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2型糖尿病人李某經過2個月左右的整合腸道菌群重建,糖化血紅蛋白達到6.3,空腹血糖、餐後兩小時血糖、血脂達標,體重有一定減少。大家可以私信發送:糖尿病,加入我們糖尿病管理群,獲取更多專業的糖尿病等健康知識指導,學習糖尿病管理與腸道菌群調養知識
一:病友基本情況
病友李某,男,49歲,2型糖尿病13年,廣東人,身高164CM,體重64.15kg。
糖尿病整合干預理論依據
二:干預前後用藥
1、干預前:
二甲雙胍:早中晚各1顆
達格列凈:早空腹1顆
阿卡波糖:早空腹1顆
甘精胰島素:睡前14u
2、干預後:
二甲雙胍:停藥
達格列凈:早空腹1顆
阿卡波糖:早空腹1顆
甘精胰島素:睡前4u
三、干預方法:整合腸道菌群重建療法 兩個月,繼續干預中
1、評估病友身體情況制定方案;
2、植物提取物飲料去除有害菌;
3、中藥提取物殺滅有害菌;
4、素食兩周;
5、每天保持1公斤蔬菜攝入量;
6、每天有氧運動半小時,適當力量運動;
7、戒煙限酒,睡眠保證,充足飲水。
四、干預過程部分血糖數據
五、兩個月干預前後檢查結果對比
1、干預前檢查結果:
2、干預後檢查結果:
六、案例效果分析
1、停用二甲雙胍,減少10單位胰島素,顯著減少用藥;
2、糖耐量顯著改善;
3、血糖達標;
4、胰島功能保護;
5、糖化基本達標。
七、腸道菌群
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中,超過99%都是細菌,存活著數量大約有100兆個,有500~1000個不同的種類。這些數目龐大的細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也稱之為益生菌,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種維生素,參與食物的消化,促進腸道蠕動,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長,分解有害、有毒物質等。
有害菌,數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長,就會引發多種疾病,產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質,或者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
中性菌,即具有雙重作用的細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許多問題。
人體的健康與腸道內的益生菌群結構息息相關。腸道菌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通過個體的適應和自然選擇,菌群中不同種類之間,菌群與宿主之間,菌群、宿主與環境之間,始終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中,形成一個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系統,因此,人體在正常情況下,菌群結構相對穩定,對宿主表現為不致病。
有研究指出,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普通人則是25%,便秘人群減少到15%,而癌症病人腸道內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八、結論
通過以腸道菌群重建與有氧運動結合的強化生活方式干預,確實可以改善糖尿病人血糖控制。
大家可以私信發送:糖尿病,加入我們糖尿病管理群,獲取更多專業的糖尿病等健康知識指導,學習糖尿病管理與腸道菌群調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