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生態加速壯大!睿思芯科與多個海內外開源社區宣布合作

2023-12-21     芯東西

原標題:RISC-V生態加速壯大!睿思芯科與多個海內外開源社區宣布合作

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12月21日消息,中國知名RISC-V企業睿思芯科近日陸續宣布了與海內外數個開源社區和組織的緊密合作,包括與openKylin、openEuler、deepin(深度)、UEFI Forum等相繼簽署了CLA(貢獻者許可協議),正式以貢獻者身份加入以上社區,推動RISC-V技術與作業系統的生態適配。

其中,deepin(深度)是以桌面作業系統為主的開源社區,於2008年發起,已經持續運營15年,全球下載超過8000萬;openEuler是一個開源、免費的Linux 發行版平台,專注伺服器作業系統,通過開放的社區形式與全球的開發者共同構建開放多元、架構包容的軟體生態體系,成立於2019年;openKylin(開放麒麟)同樣是中國桌面作業系統根社區,開發者平台於2022年5月首次上線。

「作為一家專注於RISC-V晶片開發的公司,我們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提供高算力、低功耗和高安全性的晶片產品。」睿思芯科創始人、CEO譚章熹博士說,「通過與開源社區的緊密合作,我們期望能夠持續加強RISC-V與開源作業系統的適配,推動計算體系的技術創新,促進數據中心應用生態的進一步發展。」

一、從桌面端到伺服器,多個海內外開源社區與RISC-V緊密合作

面世十餘年,具有精簡、開源特性的RISC-V指令集架構發展迅速,已與x86、Arm等傳統指令集架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其靈活、模塊化等特性也與汽車、移動設備和可穿戴設備等應用場景的創新需求不謀而合。

據BCC研究預測,RISC-V技術市場將以33.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預計到2027年底市場規模將達到27億美元。

近年來,不管是專注於桌面系統,還是伺服器作業系統的海外開源社區,都在與RISC-V緊密合作,推進生態適配。目前已支持RISC-V的Linux開發版包括Debian、Fedora、openSUSE等,也有Ubuntu等商業發行版。

從IoT設備、車輛到伺服器等高性能領域,RISC-V正被開發出更多計算潛力,也進一步促進這些開源社區的發展。

在伺服器領域,以Linux為基礎的作業系統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在桌面領域,雖然Windows OS占據主流,但Linux延伸開發的成熟桌面系統如Ubuntu、Fedora等,也受到廣泛歡迎。

統信軟體是UOS(deepin的商業髮型版)的開發者。統信軟體生態中心硬體生態部總經理蘇毓航說,站在作業系統廠商的角度來看,對於和睿思芯科及RISC-V的產品及生態發展,統信軟體關注以下三個方向:

首先是基於開源社區進行第一階段的產品適配,同時放眼全球生態,堅持開放思維,尋找差異化發展之路;

其次是專注實現應用場景的落地,尤其是在AIoT、專用晶片、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市場的應用;

最後是共同培育人才和開發者生態,精簡指令集的工具鏈及作業系統軟體生態建設仍需要高水平的人才。

二、技術根基深厚,已發布多個CPU及DSP產品

從產品適配、應用場景探索、生態發展等多個角度,睿思芯科已做好與各大Linux開源社區共創、推動RISC-V軟硬體生態繁榮發展的準備。

技術方面,睿思芯科擁有國內經驗最豐富的RISC-V開發團隊之一,團隊成員多數擁有世界知名高校碩博背景和頂級半導體企業多年專業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睿思芯科創始人兼CEO譚章熹博士曾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RISC-V原創項目組成員,師從圖靈獎得主、RISC-V創始人David Patterson教授,並全程參與了RISC-V指令集標準的研發驗證以及推廣工作,在快閃記憶體和硬體加速器領域擁有數十項專利,也是一款開源SPARC CPU(RAMP Gold)的發明人。

基於此,睿思芯科成為了中國最早開發RISC-V指令集處理器產品的公司之一。

在RISC-V晶片設計上,睿思芯科創新性地將超標量單元與向量單元結合,打造高算力RISC-V處理器。成立至今已發布數個CPU及DSP產品。

去年年底,睿思芯科發布了應用於數據中心的P系列處理器產品。該系列採用亂序多發射架構,支持向量擴展指令集,標量及向量計算能力優秀,可配置向量寬度大大超過行業平均水平,並做到與RVV 1.0標準完全兼容。

與行業競品相比,P系列處理器提供了獨特的向量計算能力,並可提供出色的能量效率與面積效率,已與包括大眾汽車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客戶達成合作,完成了晶片集成與流片驗證,並與全球通信巨頭企業一起實現了在數據中心等應用領域的產品落地。

三、已開源GCC編譯器,將開源生態適配優化

開源精神深深根植於RISC-V的發展理念中,睿思芯科在技術開發、產品成型的過程中對這一開源生態持續做出貢獻。

以軟體生態為例,睿思芯科研發並開源了世界上首個支持自動向量化和RVV1.0標準的GCC編譯器,其代碼已經正式合入官方GCC upstream代碼庫,獲得開源業界的廣泛認可。

同時,睿思芯科的工具鏈團隊率先開發出了全球第一款基於VSCode的RISC-V集成開發環境(IDE)——RiVAI Studio。該IDE支持多種Simulator/Emulator的多核調試,支持Vector Core和Scalar Core的應用程式開發,支持Gprof/Profile/SystemView等性能分析。

據悉,加入社區後,睿思芯科將以此為契機,完成RiVAI伺服器級CPU與主流作業系統的適配和優化,協助社區軟體源構建相關鏡像版本,逐步完成對開源軟體包的支持,並結合RISC-V架構的發展和實際硬體進行適配,持續優化基礎軟體三件套——編譯器TAC、編譯環境CDK、部署工具集HHB等,不斷提升RISC-V開發環境及工具棧效率。

另一方面,睿思芯科也將致力於提高作業系統在RISC-V晶片上的性能和安全性,在安全啟動、數據存儲等應用場景中提供高匹配度的優化,以實現性能的突破,並協同社區技術團隊,共同探索和開發新的功能和應用,提供高算力、高可靠的伺服器解決方案,為企業級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支持,滿足其對數據處理和存儲的需求。

結語:推動作業系統與RISC-V架構融合發展

睿思芯科現擁有數十項RISC-V領域的發明專利,已在軟硬體方面進行了完善布局。隨著睿思芯科持續推進與各個作業系統的適配,其領先的RISC-V高算力處理器相關技術有望應用於更多場景。

未來,睿思芯科將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持續與各開源社區、作業系統、軟體棧等展開緊密和深度合作,推動各大作業系統與RISC-V架構的融合發展。

與此同時,睿思芯科也期待更多生態合作夥伴加入新興計算體系的技術突破與產業共建中,協同推進RISC-V軟硬體生態不斷繁榮壯大,為開源生態土壤貢獻支持,也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52797fe1060129cb6816904f8eff7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