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狀病毒面前,我看到了中國精神

2020-03-04     溫州美文

原創 孤月冷梅

在生與死面前,不由我想起曾經那句:有的人活著但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卻一直活在人們心中。死在古人眼裡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之分。面對2020年的新冠狀病毒,外媒選擇了用謠言擊垮我們,但我們國人毫不畏懼,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負重前行。

黨的號召,一聲令下,封城封路,用沉重的代價確保我們大家不被傳染。在我還不解其味還沒明白髮生什麼事情的狀態下,媒體各種報告爭先恐後紛紛攘攘,舉國上下進入全面的防疫戰。

鍾南山院士,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不畏生死,奔跑在抗疫一線。那麼大的年齡也可以選擇安逸待在家裡,可他為何在國家一聲令下就奔赴在抗疫的前線,不是因為他傻,而是因為責任使然,戰鬥不息。

在疫情面前鍾老選擇了堅守。看著視頻里那個戴著口罩的八旬老人,試問能有幾人不淚目?沉穩而後愛人,言落而意更堅!他慎重的字裡行間,無不透著他的決心和態度。

就是他這股韌勁和行為,讓多少年輕漂亮帥氣的白衣天使從四面八方去援助。多少生命悲歌就此開場,時間在一分一秒流逝,天使在一分一秒從魔鬼手上奪人。這是什麼?這是大無畏的舍我精神,這更是我們中國精神!

李蘭娟院士,七十三歲的老人,巾幗不讓鬚眉,她的眸子裡刻著女人特有的鏗鏘。在她的帶領下,無一人臨陣脫逃,鐵娘子們在生死狀上毫不猶豫簽上自己的芳名。

她們也是平凡人,她們也是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女的柔弱女子,但她們就是社會的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哪怕前途充滿了兇惡,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這更是一場不能輸的戰鬥,這種果敢是哪個人能輕易做到?

泱泱全球,唯我中華女子迎難而上。在抖音里看到某國的醫護人員因疫情集體辭職的消息,更讓我對中國醫護人員肅然起敬,你們是了不起的白衣天使,你們更是人民心中的最美人群。

雖說醫護人員懂得防護,可病毒難道是在選擇性傳播嗎?NO.,不會,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或許就會被感染。在新聞上,看到美少女們臉上的壓痕,我哭了,看到她們席地而睡我感動。

在生死面前,巾幗英雄們沒有選擇退卻,她們鬥志昂揚勇往直前。武漢的哭聲不止,她們的奮鬥不息。中國自古不缺女英雄,巾幗不讓鬚眉,在病魔面前她們是14億人民的希望和寄託,她們更是我們祖國錦繡家園的一朵紅纓。紅色代表火熱,更代表大喜。在巾幗英雄們的協助下抗疫勝利指日可待!

另外還有王辰等院士,他們為這次疫情也做出了傑出貢獻。試問,誰不怕死?但面對死亡他們選擇了有意義的活,儘自己所有去為人民服務,這種不怕死的精神試問幾人能做到?錚錚鐵骨,歷歷在目,他們是時代的楷模,他們是抗疫的英雄!

接下來我想再說說那些不起眼的志願者和交通管制人員。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沒有條件他們自創條件,冷風吹過志願者的手被吹皺,他們跺著腳來回走路。沒有帳篷,從家裡拿來曬糧食的塑料紙,一個簡單的塑料棚搭起,沒有口罩,口罩循環利用,雖知道有危險但他們選擇了為家鄉出份力。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和諧畫面在每個小區每個村口一一呈現。

他們心如太陽火熱,意如霜凌一般堅持。在困難面前,他們想法設法,排除萬難,把大家的安穩放在了第一位。不做面子工程,做的是實實在在的硬核工程。沒有特殊原因任何車輛人員一律不許出入。現實中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人他們還得硬著頭皮被罵。即便是罵他們的父母,他們也不急不躁,堅持原則。

疫情就是命令,嚴格遵守規矩便是責任。這種絕對服從命令,嚴格執行安排的鋼鐵精神就是中國人特有的服從精神!

還有那些積極捐款捐物出力的企業家、普通人和歌唱家韓紅等,成為防疫後勤最重要的愛心服務隊。他們在國家需要人民需要的時候,無償讓出庫房或場所,及時收治病人,為第一時間緊急治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黨的正確方針政策領導下,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以快速雷鳴之勢迅速建成。為驕傲的中國速度點贊,為樸實肯乾的基建人們點贊。

還有那些不留名為武漢運輸水果蔬菜的好心人,你們是最棒的,所謂積德行善,若水任方圓的好人,一定會一生平安三生幸福。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這是什麼?這不僅僅是愛心,而是說明了我們國人的素質,自己富裕了不忘打井人,國家給你大好政策扶持你發家致富,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的支持,這就是大愛精神,更是中國精神!

在黨的領導下,全民齊心協力一起抗疫。所謂社會主義凝聚力被彰顯到了極致。在有條不紊的統一指揮安排下村級,鎮級,市級,省級層層開會策力協商解決方案,為確保疫情控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不負眾望,日日夜夜堅持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

他們也有家,他們也有要孝順的爹娘,有要照顧的妻孩,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毫不猶豫地走在了抗疫前線。難道他們是神仙,他們有九頭六臂?NO ,他們也是最普通的平凡人,可是他們不畏死,勇於沖在抗議疫前線,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想起了前輩們的十萬里長征。這是民族精神,更是中國精神!

眾心齊,泰山移不是神話而是我們中國人創出的佳話。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人?武漢不哭,在你的身後有十幾億同胞為你做脊,你不用擔心不用恐慌,哪裡需要哪裡就有中國同胞的身影。我們中國人不論走在什麼地方,都是和諧可親的一家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絕不是空話,而是我們大家眾志成城,抒寫的佳話!

時光不老,中國人便會永遠在任何困難面前寧死不屈。在疫情面前,我沒有看到畏縮的身影,看到的是萬眾一心,共築心巢,勇往直前的精氣神!雖然沒有去一線的人被禁足在家裡,但他們是最支持抗疫工作的人。他們為防控疫情做出了「沉默是金」的貢獻。這種服從管理,不給社會添亂的精神,我能不能叫它寧靜致遠精神?

中國同胞,在這個2020年的春節。有多少個讓人淚目的畫面,有多少不安的夜晚?都化作新的詩章,只要我們齊心合力,日夜奮鬥何愁病毒不敗?有了以上那些中國精神,我們的抗疫煙火會被儘快消滅。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攝影:網絡配圖 感謝

溫州美文文化傳媒與你一起分享詩歌的無窮魅力,文學的波瀾壯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QknpnABgx9BqZZIvq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