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漫改推動影視行業新變革,優酷「異」路高「歌」

2023-09-28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真人漫改推動影視行業新變革,優酷「異」路高「歌」

作者|衛解

左手開分8.1,右手長尾8.3,《異人之下》《少年歌行》兩部真人漫改精品的問世,為行業精品化道路新築基石。也就是在同一天,優酷2024片單發布,近十部漫改劇赫然在榜,仿佛向所有人宣告:發力漫改賽道,優酷是認真的。

事實上,真人漫改正在成為新生的奶與蜜之地。在過去一兩年內,公布的漫改項目多達51部。但如何拍好漫改劇,仍然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這樣一個檔口,《異人之下》的誕生,既有文化傳遞、改編落地、身份認同的三點一線,也有對用戶基因的深度理解,還不缺技術賦能內容的實踐,無疑是為行業提振士氣。

《異人之下》、《少年歌行》豆瓣評分

近期,優酷副總裁謝穎、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鄭勇、導演許宏宇針對《異人之下》的創作理念、製作流程、技術融合進行了深度交流。優酷對真人漫改賽道的升級創新方法論也更加明確——故事本土化、題材多樣化、內容精品化、視野國際化。

「四化」策略之下,優酷紮根國人的文化、情感土壤,立足本土化國漫IP,意在打破對歐美日韓動漫題材和敘事的模仿,同時與尖端的內容團建立長期合作,用高度契合的創作理念,進而用質量打破邊界,打造真正的宇宙化內容矩陣。

(劇評人李星文、《異人之下》導演許宏宇、優酷副總裁謝穎、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鄭勇)

擴展到整體的方向,阿里大文娛和優酷的目標則可以概括為精品化、工業化、標杆化。以《異人之下》為起點,以「內容+技術」的結合加快影視工業化的實現,以創新型內容促進行業標準的進化,進而形成人才培育戰略,為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對此,許宏宇有切身體會,「通過《異人之下》跟優酷合作,對我來講,是真的讓影視產業有一個新的變革或者新啟動。」

一場「新中式」漫改實驗

事實上,無論中日韓,近年來在本土漫改賽道的成績總是不如預期。縱觀國內影視市場,在過去的一兩年中,各大影視公司公布的漫改劇項目多達51部,但目前豆瓣評分超過八分的本土漫改劇仍然鳳毛麟角。

(海外網友對《異人之下》的評論)

「漫改劇怎麼改才好看」,一直是圍繞在創作者和平台頭上的問題。

在這個階段,一個成功的先鋒內容,對於市場和行業的意義尤為重大。《少年歌行》和《異人之下》 的出現,用極致的本土化與正視用戶的創作思維,滿足了行業和觀眾對漫改賽道的期待。

許宏宇直言,團隊對《異人之下》的故事研究時長持續了三年之久,他認為,「《異人之下》雖然是幻想類題材,但是擁有中國觀眾體內最深的文化密碼。」

因此我們能夠看到對陰陽五行、山水、民歌乃至《西遊記》的展現和新解讀,把中國傳統文化變成根基去做創作。謝穎將這樣的內容製作方向,進一步理解為打造受眾的「身份認同」。

具體體現為對地緣感的刻畫。「像張楚嵐是江西的,馮寶寶講四川話,王也是北京小爺。其實我們塑造這一批熱血少年團的時候,希望讓當代年輕人得到身份的認同感,這一點比較重要。」

(《異人之下》導演許宏宇)

在文化傳遞、改編落地、身份認同三點下功夫,《異人之下》想要打造的,是最契合中國口味的「新中式」漫改劇,和「中國人自己的超級英雄」。

與此同時,無論是創作團隊還是平台,都對《異人之下》乃至漫改劇的受眾定位十分清晰。

謝穎直言,優酷給《異人之下》的定位就是大眾向的,「希望除了原著受眾以外,還有更多的觀眾能看到這部誠意之作」,從商業周期或者作品生命周期考慮,「其實作品需要影響到未來的五年或者十年的這批年輕人。」

用Z世代能夠認同並且感興趣的形式去包裝,進而實現用戶語境的融入,才是視頻平台需要拿出的作品。比如陰陽五行對應人體的臟器、天人合一這類理念,是傳統文化潤物細無聲的傳遞。

(優酷副總裁謝穎)

就在不久前,比利時COS大賽一張張靈玉和蜘蛛俠的趣味聯動圖,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讓不少人看到了本土漫改通往漫威的希望。以《異人之下》為代表的漫改內容,已然找到真正新鮮流行的年輕基因密碼,打破地域邊界,向世界的年輕人講好中國故事。

(蜘蛛俠、蝙蝠俠和張靈玉一起打太極)

從嘗新到創新,擁抱科技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點是,在《異人之下》中,出現了數字人的應用。

24集後半段,哪都通臨時工之一二壯現身,這個角色的飾演者,其實是阿里大文娛打造的數字人厘里。一時間,「國內數字演員首度出演真人劇集」,成為了觀眾和行業都極為關注的話題。

(數字人厘里)

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鄭勇受訪時透露,已經有數位從業者向他詢問手上的項目通過數字人來呈現的空間。「數字人厘里參演真人劇集,對於阿里大文娛和整個行業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數字人可以參演電視劇了,甚至哪天參演電影,我覺得(《異人之下》)是一個起點。」

(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鄭勇)

厘里的出現,一方面是製作團隊對於新鮮內容的落地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阿里大文娛和優酷對於技術革新的深度理解和嘗試。

在AIGC、人工智慧、虛擬人已經成為大眾生活談資的當下,《異人之下》籌備初期,許宏宇就想要將虛擬角色加入創作,而且要和故事緊密結合。

原作設定中,只能通過電磁波與人交流的二壯,可以說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對象。但和其他演員一樣,厘里同樣需要參與試鏡環節,到了實拍環節,團隊還去除了厘里的美顏參數,以便呈現出真實的膚質,更加接近真人演員。

(數字人厘里飾演二壯)

「技術」在《異人之下》的體現,並不只有數字人。團隊其實想要進行一場視效前置的嘗試,無論是張楚嵐的陽五雷、張靈玉的水髒雷、王也的風后奇門,特效呈現在《異人之下》的占比非常之高。「站在我的視角裡面,文化和技術上的結合,特效和效果會跟技術發展是相關的。」

也正因如此,《異人之下》的特效加入時間是先於大部分劇組的。在創作階段,就需要把分鏡、特效想好,將流程前置。

如果要將虛擬拍攝更深度融入創作,「可能未來整個生產流程會有一些變化。」謝穎說道。

拿到結果並不簡單,但鄭勇也不懼,「相比國外,中國的影視行業相對更擁抱新技術,行業跟AI跟技術相關的融合,我覺得會走在前面。」

精品化、工業化、標杆化,優酷的信心與展望

2018年起,從「長短之爭」的1.0時代,到「降本增效」的2.0時代,隨著對自身和行業認知的越發清晰,優酷的下一個目標,則是成為行業的「引路人」,以長期主義率先進入3.0時代——「提質增效」。

「提質增效」細化到各個層面,其實就是精品化、工業化、標杆化這三個關鍵詞。

「精品化」對應到內容上,則是加大投入,重點布局真人漫改、科幻、先鋒短劇等創新賽道。同時攜手名家、錨定名作改編,與優秀內容人共創共贏。從優酷最新發布的2024片單中不難看出,平台對於「尖端合作」的堅持。

而差異化內容布局註定是一場持久性戰鬥。在甜寵、懸疑、女性向逐漸擁擠的當下,觀眾急需沉浸在新鮮的「編外賽道」。考慮到當下國人的情緒、文化傳遞的重要性以及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趨勢,發力的方向自然流向了兩個角度——「東方」和「科幻」。

(優酷2024部分片單)

在設想里,阿里大文娛和優酷想要實現虛擬拍攝、AIGC等領先技術和內容的深度融合,即便處於摸索期,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不可怕。「我覺得要用一個長遠的眼光,一個完整周期的眼光來看這個事情。技術是有一個發展階段的,而對科技的投入是不降的。」

在工業化之外,優酷現在的嘗試也事關影視行業的「生態」。正如許宏宇所說,「當技術變得更清晰,更多的年輕導演有想像力且得以實現的時候,會給整個行業帶來非常大的價值。」

今年3月,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阿里大文娛董事長兼CEO樊路遠表示,優酷作為一家「數位技術與優質內容雙輪驅動」的視聽平台,以推動中國影視工業化進程為己任。

而《異人之下》的出現,就是在重新定義行業的標準。當一個先鋒的內容出現並得到認可,受眾對於內容的標準線就必然被更新,進而促使行業良性發展,讓這些「新」成為「日常」。

正如謝穎所言,未來的日子裡,優酷將繼續履行平台責任,做中國影視工業化的基礎設施提供者,為好內容全力以赴的奮鬥者,陪創作者奉獻精品的服務者,新生力量的培育者,以及優秀作品的傳播者,為影視行業的內容前景保駕護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08fa9c711ac92dc1de24d700c0c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