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觀察一】政策扶持,平台加碼,微短劇的春天來了?

2023-04-23     深度文娛

原標題:【微短劇觀察一】政策扶持,平台加碼,微短劇的春天來了?

2023年的劇集市場是火熱的。從年初至今,《狂飆》《長月燼明》《龍城》等多部劇集播出並成為社交場域的流量擔當,引發著一輪又一輪的話題熱。這股熱度不單屬於長劇集,也蔓延到了微短劇,快手的《東欄雪》、抖音的《二十九》,上線後不久均在站內播放破億,並在豆瓣拿下不錯的評分。

微短劇的潛力不僅在市場側得到體現,去年國家廣電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一方面肯定了微短劇作為劇集市場新物種的潛力,另一方面也為微短劇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通知指出,平台要加強對微短劇內容的審核把關,發揮好規範引領作用,為優質作品提供更多傳播機會。受此政策影響,平台紛紛加碼,一批精品微短劇因此誕生。

根據《2023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微短劇的受眾規模一直呈上升趨勢。有實際需求、有政策扶持,有平台加碼,看來微短劇的春天是真的來了。

井噴的微短劇,進擊的大平台

微短劇的概念不必過多贅述,籠統來講,15分鐘以內,有完整劇情的劇集都可以被稱為微短劇。

這種時長較短的劇集最早出現在海外,而2012年時,搜狐視頻也曾嘗試拍攝過一集十來分鐘的短劇。但微短劇真正在大眾中擁有姓名,是靠著短視頻平台崛起的東風。

抖音與快手兩大短視頻平台,至今仍是微短劇重要孵化基地。2020年,快手推出「快手星芒計劃」,提出「短劇」概念及站內扶持政策,鼓勵創作者們進行微短劇創作,並喊出將出品1000部精品微短劇的目標。

2022年,快手通過「星芒計劃」出品了200餘部微短劇,其中站內播放破億的超過100部,並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快手微短劇的熱度已經不再局限於站內,微博、小紅書等平台上,也會看到微短劇相關片段及討論。

在此基礎上,快手將站內短劇分為都市情感、家庭共情、青春勵志與喜劇四大賽道,通過分類的方式更好地把握站內受眾喜好。從快手公布的數據來看,大部分創作者更偏好於青春勵志與喜劇,而快手則有意布局家庭賽道,爆款微短劇《胡同兒》正是來自該賽道。

2022年,抖音上線微短劇共329部,其中重點微短劇有267部。依託位元組系強大的算法推薦機制,抖音微短劇破億的有55部。

在公布2023年推介片單時,抖音也明確了在2023年微短劇領域的重點,是強化用戶追劇心智,以及持續產出具有影響力的爆款。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的「辰星計劃」,它是由抖音聯合長信傳媒、檸萌影視、正午陽光、華策影視、完美影視、北京精彩、壹同製作、登峰影業、靈河文化、曉年青工作室等在內的十家頭部影視廠牌發起,旨在抖音站內向青年創作者徵集創意短片。

短視頻平台一如既往在微短劇方面投入,而長視頻平台,也在積極擁抱更短的劇集。

如果說過去優愛騰芒四大平台在微短劇方面只是小步試探,那麼從2022年開始,長視頻平台的步子便開始越邁越大,甚至乾脆跑步前進。

在優愛騰芒四大平台中,優酷一直被認為更有微短劇基因,事實也確實如此。2019年,優酷開始布局短劇,2021年推出「扶搖計劃」,為短劇製片方和 IP 平台搭橋,以投資+分帳的方式參與到項目中。

另外去年優酷又提出了「開創計劃」,專注於網劇、微短劇以及網絡電影的投融資、孵化和研發。優酷PGC長劇及短劇負責人劉華博則表示,平台針對微短劇的預算和業務規模相比去年都更進一步,會對入選作品進行全程幫扶。優酷短劇對劇集類型,特別是女性向短劇進行了進一步細分,此外像反套路種田文這類新內容也會出現在未來的規劃中。

騰訊視頻則在2021年底推出短劇廠牌十分劇場,該劇場涵蓋喜劇、國風、互動、懸疑等多劇種。去年爆款微短劇《大媽的世界》,便是源自於十分劇場的孵化,這部將鏡頭對準「大媽」這一銀髮群體的劇集,在年輕人中卻掀起了熱潮。

女性題材內容,一直是芒果系的優勢,包括微短劇領域。芒果TV打造了「大芒計劃」,以女性向題材為主,但在女性化內容的基礎上,加入劇本殺、快穿、無限流等元素,打造區分度與新鮮感。

值得指出的是,芒系微短劇以定製為主,品控嚴格,因此口碑不錯。2022年底,大芒計劃工作室與番茄小說、最小光圈影業達成戰略合作,據悉大芒計劃工作室與番茄小說將共同打造 10 部短劇.

雖然愛奇藝在2018年就試水微短劇,但正式布局較晚,去年年末,愛奇藝發布微短劇分帳合作模式,被視為是其吹響號角的開端。這一模式的發布,也意味著愛奇藝旨在以此吸引更多微短劇創作者,打造精品微短劇內容。

影視大廠入局,微短劇走上精品化

各大平台紛紛布局加碼微短劇,使得微短劇數量呈現井噴之勢。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在於,過去的微短劇屬於「土法煉鋼」,內容品質較為粗糲,而如今這一波微短劇熱潮,從質量來看顯然要更加精雕細琢,這其中與影視大廠的入局脫不開關係。

以今年在抖音引發熱議,且播放量順利破億的《二十九》為例,單從內容本身來看,這部微短劇的質感便很不一般。

全職主婦發現老公出軌,不動聲色地來到「小三」身邊。按照過去微短劇的邏輯,後續的劇情可能會是主婦報復老公與小三的狗血故事。而《二十九》,卻刻畫了兩位女性從敵對到理解,最終互相救贖的故事。

而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微短劇背後,檸萌影視的身影若隱若現。《二十九》的出品方好有本領,正是檸萌旗下的短劇廠牌。

不止檸萌影視一家,這幾年放下身段入局微短劇,似乎成為了影視大廠的共識。

在影視大廠中,最先看好微短劇的,是長信傳媒。這家曾打造過多款熱劇的影視公司,在2020年就提出過要布局短劇與中劇,2021年長信傳媒共開發了十餘部中劇,但市場反響不及預期。

在與抖快等短視頻平台多次接洽後,長信傳媒由中劇轉向短劇,並依託短劇對自己的IP宇宙進行補充。比如去年的《大唐來的蘇無名》,就是對《唐朝詭事錄》這一IP的延伸與補充。

通過平台方公布的平台各項扶持計劃,我們發現華策影視、開心麻花、靈河文化、自由酷鯨、北京精彩、中匯影視、質量引力等影視大廠,紛紛投身這場微短劇熱潮之中。

大廠入局微短劇,為這一新生品類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是劇集品質的提升。在微短劇剛誕生之時,大眾對其的態度總是戲謔中帶著輕視,認為這種劇集無內涵,無內容,只是靠著密集的狗血爽點吸引受眾。大廠的加入,讓這幾年微短劇市場中出現了不少精品內容,微短劇的「污名」也被進一步洗刷。

其次,是劇集題材的拓寬。早期微短劇以甜寵或狗血居多,且許多微短劇內容出現同質化、互相抄襲的情況。大廠的加入,讓微短劇題材得以拓寬,豐富了微短劇的創作及取材土壤,而且不少曾經被忽略的群體,隨著題材拓寬被注意到,甚至成為微短劇的主角,比如以退休阿姨為主體的《大媽的世界》。這種題材、內容上的豐富,又為微短劇帶來新的用戶。

最後,是演員的再就業。說來殘酷,但事實就是如此。長劇集在選擇演員時,演員能否帶動劇集收視,是很重要的衡量因素,因此部分有演技但扛劇能力有限的演員,只好在劇集中鑲邊。

雖然觀眾對這些演員報以同情,為他們不能擔綱主演打抱不平,但當這些演員真的在長劇集中挑大樑時,觀眾卻並沒有貢獻播放量與收視。

微短劇,則給了這些遺珠演員一片新天地。比如楊蓉,在長劇集中的她演著臉譜化的心機配角或主角的媽媽輩,而在微短劇中,她成為主角,讓觀眾看到「姐姐好颯」的一面。

加之,最近抖快及視頻號,都在對內容擦邊的「野生微短劇」進行整治,相信未來的微短劇會在精品化之路上躍上新台階。

微短劇大潮下,機會與危機並存

必須承認,微短劇這幾年發展速度之快,甚至已經超過了行業預期。任何事物快速發展都伴隨著亂象的出現,微短劇也是如此。

與長劇集相比,微短劇的投入更少,且平台有扶持計劃,給了不少小團隊機會,但也正因為與長視頻相比,微短劇回本更容易,所以有人在其中試圖靠著攪混水而謀利。

比如上文提到的「野生微短劇」。這類劇集主要是靠著擦邊內容博人眼球,甚至在紅線上跳舞,以色情暴力等內容吸引受眾。

有短劇團隊告訴深度文娛(ID:shenduwenyu),這種擦邊+熱門話題排列組合的方式,一度是業內心照不宣的創作密碼。「霸總、嬌妻、千金、重生、復仇,你隨便兩兩組合就能搞出一部小短劇來,而且這種劇背景基本都是現代,妝造啥的也不講究,回本很快」。

但這種以狗血擦邊為賣點的短劇,一方面對行業的發展有害無益,另一方面觀眾的爽點閾值被一路抬高,為了博取受眾關注,劇集的尺度也只能越來越大。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種「野生微短劇」的生產周期極快,容易形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平台紛紛出手,打擊「野生微短劇」,正本清源。

從政策、平台以及影視大廠的姿態來看,微短劇領域也蘊藏著無限機遇。尤其是對小團隊或者個人而言,微短劇或許會成為他們被看見的渠道。

伴隨著微短劇的發展,對題材、內容要求的提升,微短劇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因為微短劇具有投入小、回本快、有扶持的特點,出品方也願意在微短劇身上實驗一些新題材,這對於有想法的新銳影視人而言,是種被外界看到的機會。

「微短劇現在需求量大,而且沒有形成定式,給了創作者更多發揮的空間。我有拍紀錄片的朋友,最近也琢磨著來搞微短劇,但他想把紀錄片的那套手法用在微短劇里,像這樣的人業內有很多,這也會讓微短劇從表現形式、內容以及題材上都變得更精彩」。

演員能從微短劇熱潮中獲得直接好處,這一點不再過多贅述。IP持有方、網文創作者,同樣是微短劇春天的受益者。

網文內容創作越發五花八門,但部分長劇集囿於政策等原因,很難原汁原味地還原網文IP本身。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IP劇總是陷入「貨不對板、魔改」的爭議。其實出品方也很委屈,如果不經歷那樣大刀闊斧的改動,劇集根本沒有可能播出。

但微短劇的政策監管相對寬鬆,一些不能在長劇集中出現的元素,在微短劇方面卻可以「槍口抬高一寸」,儘可能地做到還原。這對IP方以及IP粉絲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月前舉辦 的" 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 " 主題論壇上,優愛騰等平台也提到了,會在未來的微短劇中,更多應用AIGC技術,提高製作效率。

春風已至,微短劇迎來進一步爆發是必然趨勢,也期待這一波爆發在催生更多精品的同時,帶動整個劇集行業「捲起來」,滋生更多好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58c441a30f289acb1cdcb2449df78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