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上馬力有什麼用?—39800元起傑迪K750摩智測評

2023-04-20     摩托財智

關於輪上馬力

之前對國產摩托車測評,幾乎從來沒有誰提及過輪上馬力,也不知咋回事,唯獨傑迪K750攤上了。網上還傳出了K750輪上馬力不足50匹的傳言,後來多名抖音博主用馬力機測試K750的輪上馬力,分別有瘋狂博士的65.92hp(英制馬力)、沙夏的58.5PS(PS為公制馬力,1ps=0.985hp,即57.63hp,不同馬力機測試數據可能差別很大,同時,馬力機測試並不是最高檔位的數據最好,三檔、四檔、五檔都有可能出最好數據),相比K750官標發動機60kw、80.4hp馬力,K750的輪上馬力達成率分別是81.99%、71.68%,一般正常達成率是85%。

最先爆出K750輪上馬力不足50匹的博主恰恰就是瘋狂博士,事情鬧大後,他又刪除了之前的抖音視頻,又重新做了一次馬力機測試(如上圖),輪上馬力居然又達到了65.92hp,這簡直是想要什麼數據就可以是什麼數據啊,強調用他設計的閥門排氣,馬力和聲浪都有所提升(他的所有馬力機測試視頻,都會強調換上他的閥門排氣的聲浪優勢,用意不言而喻)。傑迪果然還是新品牌,不知道江湖險惡啊,一個抖音博主的一條視頻,就能把企業耗費無數心血的新車弄得欲仙欲死。

當然,也確實是K750的輪上馬力達成率略有偏低,但這對實際騎行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功率對提速的影響主要是後段的高速部分提速和最大極速,中前段提速主要靠扭矩,這也是為何K750零百加速能達到4秒的原因。4秒的成績其實相當優秀,已經明顯高於排量更大的幼獅800(754cc、56kw)的4.8秒(網上數據),持平已經停售的貝納利752S(幼獅800同款動力,但功率調整為60kw。理論上,輪上功率偏低(功率=扭矩*轉速/9549),應該對後段提速有影響,當然也會削弱最高車速,所以我們測試了K750和幼獅800的0-120提速成績。限於直道長度和安全性,沒能測0-160的加速成績。

實測K750的0-120加速成績為6.2秒,幼獅800為6.8秒,0-100為5.1秒(比網上最好成績低0.3秒),考慮到這是一款27000多公里的幼獅800,車況對提速可能有一定影響,所以兩車0-120實際提速應該旗鼓相當。

通過上面對比測試,我們預計,作為一款730cc大排量雙缸發動機,所謂輪上馬力略低,真正影響的可能只在時速140之後的再加速能力。但時速140之後的再加速能力,對日常玩車有意義嗎?唯一用到的可能就是專業賽道,類似勵彎這樣的中小賽道還不行(中小賽道主要看0-120以內的加速,K750反而更具優勢),須得珠海賽道那樣的頂級大賽道,相同技術水平下,K750會跑不過輪上馬力更大的,可這對於只是買來玩玩、偶爾跑個山的普通用戶而言,有什麼意義呢?

至於K750輪上馬力達成率為何偏低,應該是傑迪出於安全或耐久性考慮,對K750做了一些限制,首先斷油轉速被限制為9500rpm,這款發動機的原本的最高斷油轉速為10200轉,如傑迪FR750的斷油轉速就是10200rpm;其次如沙夏的分析,偏細的排氣管(也希望後續能改進)可能抑制了高轉動力爆發,讓K750更偏中低轉。不過對於傑迪的這台730cc雙缸發動機而言,就算偏中低轉,K750的零百和0-120加速也都是名列前茅的。根據我實測體驗,0-130之內提速都非常迅猛,大概130之後才感覺提速性略有下降,這還是有206公斤車重拖累的前提。

總之,其實大家對K750輪上馬力根本不用在意,要說達成率偏低,難道非要抬出本田NC750X低至7000轉的轉速紅區帶來可憐的6.5秒左右的零百加速,你才會說輪上馬力其實沒什麼意義?K750四秒(或3.8秒)零百加速成績在升級以下各類機車中能排前10名,跑車類第二(數據來源:機車圈APP、沙夏抖音),GPS極速能破200和同排量車型相當,有這兩點足矣。

震動抑制

在高速狀態下行駛,原廠帥氣的風擋,風阻效果一般,風擋高度和角度都偏低。油箱兩側在5500轉開始有較綿密的震感,隨轉速加大震感略有加大,但總體還在接受範圍,同時手把、腳踏位震感明顯小得多,而且高速時也很小。

另外原廠狀態的KYB減震器,大概是80%偏向運動,所以在140左右的高速行駛中感覺回彈過於迅速,此時遇到路面輕微不平整時,有彈跳感,而100齣頭時則感覺不明顯,不過還是儘量少跑這麼快。如果想更舒適一些,可以調整回彈阻尼。

跑山體驗

第二天我們還進行了山路測試,這次plus以及pro版在場,剛好可以測試兩個版本之間的差異。

k750在山路中的表現要比賽道中從容得多,中配和高配在減震、制動規格上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搖臂形式以及輪胎的選擇,在同場地同車手的條件下,同樣的彎道中,中配版上這套倍耐力GT胎已吃滿的狀態下,高配版上這套米其林Power3的輪胎極限仍有一指的餘量,可以看出高配版的輪胎的彎道極限是明顯要高於中配版的,適合騎行風格更為激進的車友兩台車的彎道感受上並無太大差異,山路抓地上,也基本沒感覺到差異,可能需要很激進的駕駛才能體驗到米其林輪胎的抓地優勢。

進山的大直線上3檔120km/h左右的速度制動準備入彎,切檔的同時進行制動,滑動離合器的感受很不錯,brembo直推所提供的制動力是完全足夠的。不同於賽道中那麼激進需要連續傾倒,山路上的彎道要輕鬆很多,不需要連續翻身,就不覺得累了,K750跑山最大的感受就是穩定,這套鋁合金雙翼梁車架,在高速跑山壓彎時感受就是非常穩,車輛整體性非常好。彎道的指向性處於仿賽中的正常水準,並沒有因為車重而拖累車輛指向性。

K750的彎道的極限,在山路上完全是遊刃有餘,即使在掉頭彎上,已經觸及到輪胎的極限,仍未觸碰到探地釘,車身的極限是遠高於輪胎的極限的,傑迪對k750的調教是明顯的運動取向,毫無疑問。

考慮到日常使用的情景,在跑山途中經過非鋪裝路面時,k750牛刀小試,跑了幾趟下來,前KYB避震器的設定是明顯偏硬朗的調教風格,在時速60km/h左右通過破碎路面,前輪的不穩定感較明顯,同時這套Power3的輪胎在破碎路抓地表現一般,這就是純公路仿賽,廠家沒有做什麼妥協,這樣的表現也正常。

制動:強悍

看到k750上這顆大大的布雷博制動卡鉗時,加上之前的賽道體驗,就知道制動給力,實測也不負期待。60km/h至0的最好成績為15.3m,30km/h至0的最好成績為3.8m,這個制動數據雖然在我們測過的大排量車型中,屬於良好偏上水準,但考慮到這麼重的一輛車,制動其實是很強悍了,在我們賽道以及跑山的使用場景中是完全足夠使用的。

制動是用k750高配版測試的,米其林Power5的輪胎,在實際抓地表現上優異,配合Brembo直推,在實際制動過程中制動力可以說是太強了,加上ABS設定又有些激進,如果過猛大力急剎,ABS就會在抱死臨界點介入,甚至有一把急剎測試出現了後輪微翹起,這對剛從小排量車型進階而來的車友,則要適應下,建議多在場地練習練習,對K750的極限進行了解。

經歷了賽道,直線加速暴力測試,山路高速駕駛等各個場景下,K750測評油耗為為5.6升,日常騎行綜合油耗應該在4.5-5之間,對於750排量這油耗是正常水準,14升油箱, 能提供接近250km的有效續航,作為一款仿賽,這個續航基本夠用。

總結

作為目前國產最大排量仿賽,k750的出現也預示著行業設計的不斷提升,對初期出現的一些問題,廠家立即推出23款六大升級,並給老用戶免費升級,負責任的態度沒得說了,至於ABS傳感線摩擦輪轂等走線問題,已經整改,測評車輛未發現該問題,但後視鏡走線依然裸露在外,待下一步整改。

23款傑迪K750六大提升售價不變,老用戶免費升級

K750測評體驗,不足之處主要有車子較重,尤其是座高較高,挪車就很費勁、賽道連續過彎翻身吃力、後段提速弱一些,但優點更突出,在0-140中前段動力、制動、輪胎抓地、高速過彎穩定性、震動抑制、彎道操控性等表現都是一流或優秀,減震、剎車、輪胎等配置也都是頂級的,39800到43800元的售價絕對物超所值。

本次測評感謝蘇州187機車生活館提供試駕車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3c62e4ed818ce4c5682b9a4f482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