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鈣培訓:2023年全國碳酸鈣加工應用技術培訓交流會將於9月23-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報名請關注V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培訓內容包括: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納米碳酸鈣、氫氧化鈣、食品、藥品、牙膏級碳酸鈣精細加工與應用;碳酸鈣粉體在膠黏劑、塑料領域的應用;石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等鈣質礦山的綜合開發利用;大理石礦山及尾礦的綜合開發利用;含鈣工業固廢的綜合開發利用(如磷石膏、電石渣、廢石粉、除塵灰、高鈣灰等);參觀廣西科學院碳酸鈣實驗室及中試生產基地。
目前,國內外大型造紙碳酸鈣生產企業多採用濕法研磨製備重質碳酸鈣,並通過管道直接將碳酸鈣漿料泵送至造紙廠使用,而碳酸鈣漿料的質量對造紙過程和紙張的性能是至關重要的。
今天,粉體技術網就與大家分享一下世界巨頭英格瓷Imerys濕法研磨碳酸鈣生產工藝及質量控制要點,以期對大家生產工藝優化有所幫助。
1、英格瓷濕法研磨碳酸鈣生產工藝
英格瓷(中國)蕪湖工廠主要生產設備由濕磨研磨機、立式振動篩和產品粒度分級機等組成,整個生產流程的控制採用美國Allen biadely公司的PLC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
工廠有三條生產流程,每條生產流程採用不同數目的研磨機組合,生產各種不同規格的碳酸鈣,以滿足我國造紙業提供所需的各種產品。
英格瓷(中國)蕪湖工廠濕法研磨碳酸鈣生產工藝
2、產品質量控制要點
(1)325目乾粉分散及自動控制
乾粉分散是生產濕法研磨碳酸鈣的第一個過程,也是對產品質量起重要作用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對產品的固含量穩定尤其重要,因為乾粉被分散後的固含量對產品的粒徑分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被分散的碳酸鈣的固含量不穩定,在碳酸鈣的研磨過程中,會造成產品粒徑分布的波動,影響產品的質量。
在碳酸鈣乾粉的分散過程中,分散劑的質量和添加量的穩定很重要,這對產品保持粒度的穩定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產品放置一段時間以後的黏度。
英格瓷(中國)蕪湖工廠在分散碳酸鈣乾粉時選用國外進口的高品質的和適合公司生產流程和設備的分散列。
在分散時,水通過流量計和碳酸鈣乾粉經過螺旋進料器進入分散槽,採用進口的高精度的質量流量計嚴格控制分散後的碳酸鈣漿液的固含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根據質量流量計的數據自動反饋到水的流量計和螺旋進料器的速度控制器,進行自動調整,使碳酸鈣漿液的固含量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
同樣的,分散劑的添加量也採用自動流量控制和調節,為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打好基礎。
(2)研磨機及介耗的控制
研磨機是生產濕法研磨碳酸鈣的關鍵設備,該設備是Imerys公司的專利產品,通過研磨機的攪拌使碳酸鈣粒子與研磨介質產生摩擦而達到將碳酸鈣磨細的目的。該研磨機的特點是對研磨介質的磨損小,生產產品的固含量高,小於2μm>95%的產品固含量可達76%。
為使產品保持穩定性、必須嚴格控制產品的流量、攪拌功率和黏度等,由於在研磨的過程中產品的溫度很高,水被蒸發使固含量逐漸提高和碳酸鈣顆粒的變細,所以碳酸鈣漿料在研磨的過程中黏度會略有升高,影響研磨機內碳酸鈣漿料和研磨介質的攪拌效果。因此在研磨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分散劑的使用量和穩定的流量,以保持漿狀碳酸鈣在研磨機內有良好的流動性和產品黏度的穩定性。
公司選用不同顆粒大小的研磨介質按不同的比例進行組合,以適合不同規格產品的生產。由於在生產的開始階段,對分散後的碳酸鈣漿料固含量的嚴格控制。所以在研磨過程中,公司主要控制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流量和研磨機的功率,根據研磨機功率的變化掌握在研磨機內介質的量和介質的損耗率,及時補充由於研磨而磨損的研磨介質或全部更換研磨介質。
(3)振動篩和粒度分級機的控制
碳酸鈣漿料經過研磨機研磨後,可以使碳酸鈣的粒度達到所需的要求,但由於合格的碳酸鈣漿料是通過溢流離開研磨機的,所以在流出研磨機的產品中混有較粗的顆粒,而大顆粒對造紙過程和產品質量是不利的。作為填料,大顆粒會增加填料的磨耗值,容易對造紙成型網產生磨損,影響使用壽命。作為塗布顏料,大顆粒除了對刮刀等塗布裝置產生影響外,也對成紙的產品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公司採用碳酸鈣漿料通過振動篩和產品粒度分級機以除去對造紙有害的大顆粒和保持產品良好和穩定的粒度分布。
該生產過程是公司生產流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過程,產品的流量、產品的固含量和黏度以及電力等的變化都對該生產過程產生影響,所以良好的控制系統是保持該生產設備工作穩定的保證。
(4)碳酸鈣質量的控側
英格瓷(中國)蕪湖工廠在生產碳酸鈣的過程中,在對產品質量的控制方面嚴格參照公司的國際標準,從生產原料(大理石)到產品的出廠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到客戶現場的產品保持質量的穩定。
公司在產品的質量控制方面,除了如上所介紹的選用高精度的流量計和PLC控制系統外,還有一套完整嚴密的質量管理系統,在生產過程中,用國外先進的檢測儀器每隔一定的時間檢測每一個檢測點的數據,進行生產的過程質量控制,確保每一個檢測點的數據在控制範圍。
3、思考與展望
目前,我國碳酸鈣行業與國外相比在生產技術上的差距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裝備水平不高,環保設施不完善;
二是產品質量穩定性差;
三是生產工藝自動控制與在線檢測技術落後;
四是產品的應用研究不夠重視,產品品種規格少。
近年來,在國家環保、安監、綠色礦山等政策高壓下,大量的小作坊式企業被關停,倒逼碳酸鈣行業加速整合。為此,碳酸鈣企業之間應加強技術交流,唯有牢牢掌握關鍵技術和人才,充分利用資源和資金優勢,方能實現創新發展,在激烈而又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