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了十年的粵語流行歌曲,當中誰算得上是「傳奇」?

2022-01-11     最新動態科技趙晉

原標題:燃燒了十年的粵語流行歌曲,當中誰算得上是「傳奇」?

1986(五)

這一代的兩王一後生龍活虎地帶動一個熱熱鬧鬧的港樂樂壇,即使下一代歌神已經開始起步,前一代的兩王一後依然各有各的勇氣和努力去製作好歌。於是一首又一首的好作品繼續出現,不由得讓人深深被打動!

昨日那份美可會找得住

昨日那陣笑失去像漣漪

留住快樂往昔往時

想起往日一切

我總說願留住

《最後的玫瑰》- 曲:林敏怡,詞:鄭國江,唱:甄妮

之前談到許冠傑和羅文在這個年代給出最後一擊,天后甄妮也不甘示弱,在《再度孤獨》後,1986年,

憑楊凡導演改編自亦舒的愛情小說電影,《玫瑰的故事》,唱出一首超級好聽的情歌,也成功掀起浪潮。

當然周潤發和張曼玉的演技也是那麼經典!總之Maggie除了要多謝王家衛給她轉型的機會和角色之外,她也需要多謝楊凡!

記得當年楊凡導演談到說,要親自在錄音棚裡面控制著甄妮讓她別老震音,我們聽完簡直要笑到爬在地上。震音是大姐甄妮的標籤,但已經到了這個年代,過分震的確有年代感,難怪唯美派的楊凡那麼緊張。不過甄妮真的唱得很好,就有如她後面繼續為楊凡唱《海上花》電影主題曲一樣好。

時代雖然改變了,但這些好歌手的實力真的沒有變。

沒錯我輸過,沒錯我跌低過,

為不妥協而一身創傷。

人見我哭過,但不見退縮過,

只因心中那些鬥志如火。

從不關心得失對錯和想太多,

我獨求可做真我。

《付出過》- 曲:顧嘉煇,詞:林振強,唱:羅文

談到好歌手在80年代的最後一擊,《幾許風雨》的成功我也為大家分享過了。但當中有一首歌曲,我懷疑原本它才應該是這張專輯的真正的戲肉,不過最後還是決定用了小美寫的《幾許風雨》罷了。

當然小美絕對交足功課,而且能拿到這首韓國歌曲的版權本來就已經是「幾許風雨」了,所以最後用了《幾許風雨》作主打也未見得有錯。但你可能問,為什麼我又偏要提《付出過》呢?

因為看牌面,製作人顧嘉煇大師自己親身寫了一首,來歌頌多年努力在藝術道路上的一代巨星,而且請到這一代最火的作詞人,得到羅文事業生涯的寫照,為的是什麼呢?其實這個專輯叫《付出過》的機會,當時是有的,尤其《幾許風雨》的版權那麼難搞。但羅文實在太喜歡《幾許風雨》的原曲(Koo Chang-Mo, Heenari)《구창모 》了。而他們又不想冒險,所以在專輯裡面,你會找到一首作為 「萬一拿不到版權」的「備胎」,但其實一點也不比《幾許風雨》弱的作品。

旋律先不說,因為真是各有各的好聽,只不過羅文唱了太多顧嘉煇作品,所以可能大家會有點偏見,其實這個年代的煇哥不單只是跟著潮流走的,作品還是有著大哥大的風采。當《幾許風雨》用故事性來幫羅文代言,再來一首《付出過》單刀直入,並且,

在張國榮寫《我》往前十幾年,在這裡就已經出現一版《我就是我》的歌,其實很厲害,

而且很有效。但也許對當時來說有點危險和有點敏感,因為我已經說過,香港實則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開通、開放,只不過是一群opinion leaders營造出來的假象,對,我要承認我是其中一個。對不起!

以我認識的羅文來說,他絕對會感覺到歌詞里的危險。是的,他也沒有你們想像中那麼開放,要不然他不會拒絕我和陳可辛求他來演電影《金枝玉葉》。但在林振強手下的那個羅文卻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堅強到不得了。當時羅文更會不喜歡的是「沒錯我輸過」這幾個字,如果格局夠大,這當然並不是什麼,但Roman是一個從來不認輸的人。

太多藝人也都是一樣,特別是他們已成了天王天后的,又有哪幾個真的願意認輸?

少之又少!

所以加起這些因素,還是《幾許風雨》比較安全,最終變成主打歌,也全面贏出。只是於我而言,真正感動的還是《付出過》!當然,如果Roman可以感性一點去處理旋律線條和歌詞,會更好,又何必去《鐵血丹心》一首那麼挖掘人心的作品呢?聽得出他心在《幾許風雨》,而不在《付出過》,很遺憾!

Someday

Sometime

Somewhere

《散。聚》– 原曲:《Somewhere》– West Side Story OST,曲:Bernstein/Sondheim,詞:唐書琛,唱:陳百強

在2022年版《西城故事》推出前夕,我來談談1986年,這一年我們致愛的陳百強翻唱了其中最經典的歌曲《Somewhere》,這多多少少都應該跟Barbara Streisand在《The Broadway Album》里找到了David Foster重編《Somewhere》有關。對,這是很容易理解的。Legend上面再加一層legend,

一層又一層的傳奇多誘人,但也是多難做到的事!

有些經典是不可以碰的,特別是當它不太適合中文的時候,真的不能勉強。陳百強唱得還是很好的,但有如我說呂方的《求你講清楚》,已然珠玉在前,何必呢?《你把我灌醉》的黃大煒曾跟我長談過關於這首歌,因為他知道我演過兩次音樂劇舞台版的《西城故事》,而且我又那麼愛《Somewhere》。以我們兩位音樂人得出的結論,《Somewhere》是Stephen Sondheim 寫的,而不是Leonard Bernstein 大師寫的,從旋律以及和音結構里能找到太多蛛絲馬跡。而且誰會寫一首主題慢歌,高潮的副歌就用兩個音,然後在最後重複又重複?至少在六十年代這是大膽到不得了的行為,而在後面Sondheim自己的作品裡,常會聽到這樣的處理。但當時剛到紐約的他,才有機會幫大師寫詞已經是很幸運了。所以,別太相信credits這回事,真真假假,只有內里人會知道真正事實

唐書琛也可能好無奈的,因為多情種子陳百強很可能要求她寫愛情,但《Somewhere》不可以是單單寫愛情的歌,它太大了!

但對Sondheim大師來說,兩個音就夠了!越minimalistic (簡單化),越讓它格局大!

但中文往往喜歡有句子的語氣感。兩個音? 好難填!

Danny《凝望》這張唱片的專輯封面是他最好的幾張之一(也許就是最好的一張),而且是那麼

大膽,性感,視覺上走得那麼前,真的是粉紅色的一生,

哦,也許是粉紫!但奈何打開唱片之後,整體製作卻讓人失望。明顯Danny自己的藝術追求多於跟其他人斗什麼《兩王一後》,但真有些野心比能力大。同一張專輯裡,他除了挑戰Streisand,也同時挑戰George Benson和Whitney Houston!除了愛情之外,小王子對藝術和美感的要求是最高的。

她使我消瘦漸變樹枝

和憂鬱得似玉置浩二

真想登篇廣告於報紙

詳述四百次 我意思

《心思思》- 原曲:《A Little TLC》– Marlene,曲:Terry Britten、Lynsey de Paul,詞:林振強,唱:許冠傑

繼《最緊要好玩》的成功之後,許冠傑再與奇才林振強合作,天才加奇才的效果又幽默又時尚!這是許冠傑最新的嘗試,比《最緊要好玩》更徹底地靠近舞曲方向。其Funk的節奏讓人不敢相信這是歌神的作品,但他還是借林振強之手,延續了他親民搞笑的標籤!

這首作品配合著整個勁歌熱舞的大時代,一點都不落後。就這樣,

許冠傑在粵語流行歌曲龍爭虎鬥的年代仍能占有一席之地,歌神真的好厲害!

但恰巧《心思思》是一首不單只是第一類紅人可以唱紅的歌,它更適合1986年巔峰時期的林子祥,而他自己也有不少這類型的作品了。

對歌神來說,這是一次新嘗試,但對中國香港樂壇來說……還好!總之進入這領域,歌神面對的對手不單只是第一類紅人梅、張、譚,還有跟他同類別的第二類歌手:前輩高人的林子祥!這就不是太理想了,因為的確,這樣R&B為底的舞曲,當時候,

中國香港男歌手第一人還是林子祥。

前兩王一後一直跟著潮流走,沒有落後——哪怕他們的聲音已經有點兒屬於前一個年代了。甄妮這年翻唱了Stevie Wonder 的《Part Time Lover》和 Pointer Sisters 的《Fire》,分別被改編為《愛情騙子》和《去吧去吧》,都是很符合潮流和很有型的R&B作品。羅文的《The Night Is Lonely》、《變》、《星宿可引路》等也都是那時流行的舞曲風格。

他們求變的精神真的值得尊重,還有他們的世界觀也夠寬大,真的很難得!

《變》- 曲:顧嘉煇,詞:潘偉源,唱:羅文

那一年電視台的重頭音樂綜藝節目《白金巨星耀保良》里,被陳百強改成《至愛》的《The Greatest Love Of All》是當晚的Finale歌曲。兩代傳奇歌手同台用絕對標準的英語唱出,我在彩排的時候都已經很感動了。天后鄧麗君唱英文歌曲一點不比她唱國語弱,再配合本來就帶著老外風的林子祥、張國榮和許冠傑,加上這兩代的兩後,甄妮和梅艷芳,都是那麼厲害,連呂方也出奇地好。當時我就已經在想,

未來的日子裡,中國香港會否重現這樣的光彩呢?!

直到現在,我也不禁帶著懷念,我們還可以看到嗎?

《至愛》- 原曲:《The Greatest Love Of All》– George Benson,曲:Michael Masser,詞:鄭國江,唱:陳百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15702371_12101990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