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組跳動100億收購美中宜和,搖錢樹or拖油瓶?

2022-08-19     英才雜誌

原標題:位元組跳動100億收購美中宜和,搖錢樹or拖油瓶?

本文作者 | 顧天嬌

近日,位元組跳動完成對私立醫院美中宜和的全資收購。

美中宜和擁有7家婦兒醫院,2家綜合門診中心及5家月子中心,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區域,尤其產科知名度較高,是公司的核心盈利業務。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年度出生人口2020年為1202萬,2021年則降至1062萬,目前新生兒年遞減程度遠超預期,美中宜和能否逆勢增長?

2021年,另一家高端私立醫院和睦家因為連年虧損,已從美股退市,醫院這一需要長期投入才能見到成果的行業,被位元組跳動收購以後又是否會「水土不服」呢?

而且就在今年年初,位元組跳動剛剛解散了戰投部,公司稱「決定加強業務聚焦,減少協同性低的投資,將戰略投資部員工分散到各個業務條線中,加強戰略研究職能與業務的配合。」

既然是要「減少協同性低的投資」,為何要收購醫院?位元組跳動能給美中宜和帶來什麼?

美中宜和的王牌業務

美中宜和醫療集團成立於2006年,致力於為中國家庭提供產科、婦科、兒科、生殖健康、產後康復、綜合門診等高品質醫療服務。

產科是美中宜和的「搖錢樹」。目前美中宜和的7家婦兒醫院有4家在北京,分別是麗都院區、亞運村院區、萬柳院區、北三環婦兒醫院,另外3家則分布在天津、杭州和深圳。

以北京市2個產婦群為例,在200人的微信群中,能統計到的已建檔產婦中,A群、B群分別有17%、20%的人選擇了私立醫院,其中選擇美中宜和的人數分別占選私立醫院(包含和睦家、新世紀、嘉禾等)人數的83%、60%。

通過隨機抽取的兩個樣本,可以看到不僅北京是美中宜和的「大本營」,而且它在北京的高端私立婦兒市場也確實占據了領先位置。

對比其他私立婦兒醫院,美中宜和一是北京院區有4個、數量較多,而和睦家、新世紀等就1-2家醫院,對於產婦來說生產要遵循就近原則,網點布局更多的私立醫院在獲客上更有優勢;二是性價比,美中宜和產科客單價在7-10萬、和睦家在10萬+、其他私立醫院6萬+,美中宜和的價格不算很高,屬於中等水平,而且在社交媒體上的口碑比一般私立醫院更好。

另外與同等價位的公立醫院國際部比,美中宜和的環境、服務態度、建檔難易程度、無痛針可得率均優於公立醫院國際部。

美中宜和會員中心負責人鄭珣在今年7月的一次採訪中透露,美中宜和醫療集團已擁有累計消費會員近150萬,服務過的高端家庭超過50萬,在美中宜和出生的新生兒超過7萬人。

看上去不錯的經營成績,或許是吸引位元組跳動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財新》報道,本次併購金額約100億。無論是對於美中宜和前實控人胡瀾還是過往參與投資的股東,這個價格都算是令人滿意。

對於2021年營收達到3679億的位元組跳動來說,這筆錢拿得也比較輕鬆。

婦兒遇冷

然而,我國25歲到40歲育齡女性人口每年平均減少2%,生育率持續走低,婦兒醫院的客戶群規模也隨之整體減少,伴隨我國結婚、生育意願降低,美中宜和的增長能否持續呢?

因為醫院有服務半徑限制,尤其是婦兒醫院,對下游需求變化更加敏感,所以分兩個維度去考慮美中宜和的成長性,一是消費群體規模的變化趨勢,二是擴張醫院數量的可能性。

據北京統計局數據,自二胎政策後2016、2017一波新生兒潮過後,北京近五年的新生兒數量一直處於下滑狀態,年平均降速在6%。其他大型城市包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與北京新生兒人口趨勢變動一致,年均降速在4%-8%。

不過美中宜和的目標消費群體,並非所有的家庭,與和睦家主要面向外籍人士及高端群體不同,美中宜和創始人胡瀾曾透露,將「基礎人群之上的中高端群體」視為自己的目標客戶。如果這樣來看,我國一線城市的中產階級數量變化趨勢也對分析前者的成長性具有參考價值。

北京大學曾做過相關的社會調查,認為在一線城市內能夠有車有房並且沒有負債,年薪能夠穩定在50萬以上,並且能有150萬可支配存款的人便是中產階級。而這裡面單就有房沒有負債就能過濾掉一批貸款買房的家庭。

胡潤研究院則認為資產達到300萬以上的便可以稱之為中產階級。也被質疑如果房產算進總資產,那麼有很多人都能達標,但這些人的實際生活質量卻不高,不符合中產階級的水平。

由於標準認可度低,且沒有連續性的跟蹤調查報道,以上兩種分類都沒有合適數據支撐趨勢變動的觀察。

在胡潤研究院連續第13年發布的《胡潤財富報告》中,其對富裕家庭的跟蹤統計值得關注。

按照分類,擁有600萬人民幣總財富的為「富裕家庭」,擁有千萬人民幣總財富為「高凈值家庭」,擁有億元人民幣總財富為「超高凈值家庭」,擁有3000萬美金總財富為「國際超高凈值家庭」。

報告中所指「家庭」戶平均規模為3人;「總財富」包括固定資產和可投資資產,固定資產主要是自住房產和企業主非上市股權,可投資資產主要是投資性房產和流動資產如股票、基金、債券、存款、保險等。

假設擁有600萬人民幣總財富的「富裕家庭」已經具備在美中宜和的消費能力並有一定的消費意願。

《英才》記者統計了美中宜和布局的幾個城市的富裕家庭變化情況,可以看到2017-2021年,富裕家庭數量增速有所放緩,四個城市平均年增速在3%-5%。

總體來看,富裕家庭年均增速的值要低於新生兒出生增速下降值,這就像一個同時注水和放水的池塘,放水的速度大於注水的速度,最終池塘里的水量就會減少。對於美中宜和來說,就面臨著市場「縮水」的困境。

那麼能否通過擴張醫院來維持增長?

比如上海、寧波、佛山、蘇州、東莞等城市富裕家庭規模也很龐大,同時增速較高,也是值得挖掘的市場。

這個策略或許可行,但短期難以看到成果。

一是根據行業規律,自建婦產醫院的投資回報期可長達6-7年,經營情況較好的婦兒醫院真正開始產生利潤的時間,從投建至盈利,至少需要約3-5年;二是醫生資源的稀缺性,也會影響新建民營婦產醫院的獲客難度,如果沒有三甲醫院經驗豐富的醫生坐鎮,很難獲得消費者信賴。

另外,美中宜和過去一直想上市融資,都沒有成行,雖然歷經多輪融資但缺乏資金始終是阻礙它擴張的一個重要原因。

位元組跳動「廣撒網」

自2011年起,美中宜和先後獲得中金旗下基金、君聯資本、光大資本、華興資本、華平投資、高瓴等多家企業機構的投資。

2019年,美中宜和擬借殼上市,沒有成功。2020年,美中宜和接受上市輔導,2021年8月終止輔導協議,終止協議中顯示,主要是市場的變化以及美中宜和對公司自身的戰略考量。

2021年9月,位元組跳動旗下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荷科技)首次投資美中宜和;2022年6月,Xiaohe Health (Hong Kong) LIMITED(以下簡稱小荷香港)受讓美中宜和除小荷科技以外其他股東的股權。

當前,小荷香港和小荷科技持有美中宜和69.53%和30.47%的股份,合計100%。美中宜和實控人為張一鳴。

在完成對美中宜和的收購後,位元組跳動「線上醫療+線下醫院」的醫療版圖被進一步完善。

線上醫療方面,位元組跳動目前有「小荷健康」APP。

「小荷健康」基本囊括了網際網路醫療的大部分功能,包括疾病科普、線上問診、醫院查詢、挂號預約、電商買藥、甚至還有醫美服務,同時它非常重視社群維護,鼓勵用戶在應用內進行創作分享互動。

圖片來源:小荷健康APP

與「小荷健康」定位類似的有「丁香醫生」,也是在醫療內容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相比之下丁香醫生的名氣更大、用戶也更多,在蘋果手機的App store上面,小荷健康的打分有1642條,而丁香醫生有11萬條,兩者相差100倍。

除此之外,「平安健康」(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微脈-網際網路醫院」等APP也表現不俗。

線上醫療市場主要包括醫藥電商和在線問診,空間廣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0年,醫藥電商和在線問診預計市場規模分別是1570億元和22億元,預計2030年醫藥電商和在線問診將分別達到1.2萬億和4070億元。

今年6月,國家藥監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就對網際網路平台做第三方平台提供藥品銷售服務或者自營藥品銷售做了劃分和資質明確。所以,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有關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平台參與藥品網售已經在加強監管。

位元組跳動目前主要還是在在線問診方面發力,在醫藥電商這塊更大的市場上比之阿里、京東等則要慢上一步。

即使是網際網路巨頭位元組跳動,在線上醫療這片沃土上的競爭力也並不起眼。

線下醫院方面。在本次收購之前,位元組跳動在北京有一家「小荷門診」,有兒科綜合、婦科、眼科、皮膚科、中醫科等科室,提供體檢、拔牙、矯正、針灸等方面服務。這家門診比較「雞肋」,首先單家門店不具備規模效應,而且也沒有品牌和大的客流量,再者與線上平台也沒有協同效應。

隨著收購美中宜和交易完成,位元組跳動獲得了成體系的線下醫院。加上今年它還收購了美中宜和創始人胡瀾的另一家公司愛瑞奇蹟,旗下又增加了北京美中愛瑞腫瘤醫院。至少目前線下醫院的基本盤是搭起來了。

除了上述已經納入體內的醫療布局,位元組跳動還投資了精神心理服務在線平台公司好心情、掌握超高通量新一代DNA合成的生物技術公司迪贏生物、臨床前新藥研發商水木未來等,在醫療醫藥領域呈現「廣撒網」的投資風格,真正有業務協同和產業協同的不是很多。

併購帶來了什麼

位元組跳動收購美中宜和這個交易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人認為位元組跳動掌握著線上流量,通過抖音等平台做做引流,能幫美中宜和擴大客流量,完成流量變現;有人指出,位元組跳動財大氣粗,可以出資讓美中宜和繼續擴張,拿下更多婦產領域的市場;也有人說,兩者沒有太多協同之處,這筆交易讓人感覺摸不著頭腦……

單就上文分析的位元組跳動醫療布局來看,它的小荷健康APP表現平平,線下沒有優質的客戶、醫生資源,投資的企業和美中宜和業務也沒有共通之處,很難做賦能或者對接資源。

不過,位元組跳動的優勢在於旗下的抖音、今日頭條等產品確實流量非常大,有一些消費品品牌和餐館通過在這些平台上做推廣,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比如某餐館找多個網紅探店宣傳,從普通餐廳一躍變成了需要排隊2個小時才能就餐的網紅餐廳。

美中宜和雖然是醫院,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它也有消費屬性業務。

除了產科這個低頻高客單的業態,美中宜和還在整個醫療服務鏈條上不斷完善布局,目前還有兒科、月子中心、輔助生殖醫院以及醫療美容專科等。其中,月子中心和美容專科,消費屬性強,對於推廣宣傳的需求也更大。

但是在過去,美中宜和一直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方式宣傳,比起大規模地投放廣告,更注重會員觸達、私域沉澱,這對於其產科業態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對月子中心和美容方面業務則幫助有限。

如果能獲得位元組跳動其他平台的流量傾斜,這兩大高附加值、高毛利率的業務或能迎來春天。

而且,比起其他醫院需要從各類媒體投入大量資金來打造和維護自己的品牌形象,美中宜和未來宣傳的成本要相對小上一些。

另一邊,我們也注意到,美中宜和醫療集團副總裁王磊在接受《財新》採訪時表示,位元組跳動控股後,對醫院經營層面的介入不會多,「他們只做投資」。

如果只做投資的話,那麼所謂的「流量變現」也就無從談起。這一點值得後續跟蹤觀察。

本次併購交易,還要考慮位元組跳動未來對美中宜和的資金支持。

醫療並不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一個很好的醫院跟一個很好的大學一樣,其實需要多年的積累,包括學科技術的沉澱、醫護團隊的培養、醫療風險的把控等等,這是必經的一條路,哪怕有科技創新,也沒辦法在短短几年之間建一個很好的醫院出來。這個積累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資金投入的過程。

在國家鼓勵民營醫院發展的背景下,美中宜和其實是遇到了一個比較好的政策窗口期,雖然如今婦兒專科遇冷,但仍是集團把握擴張節奏的關鍵節點。

綜合來看,一個有著優異現金流的母公司確實能給醫院提供更好的發展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86a2f5b28708151dee9a8c67e5cae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