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遊戲之中,我們都像繁花在其中浮沉

2024-01-18   地核桌遊工作室

原標題:股海遊戲之中,我們都像繁花在其中浮沉

股票,也是一種合法的賭博

股票,也是一種合法的賭博

文章/老陸

要說最近什麼最火,那毫無疑問是《繁花》了。

無論是當年金宇澄的小說,還是王家衛初次執導電視劇的「噱頭」,再加上幾近全滬語的演出,都吊足了人們的胃口。

同時,只用了一集時間,就為大家再現了一下當年股市的狂熱,有人囤積居奇,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傾家蕩產……熙熙攘攘皆為利來,人們撕下了平日的偽裝,只求得能夠大賺一筆,讓自己出人頭地。

作為一種古老的金融工具,至今已經有了超過四百年的歷史。而當年的東印度公司,則是打開這一潘多拉魔盒的始祖。隨後股票開始逐漸成為資本主義最熱愛的法寶,也成了西方金融戰場裡最尖銳的武器,買空賣空、操盤放水,除了留下無數案例之外,自然也留下了數不清的傳奇話本。

而作為現代桌遊的開拓者之一,Sid Sackson用《Acquire》向人們普及了股票的操作形式,也讓股票這一最富變化也最富有的元素,正式進入桌遊世界。

《Acquire》中的所有行動,都可以看作是對證券市場的操練,你可以通過進行遊戲來習得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股票操作,也可以體驗到金融公司的操盤體驗。如果你對金融商業感興趣,那《Acquire》絕對是最適合你的入門練習。

當然,影響股票的因素多種多樣,比如影視劇中最常見的內幕消息、莊家操盤等等,也可能是各種意外因素,比如戰爭、災難、政局變動等等,更有可能是像「丁蟹效應」一樣沒什麼邏輯但總會出現的「靈異」事件,所以你會看到《繁花》里的寶總,除了股票,還是要做一些其他買賣的,比如——外貿

而迄今為止,股票依然是一個在桌遊中很常見到的「機制」。為它加引號,是因為目前,「stock holding(持股)」依舊被bgg劃分到mechanisms中,但在機制百科中,它並不存在。百科中將股票拆解成了Market和Ownership兩個機制,然後將它們混合使用。

我們在BGG上根據stock holding可以搜索到很多遊戲,但包括《Maracaibo》在內的諸多遊戲,其股票機制更多的還是一種類似於投入-收入-分配這種抽象化後的架構,而非真實的股票模式。

而如果說到桌遊里最經典的股票類遊戲,那就不得不提到硬核的18XX系列了。

不想寶總在經營外貿生意,18XX系列中玩家們要操作的是鐵路市場。建立公司,修鐵路修車站,買火車換火車;但除了經營之外,還得隨時注意公司的股票情況,防止自己的利潤落入他人口袋,這就是簡化到極致的18XX系列。

Francis Tresham在1975年用他的大膽和創新設計了《1829》,也奠定了這類遊戲的雛形,隨後的《1830》來到了美洲大陸,股票機制也加入了北美平原上野蠻人的習性,沒有了紳士之間的情誼,有的只是勾心鬥角和欺瞞詐騙,可以說股市裡的黑暗被展現的淋漓盡致。隨後的《1835》更是打開了閘門,自此之後,18XX系列開始不斷豐富,玩家們在不斷回顧各個地區鐵路發展史的過程中,也在體驗著豐富多彩的股市。

而如果你覺得鐵路這個主題過於單調,不妨嘗試一下換成了生產主題的《Arkwright》,或是更先進一點的《Pan Am》,或許它們也有都可以讓你體驗到結合了產業的股市體驗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更,金融市場的不斷變化,也讓現在股市上的大頭逐漸變成了金融機構投資公司,讓股市變成了純粹的金融玩具,而不再是以前那樣的實業映射。

如果你想體驗這種投機客的感覺,那不妨試試《Stockpile》這款遊戲,它結合了股票拍賣機制,同時你也將體驗到作為散戶沖入市場之後的刺激與反轉,如何通過內幕消息來買入賣出,又如何看著真真假假的消息來了又去,股價飄飄蕩蕩,心情起伏不定,是不是更有感覺了呢?

不過說到底,還是那句話。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文章作者

點擊圖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