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收聽
都說這個節日的春色非常濃稠,都說這個節日的內涵十分豐厚。清新的風和明亮的雨,是中國特有的門帘,清秀的山和明麗的水,是全球嚮往的窗口。
我們的清明多像一葉扁舟,緬懷和思念就這樣靜靜地跨過時間的鴻溝。
龍華塔在這天笑談理想,黃花崗在這天暢敘自由。渣滓洞在這天訴說信仰,雨花台在這天擁抱戰友。
遺忘的崇敬,一次次在追憶中復活返青,感恩的小溪,一回回在重溫中解凍奔流。我們的清明多像一座彩樓,憧憬和嚮往就這樣靜靜地登上明媚的霄九。生存的意義在這天得到洗禮,生命的價值在這天得到探究。生活的底蘊在這天得到升華,生息的狀態在這天得到運籌。
我們堅信,稚嫩的對岸肯定是豐滿的成熟,我們堅信,青澀的前方無疑是飄香的豐收!
牽著清明的手我們情系五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召喚激勵著炎黃的骨肉。每條綠水都是壯行的美酒,每座青山都是抒情的長綢。因為和諧的畫捲來自華夏兒女的描繪,因為和諧的交響才是我們崇高的追求。朋友們讓我們帶著珍惜二字出發吧!
先祖先賢先烈們的遺願已催開我們的情竇。
是種子就該吐翠,是花朵就該綻放。 是雙槳就該弄潮破浪,是翅膀就該搏擊雲頭!
因為
真正的富有需要豐收後的豐收,
因為
最美的享受需要奮鬥後的奮鬥。
朗讀者:李家新,安徽省朗誦藝術學會會員 ,淮北市朗誦與演講協會會員 ,淮北相之韻朗誦藝術團成員.
-關於作者-
楊德祥,江蘇鎮江丹徒人。1962年應徵入伍,歷任戰士、放映員、排長,師政治部幹事,南京軍區《人民前線報》編輯、副處長、處長。1998年轉業。《新華日報》文藝處編輯,《江蘇工人日報》總編助理、副總編,江蘇省總工會電視製作中心主任,主任編輯。中國散文詩學會理事。196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監製/丁偉 朗讀指導/陳曦 音頻合成/姚靜
微信編輯/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