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銷量超1300萬冊:愛不釋手的漫畫書背後,我學到了太多

2019-09-02     笑樂媽育兒

笑樂媽媽

1

人總會隨著角色的變化發生些許改變,以前讀書時,父母總提倡「多學習,少讀無用的課外書,耽誤時間,影響學習」,在這樣一種錯誤理念下完成了應試教育。

大學時利用閒暇時間讀了很多課外書,如同過眼雲煙,消失在腦海之外,只覺自己了解的太少。

工作後,為了讓自己業餘時間更充實便開始接觸寫作,下筆無神、無素材、無思路,才後悔自己讀書太少,積累太少,因為輸入與輸出是相輔相成的。

孩子還未出生時,便想要接觸觸育兒領域,希望和孩子一起成長,閱讀更多的書籍,通過書籍理論的滲透讓她明白更多的道理、見識更廣闊的的世界,而不是我天天追在她屁股後面毫無成效的講道理。

即便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但至少下筆不愁。

然而,我自始至終對漫畫書有著一種偏見,認為這樣類型的書「毫無意義」,直到遇見《神探狗狗》,終於改觀了我對漫畫書的錯誤認知。

為人母的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太多,這套書不僅適合小孩閱讀,也適合大人閱讀,捧腹大笑的背後是腦洞大開的想像力塑造、積極正能量的學習。

漫畫書

2

兒童書籍的閱讀和成人書籍閱讀類似,需要我們提前了解寫作者背景、書籍框架、場景展示等方可體會寫作者的真正意圖。

《神探狗狗》一書由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漫畫家和插畫家戴夫·皮爾奇編繪,孩童時期的戴夫·皮爾奇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經常會被老師罰出課堂,走廊上的戴夫·皮爾奇創作出了妙趣橫生的漫畫。

英語課堂上老師發現戴夫·皮爾奇創作漫畫,給予了他正向積極的鼓勵,慶幸的是他的創造力並未被他人隨意扼殺。

戴夫·皮爾奇天馬星空、充滿創意的想像力背後,創造出了驚人的奇蹟,《神探狗狗》連續95年霸占紐約時報排行榜、迄今為止累計銷量已超1300萬冊、成為將《哈利波特》擠出前三的現象級童書。

現實中的我們太習慣帶著自身的偏見去扼殺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經常以「不要胡說了、別說這些讓人家笑話...」這樣的話語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知識增多,想像的邏輯性、具體性和全面性,水平會有明顯的提升。但同時,由於人越長大越習慣以一種固定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因此,對同一事物想像的種類和創造性水平,有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殊不知,我們在用自己的低創造力、想像力責怪、扼殺孩子創意的發揮。

牛逼的作者背後帶來著怎樣的故事,作為家長的我從中受益太多。

3

天馬行空,培養想像力

《神探狗狗》故事中的主人公神探狗狗是警察奈特與警犬格雷格的結合體,這一切讓始作俑者反派貓彼蒂事與願違。

反派貓彼蒂一直想要統治世界,無數次進入監獄也會想辦法逃離,進行各種破壞,為了消滅掉阻擋自己計劃的警察與警犬,炸彈之後,警犬格雷格身體死亡、警察奈特腦袋死亡,護士姐姐奇思妙想後將兩者完美結合(警犬格雷格身體是缺陷、警察奈特腦袋是缺陷)。

壞蛋剋星神探狗狗的誕生,造就了太多的神奇,以及無限的可能。在身邊人的幫助下他努力守護者小鎮的和平,即便會出現很多差錯。

當閱讀到每一個故事情節,大人會捧腹大笑、小孩會無限回味,可反思我們自己,如若孩子提出類似想法,作為家長的我們會迅速「糾正」:人和狗怎麼可能結合在一起、這個想法不對哦...

我們以為及時的指正可以引導孩子不要「胡思亂想」,以為中規中矩便是極好的,殊不知錯誤的其實是我們。

孩童時期的創造力、想像力會隨著年齡不斷遞減,如若一味錯誤制止,孩子也會和我們一樣,想像力、創造力越來越低。

美國權威諮詢機構調查結果表明孩子一歲時,想像力、創造力高達96%,這種情況在7歲上以後發生逆轉,到10歲時,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只剩下4%。

女兒有段時期總會想像自己是漂亮的南希,喜歡用紗巾、衣服、化妝品打扮自己,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一開始我很反感,認為她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看完這本書我不再這樣想。

我開始學會接受她讓我認為「不可思議」的各種行為,甚至會鼓勵、引導她,讓她闡述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想,被她弄亂的家待她玩耍結束之後,教會她和我一起收拾。

抓住孩童成長黃金時期,別用我們低創造力、想像力去扼殺孩子天馬行空的創意,學會傾聽、鼓勵、引導,他們的每一次創造都值得我們珍視。

寓教於樂,愛上閱讀

作為家長的我們總是頭疼孩子成長中各種「不正確」的言語,喋喋不休的理論似乎沒有任何成效,相比於理論的講解,我更喜歡寓教於樂。

好的圖畫書在孩童閱讀啟蒙時,總能通過其中的故事情節、圖畫細節幫助孩子豐富想像、將道理貫穿其中。

正如作家松居直所說:圖畫書是一座橋樑,能夠促進親子關係、加強心靈溝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的助力。看圖畫書就像用放大鏡來看日常的東西一般。

《神探狗狗》這套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反派貓彼蒂很好奇為什麼神探狗狗這麼聰明?他拿出測量表發現神探狗狗每分每秒都在變得更加聰明,經過原因查找,原來是讀書的作用。

於是,他想辦法消除了世界上所有書籍上的文字,不讀書的大家變得越來越笨,反派貓彼蒂變成了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然而,他並不開心,沒有了對比,沒有成長,自己再怎麼聰明也毫無意義。

我們、我們的孩子,也會出現不想讀書、不想做功課的時刻,讀完這個故事,孩子和大人都會反思自己,不讀書真的就會很輕鬆、很快樂嗎?

仔細想想,讀書十幾載,不同的階段我也曾抗拒過,害怕考試、害怕上學,那時,我常常在想,人為什麼一定要讀書,熬夜苦讀並不意味前途大好,也甚至想過逃離,即便父母告訴我讀書與不讀書的現狀,可我依舊執拗,後來看到父母的含辛茹苦,便堅持了下來,隨著廣闊世界裡見識到更多的同學,才發覺自己的無知。

孩子,想要進步就需要保持終身成長,學習、讀書時這個世界上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成長方式之一。

通過閱讀增加知識的同時,貫穿教育理念、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與此同時對孩子入校學習大有裨益,真的是一舉多得。

積極向善,正面引導

作者在進行神探狗狗故事、繪畫描述時,未刻意美化人物,樸拙的畫筆符合孩子的基調、故事的繪製並未使得神探狗狗無所不能,而是符合現實生活。

神探狗狗雖然「無所不能」,但依然具備很多缺點:開小差、愛舔警長、犯錯時會藏起來...很多時候任務的完成也需要他人的協助,可見人人都有優缺點,我們需要正視缺點、發會長處,學會合作。

反派貓彼蒂雖然壞,但在小彼蒂貓到來,一次次任務中幫他糾正之後,「改過自新」。

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父母與孩子最好的關係是共同成長。

我曾以為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大的榜樣,直到孩子出生後,在此基礎上我多了另外一個感悟:孩子也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每次回老家時,教育習慣的不同有時會讓我和父母產生爭執,常常責備父母,這時一旁的她會說,「媽媽,別和外婆吵架,你應該耐心和她講,吵架解決不了問題的」。

曾經,我教育優優要學會溝通,學會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而不是一味的發脾氣,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本身,如今她學以致用,那一刻我很欣慰。成長路上,孩子她也教會我很多。

作為父母的我們對孩子不是要求,而是正向的引導與共同的進步,孩子從我們身上看到以身作則,我們從孩子身上學到是積極正向的能量。

《神探狗狗》這本書的精彩之處遠不及如此,每本書的中間設置「翻翻樂」環節,聲音與動作的配合,增加閱讀的趣味性;故事結尾增加如何畫,即便孩子沒有繪畫基礎,也可以通過一步步的學習學會關鍵人物如何繪畫,提升動手能力。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家長不過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與階段性的陪伴者。

最好的親子關係不過是一起成長。

作者簡介:

關露,企業HR,繪本媽媽,曾出版電子書《真正愛自己的姑娘,最後都活成女王》,女兒出生後希望與孩子一起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1Wr92wBJleJMoPMR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