業品牌,為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貢獻「企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