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0年已經來了,元旦一過,身邊人好像越來越熱鬧了起來。有著急搶票回家過年的,也有害怕回家被父母催婚逼婚的,更有結了婚的男女為回誰家過年而發生爭吵的。臨近年末,你會發現周圍熱鬧的氣氛,莫名的讓你懷舊、戀家。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歌詞應該是唱出了很多外出務工人員的心聲。辛辛苦苦一年了,就等著回家把年過。有家回的人是幸福的,但是還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是有家,但是那個家卻讓他們發怵而不敢回。
那個家帶給他們的不是溫暖,而是一想起就有一絲的涼意湧上心頭,心情極為複雜,想起家來帶給自己的竟然是無名的傷痛感襲身,沒有愛,只有無奈、疼痛、往日的痛苦和不解,更有親人對你的綁架和勒索。
「你今年有打算回家過年嗎?」
招娣是在工廠里收到這條信息的,看到「回家過年」這幾個字,她的眼睛裡忽閃過一些悲涼和陌生感。「回家過年」,招娣好像已經忘記那個小村子了,更不記得那個村子裡還有自己的家。那麼多年了,她習慣了自己給自己溫暖,突然提起「家」這個詞,招娣覺得很不適應。
給她發信息的是她老公——大林。大林是個好男人,雖然掙不了幾個錢,但也是盡心盡力讓招娣過上好日子。招娣對他從沒有一絲的怨恨,但是大林覺得招娣對自己有所隱瞞,她很少跟他說起她的家人。還記得剛認識的時候,大林挑了一下招娣的下巴:「我還以為你是孤兒呢。」當時招娣只說了一句話,「我寧願自己真的是孤兒」。
那句話讓大林意識到,「原生家庭」這四個字對於招娣而言是一種無法撫慰的傷痛,他沒敢再問。後來他們結婚的時候也很簡單,因為大林家條件不是很好,招娣就說了一句話:「我什麼都不要,彩禮也不要,你人對我好就行。」
大林被招娣給感動了,當即就暗暗在心裡發誓:我娶了這麼好的姑娘,一定會好好善待於她。
02
大林有一件事情不明:他知道「原生家庭」對招娣而言是一種莫大的傷痛,但是他沒想到這傷痛竟然過了有近十年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消退。
自打結婚後,別人家夫妻臨近過年會為回誰家過年而爭吵,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因為此煩惱過。每次過年,大林問回誰家,招娣都是那句話:「回你家,陪你父母。」
時間長了,大林覺得很為之羞愧,他感覺自己虧待了招娣。這麼多年了,她都不曾回一趟家,難不成真的不想嗎?再說了他也沒有見過他的岳父母,倒是對招娣的父母有些好奇,招娣的父母到底是怎樣的人,會讓那麼好的招娣狠心到如此地步?想必招娣身上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傷痛。
招娣不想回家過年,她不是有意跟大林瞞著自己的原生家庭,而是實在不想提及。不提了,還會有些風輕雲淡,一旦提了,在腦海中閃過這幾個詞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戳心窩子的傷痛感。這麼多年,她雖然沒有回家過年,但還是知道父母的大概情況,該打的錢一分都沒有少。她都習慣了,哪裡有什麼親情,不過是一群只會指責從不懂感激之人。
招娣,人如其名,她從小就不受父母待見,就因為她是女孩子,她就活該受到家人的冷眼旁觀。
她不敢回想那個小村子,那個村子對於她而言是藏在內心深處的一種傷痛,會帶給她很多痛苦的回憶。不是每個人想起家來都會溫暖,對於那些從來沒有被愛過的孩子來說,他們想起來只會有更多的無奈和不解,還有一絲的憤恨。
招娣有很多親人,她有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有弟弟,但是自打記事開始,她在那個家好像就是多餘的。有親人跟沒有親人一樣,因為沒人愛你,更沒人疼你。
可能你會問,她是怎麼長大的?受大的唄。
從小到大也是有吃有穿,但是吃的穿的都是別人剩下的。好吃永遠都是弟弟的,這也沒什麼,但是她沒有買過什麼新衣服,衣服穿的都是表姐穿過退下來的不合身的。招娣記得一件很小的事,有一次過年她哭著跟媽媽要新衣服穿,但是被她媽媽給踢了一腳:「要什麼新衣服,就你事多。」可是招娣明明看見她媽媽給弟弟買了,招娣恨,「我什麼都沒有,我就是多餘的」。
招娣從懂事起就開始干各種活,不管是農活還是家務活,什麼都干。但是出力不討好,你很努力的幹活兒,家人的眼睛裡還是沒有你的影子。
招娣還記得,每次開學她父母都會苦口婆心地勸她弟弟去讀書,甚至還會買貴的衣服哄著去。而她呢,是跪著哭著求父母讓她去讀書,但是父母都是冷冷的說「女孩子讀什麼書,浪費」。後來倒是也去讀了,但都是開學好幾天才進去報名讀。
初中讀完,父母就不讓她讀書了,雖然她成績很好但還是不讓讀了。
「我們供你讀完初中就不錯了,女孩子認個字就行。」
招娣心裡恨,以前她覺得是自己不夠好父母才不疼她,可是後來她知道了跟她好不好無關,不管她怎麼做,父母就是不喜歡她,就這麼簡單。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愛孩子,即便是他們把你生了下來,可還是覺得你是個累贅。
招娣小小年紀就出來打工了,她賺的不多但是也自給自足,每次都要把賺的錢交給家裡。招娣後來學聰明了,學會了說假話,每次交錢都會給自己留一部分。每次到了快過年的時候,她都會找藉口不回家,「我不回了,過年的時候掙得多」,她說不回,也從沒有人讓她回過,好像那個家早已經跟她沒了什麼關係。
出來打工後,招娣也回過家,但是每次回家父母都是習慣性拿她跟別人家女兒比,「看看人家,人家閨女一個月掙多少,你掙多少,我白養你了」,諸如此類的話襲來,招娣只覺得脊梁骨發涼,多少年了依然如此,沒有感激之有無休止的挑剔和不滿,好像她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就因為她是這個家的女兒。
還有一次回來,是父母讓招娣相親,他們才不管招娣喜不喜歡,也不管對方胖瘦高矮,只要能出得起彩禮錢就索性定了這門親事。招娣不想讓自己後半輩子的幸福都毀在父母手裡,所以她偷拿了家裡戶口本,悄悄去派出所又列印了一本,然後逃走了。
那是招娣最後一次回家,從那之後她就再也沒回去過。不想回,她記得父母的銀行卡號,每個月會寄些錢回去,但是從不打電話也不會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父母跟弟弟。對於她而言,能逃離家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招娣說過一句話:「如果原生家庭過得好,誰會義無反顧逃離?誰不想有個溫暖的家,可還不是被逼的。每一次不想回家過年,都是逃離。」
03
沒什麼學歷,打工這些年她是吃盡了苦頭,她不曾停歇過,一直都是自己撫慰心中的傷痛。每年過年,周圍是熱熱鬧鬧的場景,唯獨她內心是無比的荒涼。招娣不快樂,可是離開那個家對於她而言,多多少少快樂了些。
她從遠方親戚的口中得知,父母罵她是「白眼狼」,就是個不孝子,但是她沒什麼好回懟得,隨他們罵吧,罵來罵去都是那幾句,她習慣了,好像已經不會疼了。
招娣後來遇到了大林,第一眼見到大林,她就感覺到了一種溫暖感襲身。跟著大林回他家,人家父母的熱情更是讓招娣眼眶含淚。招娣對自己說就是他了,反正戶口本原件自己手裡也有,索性婚事就自己做主了。與其被父母用高額彩禮「賣」出去,倒不如找一個她所喜歡的人。
大林對她不錯,人很樸實,是個善良有責任心的好男人。公婆也是,打心眼裡喜歡招娣,很關心她,還會想著給她買新衣服給她過生日。招娣好幾次都感動得流淚,她在心裡對自己說:「我的原生家庭沒有過溫暖,可是我的婆家給了我溫暖,知足了。」
但是結婚十多年,招娣是遠嫁,她從來沒有回娘家過一個年。好幾次大林主動提出陪她回去過年,都被招娣給回絕了。
招娣的老家是在北方,而大林家是在南方,路途上有些遙遠,再加上地方偏僻,得倒幾次車,要折騰一天一夜才能到家,即便是坐飛機也得倒騰一天。下了飛機還得坐幾個小時的大巴,還得轉公交,各種麻煩。
大林後來又問招娣:「都2020了,還不打算回去嗎?」
招娣的眼睛裡都是悲傷:「我不知道怎麼回去,我知道一旦回去肯定又是一頓臭罵。我已經走了那麼多年,結婚了有孩子了他們都不知道,我什麼都自己做主了,回家他們會怎麼說我呢。他們會把我當另類,然後指著我的鼻子罵。我現在生活的很好很滿足,不想被他們破壞了我的生活,擾了清凈。我只想好好的過個年,還跟之前一樣,我會打錢回去,但不想跟他們發生什麼聯繫。」
大林不會指責招娣,因為他知道不是所有的原生家庭都能和解,你要是和解了,他們會跟你和解嗎?說起來是親人,但是親人做久了,仇怨累積多了,也就成了仇人。
他會尊重招娣的想法,也會護著招娣,既然沒有人好好愛她,就讓我來好好愛。
04
記得不久前在網上看過的一篇文《如果原生家庭過得好,誰會義無反顧逃離?每一場遠嫁,都是逃離》,說的就是招娣這種不受原生家庭待見的女孩。招娣不是沒有良心,她要是沒有良心她不會這麼多年都給父母打錢,只是彼此之間的怨恨積累的多了,就沒那麼好化解了。
招娣說:「這輩子對我來說,最正確的決定就是遠嫁,就是義無反顧的嫁給了大林。原生家庭虧欠你的,婆家都給了。」
從小沒有被善待過的孩子,你只要給了她一絲溫暖她就會特別滿足,因為沒有嘗過生活的甜,稍微給一點她就會感激涕零。
「有一種親情,你寧願斷絕關係」,對於招娣而言她沒可能斷絕關係,真要是斷絕了自己的良心會不安,她會過好自己的生活,然後還是會用錢來解決。她太了解自己的父母了,沒有關心,只有錢的索取,反正這麼多年給的錢也有十多萬了,她給的夠多了。她逃離了很久,再回去都是指責,索性就逃離一輩子吧。
她也不知道自己以後會不會回去,但是眼下只想安寧過日子。
東野圭吾說過:「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只能儘量打好它。」
這篇文寫給所有在原生家庭中受過傷的孩子:
別恨,選擇放下跟自己和解。你沒有必要跟原生家庭和解,但是你一定不要讓自己過的痛苦。不管怎樣,請你有勇氣過好自己的生活,無愧於自身。
今日話題:你的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是愛還是傷痛?歡迎留言。
- END -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0ROaG8BMH2_cNUgOS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