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參投!浙江衝出一家半導體材料IPO,開盤漲逾182%

2023-09-08     芯東西

原標題:大基金參投!浙江衝出一家半導體材料IPO,開盤漲逾182%

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 luna

編輯 | Panken

芯東西9月8日報道,今日,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巨芯」)成功登陸科創板。

中巨芯發行價為5.18元/股,是科創板今年以來的最低價新股,據悉該股是科創板今年以來的最低價新股,也是滬深兩市今年以來的第二低價新股。中巨芯今日開盤股價上漲193%至15.18元/股截至今天收盤,其股價為14.61元/股,漲幅回落至182.05%,全天成交量1.97億股,成交額26.78億元。

中巨芯成立於2017年12月,總部位於浙江省衢州市。該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顯示面板等半導體行業所需的電子化學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數據,中巨芯2019年、2020年、2021年在電子濕化學品國內市占率分別為2.23%、3.68%、5.97%,其中電子級硝酸、電子級氫氟酸市占率達到66.39%、19.78%。

中巨芯還是國內少數能夠為12英寸28nm製程穩定批量供應電子級硫酸的企業國內首家量產並供應1x納米製程所需電子級氫氟酸的企業。此外,中巨芯還擁有全球一流的高純電子氣體工廠,也是國內首家同時具備高純氯氣、高純氯化氫、高純氟化氫等蝕刻清洗用電子氣體產業化能力的企業

中巨芯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長童繼紅,中巨芯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巨化股份和投資基金為中巨芯並列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均為35.20%。

儘管中巨芯在過去幾年營收快速增長,2022年營收近8億元,但近兩年每年虧損超600萬元。招股書中解釋公司尚未盈利的具體原因為:部分產品尚處於客戶認證階段,新產線投產尚未實現規模效應;研發投入不斷增大;股份支付金額較大。

本次IPO,中巨芯擬募資15億元,投入中巨芯潛江年產19.6萬噸超純電子化學品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中巨芯擬募集資金用途(單位:萬元)

一、三年累虧近1407萬元,扭虧為盈未見曙光

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巨芯的資產總額分別為13.91億元、17.40億元、21.97億元;營收分別為4.00億元、5.66億元、7.9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1.30%;凈利潤分別為7.83萬元、-682.16萬元、-732.24萬元,三年累虧1406.57萬元,尚未實現盈利。

2020年~2022年中巨芯營收、凈利潤、研發費用變化(芯東西制表)

報告期內,中巨芯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919.41萬元、4017.40萬、5964.69萬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30%、7.10%、7.47%,年復合增長率為42.94%。中巨芯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為1.29億萬元,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7.31%。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已獲得58項國家專利授權,其中發明47項實用新型11項。該公司技術研發人員84人,其中中高級工程師38名。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巨芯員工數為547人,其中研發人員占比為15.36%,共84人;承擔了5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擁有發明專利47項,其中應用於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29項。

在電子濕化學品領域,國外同行業企業主要包括巴斯夫、默克、霍尼韋爾,國內同行業企業主要包括湖北興福、晶瑞電材、格林達;在電子特種氣體及前驅體材料領域,國外同行業企業主要包括空氣化工、林德集團、液化空氣,國內同行業企業主要包括派瑞特氣、南大光電、華特氣體。中巨芯是國內少數能夠為12英寸28nm製程穩定批量供應電子級硫酸的企業,也是國內首家量產並供應1x納米製程所需電子級氫氟酸的企業。

根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中國大陸2020年集成電路8英寸及以上的國產化率不足20%,用於該領域的電子濕化學品、電子特種氣體和前驅體材料仍嚴重依賴進口。中巨芯自2017年設立以來專注於集成電路製造用電子化學材料,該公司2020年集成電路工藝用電子濕化學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為3.68%,2021年集成電路工藝用電子濕化學品占國內市場占有率為5.97%,其中主要產品電子級氫氟酸、電子級硫酸和電子級硝酸占國內市場份額分別為19.78%、4.41%和66.39%。

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巨芯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8.74%、22.19%和21.66%,如剔除新收入準則將運輸費用計入營業成本的影響,中巨芯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4.93%、29.11%和28.99%,總體呈增加的趨勢。

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採購價格上升,以及低毛利率產品電子級硫酸的收入占比提升的影響,2020-2022年中巨芯電子濕化學品毛利率分別為23.45%、20.10%和19.03%,相比行業平均水平的31.43%、30.61%、30.89%,也有一定差距。中巨芯對此解釋,由於集成電路工藝用的電子濕化學品和電子特種氣體主要產品量產或投產時間較晚,部分產品仍處於客戶認證階段。

此外,電子特種氣體項目由於投產較晚、產能利用率較低,毛利率分別為-28.89%、35.48%和32.13%,持續落後於行業平均水平的39.10%、37.50%和39.74%。

中巨芯綜合毛利率與可比上市公司的對比情況

二、產能翻倍,集成電路領域收入占比飆至72%

中巨芯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67億元、5.37億元、7.34億元,呈快速增長趨勢。中巨芯業務涵蓋電子濕化學品電子特種氣體前驅體材料三大業務板塊,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級氫氟酸、電子級硫酸、電子級硝酸等多種前驅體材料。根據資料,中巨芯的電子級氫氟酸、電子級硫酸、電子級硝酸等主要產品均已達到12英寸集成電路製造用級別,產品等級均達到G5級,均為中國集成電路材料創新聯盟五星產品。

中巨芯持續進行產能擴充,產能翻倍。根據招股書,中巨芯的電子級氫氟酸各期的產能分別為3.9萬噸、3.65萬噸和5.45萬噸,同期電子級硫酸的產能為1.00萬噸、3.00萬噸和3.00萬噸。

單位:噸

電子濕化學品是中巨芯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3.37億元、4.47億元和5.9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98%、83.18%、81.36%

其他主營業務收入來自電子特種氣體和前驅體材料。其中,電子特種氣體方面的營業收入為2940.13萬元、9038.44萬元和13654.13萬元,占總營收分別為8.02%、16.82%、18.60%。

2020年~2022年中巨芯各類主營業務營收分布變化(芯東西制表)

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巨芯產品銷售中來自於集成電路領域的收入占產品銷售收入比例分別為58.27%、68.48%、72.05%。目前,中巨芯下游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及光伏等,終端應用場景主要是電子信息產業。中巨芯的電子化學材料主要面向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等產業,以上行業的需求不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因此該公司的產品銷售無明顯的季節性特徵。隨著中巨芯產能逐步提升、客戶不斷拓展,銷售規模逐年擴大,因此同一年度各季度銷售收入整體呈增長趨勢。

在本次IPO擬募投的「中巨芯潛江年產19.6萬噸超純電子化學品項目」中,一部分是中巨芯現有電子濕化學品的技術升級和產能擴產,具體包括8萬噸電子級硫酸、3萬噸電子級氫氟酸、3萬噸電子級硝酸、2.5萬噸電子級氨水,還有一部分是新增產品項目。綜合來看,電子級氫氟酸和電子級硫酸的產能近乎翻倍。

、中芯國際、SK海力士長江存儲華虹集團均為客戶

在產品銷售方面,中巨芯主要通過向下游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等領域的客戶銷售電子濕化學品和電子特種氣體實現營業收入及利潤,已建立了獨立完整的研發、採購、生產、質量檢測和產品銷售體系,擁有成熟的盈利模式。

報告期內,中巨芯向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額占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4.90%、34.65%和35.61%,不存在向單個客戶銷售比例超過該公司當期銷售總額50%或嚴重依賴少數客戶的情況。具體情況如下:

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巨芯向前五大原材料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分別為1.87億元、2.43億元、3.12億元,占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5.22%、72.30%和57.74%,不存在向單個供應商採購比例超過該公司當期採購總額50%或嚴重依賴少數供應商的情況。

從資料中可以看出,中巨芯的供應商較為集中,中巨芯與母公司巨化集團存在大量關聯交易。公司的主要供應商為江西省東沿藥業有限公司、巨化集團、安徽華爾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特奇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巨化集團作為中巨芯一直以來的第二大供應商,中巨芯對其採購比例達到了26.17%、14.51%和18.92%。具體情況如下:

報告期內,中巨芯對外採購的原材料主要為無水氟化氫、硝酸、液體三氧化硫、液氨和鹽酸等。

四、部分產品仍處客戶認證階段,影響營收增長

中巨芯電子特種氣體及前驅體材料也已陸續進入如廈門聯芯、華潤微電子、京東方等主流客戶的試用與供應階段。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中巨芯的前驅體材料(包括BDEAS、TDMAT)仍處於客戶認證階段

據了解,下游集成電路、顯示面板等生產企業對電子濕化學品、電子特種氣體、前驅體材料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和供貨能力十分重視,對供應商的選擇非常慎重,常採用認證採購的模式。中巨芯送樣產品的認證進度或公司現有產品在新客戶端的認證進度不及預期,不僅無法覆蓋新產品的單位成本,而且可能對該公司未來的產品品種豐富及營業收入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中巨芯的商譽帳面也可能受客戶認證不及預期影響。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巨芯商譽帳麵價值為6446.08萬元,為中巨芯收購凱聖氟化學和博瑞電子產生的商譽分別為5710.66萬元和735.42萬元。中巨芯的下遊行業長期處於增長態勢,但短期需求呈現一定的波動性的特徵。

如果後續宏觀經濟環境持續惡化,使得全資子公司凱聖氟化學和博瑞電子的主要產品市場需求下降,亦或上述公司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相關的產能爬坡或新增產品的客戶認證進度不及預期,導致營收規模增長難以負擔固定資產相關折舊攤銷成本,中巨芯則存在商譽發生減值的風險。

收購對中巨芯有限經營業績的影響

五、無控股股東和實控人,與大股東之一關聯較強

2017年12月,中巨芯的前身——中巨芯有限由巨化股份、產業投資基金、遠致富海、盈川基金、盛芯基金、聚源聚芯共同出資設立,設立時註冊資本為11.1億元。2021年,中巨芯有限由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設立為股份有限公司。截至招股書籤署日,中巨芯不存在外資股份,擁有3家全資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1家參股公司。

中巨芯的股權結構圖

單獨持有中巨芯5%以上的股東包括:巨化股份和產業投資基金為中巨芯並列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均為35.20%,第三大股東恆芯企業持股9.74%,遠致富海、盈川基金分別持股9.03%、7.22%。巨化股份和產業投資基金直接或間接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情況如下:

此外,巨川集團、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衢州市柯城區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均為間接持有中巨芯5%以上股份的股東。任一股東均無法控制股東大會的決議或對股東大會決議產生決定性影響。

中巨芯本次發行前的前十名股東情況

據悉,中巨芯主營業務從巨化集團收購而來,其原材料供應也以巨化集團為主。

招股書顯示,中巨芯全資子公司中,凱聖氟化學主要從事電子濕化學品業務;博瑞電子主要從事電子特種氣體及前驅體材料業務。上述兩家公司均為中巨芯於2018年從巨化股份收購而來。此外,雙方還存在大量的資金拆借等關聯交易。為了推動中巨芯的上市,作為中巨芯第一大股東的巨化股份還曾簽訂對賭協議,不過相關協議現在均已徹底終止。

巨化股份曾為推動中巨芯上市,簽署對賭協議

中巨芯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其中巨化股份提名2名董事(董事長童繼紅與董事劉雲華),產業投資基金提名2名董事(副董事長郝一陽與董事張昊玳),恆芯企業提名1名董事(董事陳剛),任一股東均無法決定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的選任。因此,中巨芯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結語:電子化學品需求向好,中巨芯承壓領跑

在國產替代進程提速的背景,僅僅成立6年的中巨芯希望藉助資本市場的東風高速發展。但由於入場時間短、公司規模較小,中巨芯與研發耕耘時間久、規模大、國際化布局更為完善海外同行相比有較大差距,競爭優勢目前尚小。

我國可用於8英寸以上集成電路製造的電子濕化學品、電子特種氣體和前驅體材料嚴重依賴進口,目前我國集成電路8英寸及以上晶圓用電子濕化學品的國產化率合計不足20%。中巨芯已積累諸多知名行業客戶,擁有較高的品牌認可度和市場占有率,隨著後續產品組合銷售的優勢逐步凸顯,其有望在國內半導體材料中占據一席之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e582f201abc642cfa95385799d1a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