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8日,「精神的力量·初心在身邊」 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瑞安,該活動是中央網信辦重大主題宣傳活動之一。採訪團一行先後來到馬嶼、曹村、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等地,參觀馬嶼為農服務中心、梅嶼蔬菜專業合作社、天井垟糧食生產功能區、艾米現代農業產業園、玉海樓、利濟醫學堂等,通過蹲點採訪與集中採訪,開展專題報道,展示「中國精神」在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中的作用和貢獻。
從「三位一體」的探索,到美麗鄉村建設帶動鄉村旅遊的浪潮,再到文化、旅遊、體育巧妙結合的「三位」一體,瑞安的發展嬗變背後是鄉村振興這場溫柔東風的有力助推。瑞安的鄉村振興猶如一本書,常讀常新,耐人尋味。
「三位一體」
編織田野新希望
盛夏時節,馬嶼鎮為農服務中心裡一片繁忙,有人選購郵樂農品館裡的農產品,有人購買農藥化肥,有人諮詢農信擔保事宜。這番場景得益於我市農業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改革。
瑞安這場改革源自13年前的一場試驗。2006年1月,省委提出建立集農民專業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為一體的新型農村合作體系。兩個月後,我市貫徹落實省委部署,在全國率先建立瑞安農村合作協會,開啟了「三位一體」改革之路。
專業合作社是「三位一體」農村新型合作體系中最基礎的單位,通過合作社這座橋樑,個體農戶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繩。在這條改革之路上,梅嶼蔬菜合作社走在了前頭。
「眼下,當季產品如蒲瓜、苦瓜等正在熱銷。」瑞安梅嶼蔬菜合作社秘書長雷大鋒最近忙個不停。他介紹,梅嶼蔬菜合作社現有社員762戶,涉及馬嶼、陶山、湖嶺、仙降等4個鎮(街),基地輻射面積7000多畝,帶動農戶4500餘戶,為社員提供生產資料供應、產品技術服務、產品統一銷售等服務。
「2007年,我們建立工廠化育苗中心,統一聯合育苗,使種子發芽率提高10%,成苗率提高15%,令每株育苗成本降低0.2元,每畝可降低生產成本400元。」雷大鋒自豪地說,目前,合作社內基本實現農業大棚全覆蓋,為農戶種植保收提供了保障。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讓「吆喝聲」傳出深巷?梅嶼蔬菜合作社幫農民解決了這個後顧之憂。
2012年,由瑞安市供銷聯社牽頭,馬嶼供銷社參股,聯合梅嶼蔬菜專業合作社核心社員組建了「瑞安市友聯果蔬專業合作社」,目前已形成「合作社+農戶+基地」和「農企對接」「農市對接」「農超對接」等銷售渠道。去年11月,梅嶼蔬菜合作社生產的毛芋、番茄等近1萬公斤蔬菜登上「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如小圖);去年年初,合作社還成功進軍中國香港市場……
另外,梅嶼蔬菜合作社打通農業資金渠道,寫就了「三位一體」體系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2011年,梅嶼蔬菜合作社聯合其它2家合作社,組建瑞安市馬嶼鎮匯民農村資金互助社,建立「互助資金+互助社+農戶」的運行新模式。該互助社是全省規模最大的農村資金互助社,自營業以來,已累計發放貸款4億多元。
據統計,瑞安通過「三位一體」建設,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現價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從2006年的106373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242711萬元,農民的收入有了較快提高,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從9439元增長到30455元。
農旅振興
奔向鄉村新風景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選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踏著自行車在曹村的田間綠道悠然騎行,置身天地之間,仿佛人在畫中游。如今的曹村,已然成為一幅青綠其外、人文其里的寫意田園山水畫。
從澇區向糧區再向景區,曹村實現了「三級跳」,其間密鑰,正是「因地制宜」的鄉村振興戰略。
幾十年前,天井垟曾是易患水災的澇區。為提升防洪能力,2016年,曹村鎮打好水利河道綜合治理、五水共治等組合拳,顯著提升抗旱防洪減災能力,成功實現澇區向糧區的轉變。借著「四村一線」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曹村鎮去年實施了天井垟河道景觀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引水為池,栽種蓮花,在100餘畝蓮池中建成九曲橋、涼亭、棧道等,打造集農事體驗、鄉村民宿、休閒旅遊等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同時,利用蓮子、天井垟大米等特色農產品,加快一二三產融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一時間,曹村鎮躍升景區,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曹村鎮注重提升「顏值」之餘,深挖當地文化基因,打造「一村一品」的多元格局。
「以前在村裡幾乎沒有娛樂方式,如今,三天兩頭往文化禮堂跑,去了那裡,不愁沒有活動!」東嶴村村民李愛雪笑著說。李愛雪是東嶴文化禮堂的「常客」,自從新建了文化禮堂,她和許多村民茶餘飯後都愛去那裡。
近段時間,曹村還來了一批又一批學生遊客。穿著漢服學國學,換上武術服耍套南拳,民俗館裡製作無骨花燈……這是曹村為中小學生量身定製的研學旅遊內容。在曹村這個「大教室」里,孩子們可以貼近自然,探究科學,浸潤人文。
去年,曹村鎮下轄的所有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瑞安市中青國際旅遊有限公司簽訂村企合作旅遊開發項目協議,雙方聯合成立「瑞安市鄉悅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和管理以天井垟為核心的研學旅遊項目,通過共同開發、拓展旅遊研學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解決就業,實現農民增收。
「鄉悅文旅」公司董事長謝公富詳細介紹了研學項目的課堂體驗。他舉了個例子,農業科普館介紹了瑞安市的自然氣候、常見作物物種以及展示相關模型等輔助科技。同學們通過老師講解、VR體驗等,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闡述觀點,完成作業。
最近,曹村的農民愈發新潮,坐進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即可完成整個巡田工作。「這要歸功於農田大腦系統,即便是不懂農業的人,也能種田。」市曹村艾米田園綜合體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劍說。
去年,瑞安市委市政府招商引入艾米集團全力打造的項目——曹村艾米田園綜合體。該項目以天井垟萬畝良田為載體,以生態水稻種植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科技(AI)為手段,結合大數據、雲計算、5G應用等現代科技,全力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用科技為農業賦能,以產業為鄉村振興做貢獻。
曹村鎮東嶴村種糧大戶陳紹吉是參與曹村艾米田園綜合體項目的農戶之一。「艾米堅持零化學農藥、零化學肥料、零除草劑的全程生態標準種植,按照這個模式種植的生態水稻,畝產收益預期比傳統模式翻倍。」陳紹吉說。
曹村鎮的鄉村振興之路是全市開展鄉村振興的縮影。今年,瑞安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黃金帶建設,提升建設1條鄉村振興示範帶暨田園綜合體,高標準建成4條示範帶,開工建設4條示範帶和3個田園綜合體,推進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重點項目建設。
「三位」一體
繪就發展新藍圖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喔……」一首《成都》火了玉林路。如今,不用羨慕成都人,瑞安人也有了自己特色的公園路,這條450米的歷史文化街區已成為市民必逛的網紅「打卡地」。家住鑫業大廈的林先生在晚飯後總愛帶著女兒去公園路逛逛。他說,這條街雖然不長,但內容挺豐富,可以讓女兒了解瑞安的歷史和文化。
據了解,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是瑞安市政府著力打造的特色街區,是瑞安城市文脈、歷史記憶、文保單位等文化聚集地,也是城市商業中心、人流集散中心。長約450米的街上,坐落2處國保單位——玉海樓、利濟醫學堂,1處省保單位——心蘭書社,還有林慶雲宅、陳葆善宅等10餘處文物點和歷史建築以及葉茂錢收藏館。目前,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已完成一期和二期建設,其大沙堤、小沙巷、道院前街正在進行立面整治。
去年,虞紅梅在公園路上經營起一家旗袍店,店的面積不大,約四五十平方米,但前來的旗袍愛好者著實不少。「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公園路的環境十分相宜。」虞紅梅說。「未來,這裡還將引進特色書店、傳統工藝店、特色餐廳、特色手信等,讓市民更好地品味本土文化。」市名城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鄉村振興的「星星之火」綿延進了城市,公園路的建設為我市鄉村振興發展打開新思路——文旅體結合的「三位」一體。今年,瑞安已成功舉辦曹村花燈文化旅遊節、高樓楊梅節、林川工藝禮品文化節、芳莊山地運動文化節、北麂黃魚文化旅遊節等文旅體融合特色品牌活動。
在瑞安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看來,城鄉一體化發展,不是「一樣化」發展,小城鎮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更高效地帶動鄉村同頻共振。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格局下,城鎮建設應更多考慮將鄉村文化融入其中,改變過去城市向農村的單向文化傳播模式,擴大鄉村文化的輻射範圍。
今年,瑞安將把文旅體深度融入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以文旅體事業全域推進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全民健身戰略為工作引領,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增加優質產品供給,擴大實施文廣旅體惠民工程,樹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理念。同時,謀劃和包裝高樓鎮寨寮湖體旅康養小鎮項目、湖嶺天然溫泉度假區、道境·松垟坡地村鎮項目等一批重大文旅體項目;圍繞文化惠民「1530」工程、構建城市「15分鐘文化圈」,農村「30分鐘文化圈」,推進城市書房、文化驛站以及綜合文化站建設;推出山水文化游、田園詩意游、古街研學游、趣味康養游等多條精品線路,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文化、旅遊、體育的交融。(記者 張洵煜/文 記者 孫凜 實習生 孫陽陽/ 圖 )
來源:瑞安新聞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點擊進入
助推瑞安鄉村振興發展,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uZsDmwBmyVoG_1Zx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