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說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會毀了孩子!網友的回懟一針見血

2023-11-19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有專家說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會毀了孩子!網友的回懟一針見血

咱們現在生活中,有各種高峰,像早高峰、晚高峰的,交通堵得不行,再怎麼著,都不及「放學峰」擁擠。

有人因為工作單位在學校附近,上班要提前半小時到,不然就會遲到。

偶爾和「學生潮」趕在一起,開車就要格外小心,有人會隨時停車,孩子會隨時下車。

安全問題也是經常發生,其實,家長們也是苦不堪言

所以,接送孩子上學、放學也是每一個家庭的大問題,比如,孩子已經上學了,父母都去上班,大部分家庭是需要一個老人幫忙帶接送孩子的。如果不用接送上學、放學,家裡也基本上可以解放一個勞動力了。

於是,網上有專家說,解決孩子上學交通擁堵的問題,就是家長不要接送孩子了,讓孩子自己去上學,交通擁擠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而且,這樣也是鍛鍊孩子的生活獨立性,對他們是有好處的。

很快,就有很多網友站出來說:「我猜這個專家家裡,肯定是沒有孩子,不然也不會有這樣的建議了」。

這網友回懟專家的話,確實一針見血,沒經過現在的「養娃」,估計是想不到家長為什麼這麼緊張孩子的上下學了。

時間如果倒退30年,那時候父母養育孩子的壓力就會小很多,不用有一個專人接送孩子上學、放學。

孩子們近的就步行去上學,如果是比較遠的,就自己騎自行車、坐公交車去上學,家長比較輕鬆,交通也更便利。

現在的孩子生活的環境,和我們小時候完全不同了,家長接送孩子上學、放學,不是不想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而是現實情況導致的。

比如,原來的學校大多數都是離得很近的,每個村裡都有一所學校,孩子們就近入學,出了家門口就進學校門口,是非常安全的。

現在的學校離家的距離大多都是比較遠的,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根本做不到自己上學、放學。

第一,交通擁擠,孩子在路上的交通安全不能得到保證。

以前,孩子出門可以自己騎自行車,因為車輛比較少,交通狀況良好,孩子騎車也是比較安全的。

現在的道路不適合低領兒童騎自行車,車輛擁擠,孩子的安全意識比較差,一旦發生意外,就是承擔不起的後果。

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才每天接送孩子上學、放學。

第二,學校離家比較遠,孩子容易遇到其他危險。

以前,孩子上學都是基本上在家附近,三五結伴,遇到的都是熟人,周圍的環境都是比較安全的。

而現在的危險到處存在,總是聽說有兒童被拐賣的新聞傳出,如果孩子遇到人販子,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家裡的孩子就一二個,都寶貝得不要不要的,沒有哪個家長會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接送孩子上學、放學也是必然的事情。

第三,學習壓力太大,家長的陪伴很重要。

小時候,我們放學以後就會去村子裡玩,小夥伴們一起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家裡人不喊就不回家吃飯。

現在的孩子基本沒有這麼放鬆的時刻,他們的學習壓力很大,在學校的學習很緊張,回到家裡也是一大堆的作業。

所以這兩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日漸凸顯,而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交流就應該更多一點。

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時間,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學校的見聞,孩子一天的計劃或者感受,引導孩子成為堅強樂觀的人。

現在,我們家送孩子去上學,也是「半接送」的狀態,我們開車或者騎車帶著女兒,兒子自己騎著自行車跟著,雖然都比較慢,但是也是為了鍛鍊兒子自己可以上學、放學。

我覺得在孩子上初中之前,還是應該逐漸鍛鍊他們自己上學的能力,直到可以完全放手。

五、六年級的大孩子,父母可以鍛鍊孩子自己去上學

當孩子進入五、六年級,我覺得家長就應該逐漸培養孩子自己去上學,可以離學校比較近的話,我們可以早一點出發,陪孩子走步去上學,也可以一起騎自行車,或者陪著他一起坐公交車。

家長在開始的階段陪伴他,然後逐漸放手,直到孩子可以完全自立,這可能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努力,家長要有耐心。

平時多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單獨去上學,我們不是說孩子的年齡到了就可以了,而是要提前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比如,交通安全要注意,培養孩子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教導孩子學會獨立騎車或者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能力。

還有就是在上學、放學路上可能遇到的一些意外狀況,遇到突發困難事件如何求救,預防被拐騙的安全教育,家長都要做到位,才能對孩子放手。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也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鬆弛、安全的成長環境,可以在湛藍的天空下奔跑、歡笑……

如果環境足夠安全,相信家長們輕鬆了,也不用送孩子上下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