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人:「10元一斤的蘋果,我們城裡人真吃不起!」。
農村人:「一斤幾毛錢的蘋果為啥還賣不出去?」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重大事故」才會出現兩種如此極端的現象。
就今年的水果市場來說吧,的確,前半年蘋果在城裡的價格達到了10元以上。但是,後半年,在農村莊稼地里大面積成熟的新鮮水果卻被糟踐了。
說來,這個季節大量水果都集中進行大豐收。照理說大豐收的季節,又是菜農果農辛勤勞動一年迎來收穫的時刻。但是不少農民朋友心裡滿是苦水,委屈算什麼,看著這麼多蘋果壞掉,卻只能往山溝裡面倒。
1.集中上市導致市場供大於需。
由於這一時節不管是莊稼地里的糧食還是摘的新鮮水果,都迎來了集中上市。其實,這對農民朋友而言並非是件好事兒。
2.供貨渠道太單一。
放眼路邊攤,一車廂的蘋果,滿路邊的蘋果袋,果農都是去臨近的縣城賣自己的蘋果。可見,他們的銷售渠道太單一,農村人對網絡不是很熟悉。沒有專業的團隊組織線上銷售。家中還積壓了好幾千斤,果農們可是愁死了。本來,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都上城裡打工賺錢了,留在鄉下的也幾乎全是一些老年人。種植土地的重任就留下給老人了,年輕人也都不願意種了,如何不擔心未來的農業發展呢?
3、農戶的信譽
沒有文化,困難可能只是暫時的,沒有信譽,這會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的財運。80年代某年某地的辣椒因為有外商收購,價格躥到3塊多一斤。當地農民感覺財運來了,為了多賺錢,就給干辣椒澆開水再曬乾,多賣了不少錢。還有在辣橛面里摻紅磚粉,稱重不少。這樣的行為只能說是目光太短淺,斷了自己的財路。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是永遠的傻子,你在欺騙別人的同時,就是在欺騙你自己。消費者就是上帝,所以,信譽第一。結果過了一兩年,客戶再也不敢相信這些農民了,哪怕辣椒多便宜,沒有人願意收購他們的辣椒。
其實這樣的事情也不少,土豆里埋磚頭,蘋果裝箱裡壓石頭,好的爛的一起裝,雜糧裡面塞沙子。就這樣,砸爛的是自己的牌子,當無數農民再望著堆積如山的蘋果,嚎啕大哭時,誰同情呢?當然,這裡也不是說農民,就是任何行業,只要你在信譽方面出了問題,恐怕你已經離危險不遠了。
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觸嗎?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