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不僅踏實肯干,還帶著大家一起干帶著大家一起致富,是個好小伙。」在庫車市阿克吾斯塘鄉,有一個人人誇讚的「明星」,他就是庫車縣阿克吾斯塘鄉博斯坦核桃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阿不都熱合曼•克比爾。
自合作社成立以來,阿不都熱合曼用一顆帶領村民一起致富的心,把庫車的核桃賣到了全國各地,解決本鄉及臨鄉的300餘人的長期就業,成為帶著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引路人。並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並榮獲「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學成所歸打開致富門
2012年10月,阿不都熱合曼在寧波援疆指揮部的安排下,遠赴杭州市阿里巴巴集團參加為期一年的電商培訓。培訓中,他勤勤懇懇學技術,還被評選為「學習標兵」。漸漸地,他腦海中也有了明確的創業想法:「村裡的核桃和紅棗品質都非常好,自己也學到了技術,可以回家創業。」
父母知道阿不都熱合曼•克比爾的創業想法後堅決反對他走這條路,認為他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從農村走出去,畢業後再回到農村,就等於白上了。但性格倔強的阿不都熱合曼給父母講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談自己的理想,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勸說下,父母終於同意他回到家鄉創業。
帶著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理想,培訓結束後的他學成回鄉,決定實現自己的創業夢。就這樣,2013年6月,阿不都熱合曼正式開始經營父親創辦的阿克吾斯塘鄉博斯坦核桃專業合作社。
在他的勤勞苦幹下,合作社的發展越來越好。他與阿里巴巴集團建立長期合作,實現網際網路+合作社+農民的電商銷售模式,在電商平台上開設合作社天貓網店,最暢銷的薄皮核桃月銷售量達1.5萬以上。
「現在合作社的銷售渠道一天比一天暢通,銷量一年比一年多,村裡鄉親們的核桃再也不愁銷路,看著貧困戶的腰包越來越鼓,我也有說不出的高興。」阿不都熱合曼•克比爾自豪地說。
然而,他並沒有止步於此。看到電商帶來的效益後,為了讓產品遠銷各地,他又在庫車市建立了網購產品生產包裝車間。2017年10月,在西安市成立辦公室,專門負責線上銷售與內地銷售的訂單處理。學過市場營銷的他通過網際網路使加工廠的銷售額逐年上升,合作社規模得到了較大發展,農產品購銷旺盛,每年收購、出售以核桃為主的農產品1萬餘噸,2019年銷售總額達3200萬餘元,社員人均收入增長1萬餘元,為當地農民致富創造了良好的平台。
初心未改鋪就就業路
「一人富不是真的富,我要帶動鄉親們和我一起富。」創業初步成功的阿不都熱合曼•克比爾一直未忘記伴他一起成長的鄉里鄉親們。
為了更好地幫助貧困戶,阿不都熱合曼還提出了「優先收購貧困戶的核桃、優先為貧困戶提供核桃園技術服務、優先為提供貧困戶就業崗位」的三個優先服務理念。
為了解決合作社用工問題,阿不都熱合曼先後分批次組織全村及周邊村的300餘名富餘勞動力開展了為期7天的紅棗、核桃的清洗、加工包裝等技能培訓。培訓結束後,全部吸納到自己的合作社幫助他們實現就業。
「真是個好老闆,不僅給我們提供培訓平台,培訓結束後還讓我們到合作社就業,真是解決了我們一家的大難題。」貧困戶尼亞孜•買買提高興地說。
迪來沙木•加瑪力是村裡的一名貧困戶,家裡僅有3畝核桃地,兩個孩子要上學,又沒有技術,一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生活很困難。阿不都熱合曼不僅請核桃種植專家為迪來沙木家在內的29家貧困戶免費授課、指導,進行統一指導種植、統一施肥方法、統一組織測土配方、確定肥料品種數量和施肥方法,幫助他們提高產量,同時還幫助他們以高價收購他們家的核桃和紅棗,解決他們的銷路。
「太感謝阿不都熱合曼了。現在我在家務農,我老公在合作社工作,每月能拿到3500元左右工資,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家裡的核桃也不愁銷路了,日子越來越好了。」迪來沙木感激地說。
截至目前,合作社產值也從成立之初的不到20萬變成了現在的600餘萬,不僅將產品銷售到了廣州、浙江、上海、西安等地,收購貧困戶的紅棗、核桃150萬餘噸,帶動當地村民實現了人均一萬餘元的增收,為村民鋪就了一條穩定的就業路。
示範引領 架起服務橋
「村民家的核桃和紅棗質量高了,不僅可以多掙錢,同時還能讓我們合作社加工的產品品質也高了,這是能實現雙向收益。」阿不都熱合曼分析。
為了提高阿克吾斯塘鄉農民核桃、紅棗種植的技能,促進農民的增產增收。阿不都熱合曼聘請阿克蘇地區地區、農一師農業技術部門的農業專家到村,就科學施肥、科學、高效種植等方面的課程統一進行授課,切實提高了農民種植水平,提高農產品的種植效率。
經過兩年的努力,合作社成員及周邊村民的核桃、紅棗產量提高了20%,品質提高了一個檔次。
艾合買提•尼亞孜家中有兩畝地的核桃園,但由於不懂種植技術,不會管理,每年僅能夠收200公斤左右的核桃,阿不都熱合曼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動員他加入合作社。入社後,在合作社的幫助下,改變種植、施肥方法和管理方法,同時免費跟蹤指導種植、施肥,每年都能產生上萬元的利潤。
隨著品質的不斷提高,核桃合作社的「名氣」也越來越大,阿不都熱合曼也成為村裡人盡皆知的致富帶頭人。漸漸地,核桃合作社已由最初的12名村民發展至287名。在阿不都熱合曼的示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入股,不少種小麥、玉米的為搭上電商的順風車也種了核桃,這儼然成為本土致富的一個「暢銷」的致富途徑。
「是黨和國家做出的援疆決策,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增長了我們的見識,今後,我要在援疆指揮部的指導下,繼續努力,做好東西部的牽線人,把我們的農產品更多地打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把東部的先進理念傳輸給我們庫車人,讓大家更均衡地發展。」阿不都熱合曼•克比爾自豪地說。(記者 查燕榮 通訊員 龔喜傑 張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