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婉清,專注女性成長
願在這裡能夠找到一份屬於你的溫暖和治癒
婉清說,錯過上篇文章的親愛們,可點擊藍色標題《 4名大學生被滅口案,真相令人深醒:為什麼我勸你做事要留一線? 》繼續閱讀。
Part.1
我和李大哥相識,是因為一篇文章。
2016年10月,我寫了一篇《好的婚姻,看廚房》,不曾想它突然火了,被千餘家公號轉載,也上了微博熱搜。
一時之間我收到了四面八方讀者的好評,其中包括李大哥。
李大哥是天津人,在美國定居生活很多年。
他喜歡閱讀,關注了國內的很多大號。
某日在人民日報、水木文摘、十點讀書上接連看了這篇文章,覺得很喜歡,就轉發到了他的朋友圈。
後來又在當地的華人圈,華人群里轉發,引起了一些關注和討論。
李大哥覺得我年紀輕輕,對婚姻生活卻有如此見識,很是欽佩,所以他加了我的微信。
本意想要聊一聊文章,看看我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而我平常很少加異性朋友,那天看到李大哥的申請備註,很利索就通過了。
Part.2
我習慣性地看了下李大哥的朋友圈。
看到陌生的他,卻連續幾次在朋友圈轉發我的文章,並且寫了讀後感和心情,為他的仗義,心中很是感激。
於是在他表明來意後,我對他說了聲謝謝。
李大哥說他轉發,在朋友圈寫讀後感,是出於個人真心喜歡,並不需要我說感謝。
他還告訴我,因為他也喜歡熱氣騰騰的廚房,喜歡和愛的人一起烹飪美食,經營煙火人生。
我當時覺得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男子。
Part.3
我和他陸陸續續因為文章聯繫了幾天。
期間我也得知李大哥的一些情況,他已經60歲左右了,老家在天津,很年輕的時候,去了美國。
李大哥說,我們說不定還可以成為朋友。
當時我笑笑,不敢隨便接話。
朋友一詞,對於我來說過於珍貴。
因為生活里凡是我認定的朋友,都會給予十分的真心。
我也深知,真心的朋友需要歲月的洗滌過濾而來,而不是朋友圈裡加上好友,相識一會,說幾大家都開心的話,就可以算作知己。
我和他不過是在網絡的世界裡,因為文字萍水相逢,因為對生活的熱愛而有幾分共鳴,說白了也不過是陌生人而已。
我不敢奢求彼此會不會成為朋友,覺得能夠在那時那刻有幾分同頻的共鳴,已然算是幸運。
Part.4
我和李大哥說,我們不一定可以成為朋友,這些需要時間來證明。
但茫茫人海相遇,我對你說的每句話,都會給出真誠。
那天起,李大哥隔三差五給我留言,他話不多,大都是一些問候。
譬如感恩節的感謝相遇,聖誕節的祝福平安等。
後來也會留言一些零星的他在國內和美國的經歷和生活片段。
我們有時差,我的白天是他的夜晚,我的深夜是他的白天。
我看到他的留言時,他已經在睡眠中,我的回覆也並不及時。
但這些似乎對李大哥來說,並不是阻礙。
他堅持他的留言,而我也會在看到後,儘可能在覺得不打擾他的情況下,回應問候和祝福。
以及對他的經歷的一些感觸。
Part.5
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和李大哥聯繫了五年。
也不曾想過,是誰會隔著太平洋每天對我說著早安和晚安。
給我事無巨細地分享他感覺到的所有美好的事物。
有時是他路過小區里,在人工湖裡發現的幾隻大雁;有時是俱樂部里的一些漂亮的擺設;有時是高爾夫球場上的大片草地,有時是他和家人出去旅行,所遇見的風景。
他會騎著自行車,去一個幾小時外的小鎮,拍下洋水仙和裝飾精美的馬車,以及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海域一角的美麗。
他會拍下酒莊日出的一幕,拍下酒店窗外扑打著翅膀的海鷗,拍下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
他會拍下春天的玉蘭花,五月庭院裡的茉莉,以及墨西哥工人工作時陽光灑在樹枝上被搖碎一地金黃的場景。
他會拍下早晨依附在花叢里的露水,拍下黃昏中的街道馬路,拍下小區里一盞一盞亮起的溫暖的燈,拍下舊金山的房子和地鐵,拍下很多他路過的路,看過的雲,聽過的歌,做過的飯,調過的酒,陶到的好的陶器,插過的各種花,遇見的人和心思。
我每每收到李大哥的留言,看到他一張張如同油畫般精美的照片,都會被深深打動。
感懷他60歲的年紀,還能保持著他的細膩,溫柔,他的熱愛堅持,他對美好生活的用心經營和追逐。
以及對我這個遠方的朋友的慷慨分享。
給了我更加熱愛生命的力量。
Part.6
李大哥雖然不能常常得到我的回覆,但他也會每日關注我的朋友圈,關注我的生活軌跡。
在每一個國內的節日裡,我的生日裡都會送上祝福,在我和我家人身體有恙的時候,給予真誠的關心,給予周先生問候。
儘管我們沒有見過面,儘管相隔千里萬里。
但我們已經植入在對方的生命里,友誼生根發芽,悄然成長,成了真正真誠的朋友。
無需太多的語言,無需見面,無需有什麼利益往來,無需為難。而是輕鬆的相處,恰到好處的陪伴。
李大哥說當年他認定我們可以成為朋友,我卻沒有回覆,大概是我不相信一個遠在天邊的陌生人,能堅持多久的真正欣賞。
而現在,他認為我應該信,相信我們不僅是朋友,還有幾分親情。
我還是笑笑。
但我已經不否認他說的話。
我們不僅成為了朋友,而且因為聯繫了五年,締結了一些親切感,猶如親人般的感情。
這是很奇妙的。或許人和人的緣分本就是神秘的。
過去我總以為只有血緣關聯的人,才是親人,才有親情。
後來知道,沒有血脈關聯的人,不是親戚的人,但卻因為彼此參與了生命里的一些經歷,一些陪伴,給予了真誠和無私的支持以及分享,也會生長出親切的感情。
如果親人親戚之間,失去了這些真誠,真心,失去了懂得和理解,多有計較付出,權衡利弊,那即使有血緣關係,親屬關係,也不一定可以親和,走過很久。
Part.7
如今,我和李大哥認識已經進入了第六年。
我們還是隔著時差,隔著一個太平洋的距離,我們還是很少在微信里共同在線。
但他的早安和晚安幾乎沒有斷過。
我們相遇時會輕鬆聊幾句日常,我們不在線時,也會留言祝福分享。
在心裡希望對方和對方的家人平安。
尤其是這二年疫情,我們都會不自覺關注對方的城市,給予朋友關心和惦記。
最近,寧波疫情,李大哥在美國看到了消息,他在我的深夜裡留言,說看到這個消息他心情一下不好,很是擔憂,希望我和周先生和小辰少出門,注意安全。
而我過去看到他的城市疫情嚴重,周邊都是感染者,他和他家人每天在家辦公時,也會擔心。
前幾天我的生日,李大哥送上了遲到的祝福。
他說人生難得的是遇到一個真誠善良,熱愛生活的朋友,儘管我們沒有血緣關係。
但希望還會有很多的五年。
不管他多少歲,只要他還能說著早安和晚安。
Part.8
有人說一段友誼超過了五年,還會走很久。
我原先沒有太多感觸。
後來認識玉米,藍韻,認識天笑,東木,認識菜菜,安先生,珠琳,拾夢者和李大哥等後,在他們身上我找到了一些堅定的答案。
有些人,可能常常見面。
但不一定能夠成為真心朋友。
許多聲稱朋友的人,也不一定可以堅持走過一年半載。
多得是,走著走著就散了,多得是為利而來。
而有些人,即使遠在天涯,從未謀面,但因為真誠和付出,理解和包容,鼓勵和陪伴,卻有可能成為一生的靈魂至交。
寫這篇文章,是想謝謝李大哥這些年的問候和記掛。
也謝謝每一個在我生命里出現,給了我真誠和支持的人。
無論見或未見的你我,無論歲月如何洗滌和過濾,無論今後我們是否還能結伴走下去,我都會永遠記得你們身上的慷慨、溫暖和善良。
——遇見你,
本身就是緣——
婉清今日薦讀
「因為一個秘密,我和好朋友決裂了」
寫在41歲生日
端木婉清,十點讀書邀約作者,你的情感閨蜜,一個熱愛生活且率真的女子,信奉說真誠的話,做善良的事,一支筆寫盡生活百態,一顆心傾盡所有,去生活。個人微信公號:端木婉清 ID:ziqingting19,已出版暢銷書《懂,是塵世最美的情話》。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