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負責長壽的協同細胞通路,其或能將線蟲的壽命延長5倍,線蟲是一種用作衰老研究的動物模型。
圖片來源:MDI Biological Laboratory
研究者表示,壽命的增加相當於人類能存活400或500年;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了驅動秀麗隱杆線蟲衰老的兩大主要的通路,該線蟲是衰老研究的流行模型,因為其與人類有許多相同的基因,而且其壽命僅有3-4周,這就能使得科學家們快速評估遺傳和環境干預對延長健康壽命的影響效應。
由於這些通路是保守的,這意味著其能夠通過進化傳遞給人類,同時其也一直是科學家們深入研究的重點,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通過研究來改變這些通路從而旨在開發多種能延長機體壽命的藥物,協同效應的發現也能為開發新型抗衰老療法開啟一扇大門。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雙突變線蟲進行研究,即其胰島素信號(IIS)和TOR信號通路都被遺傳改變了,因為IIS通路的改變會導致壽命100%的增加,TOR信號通路的改變會增加30%的壽命,理論上來講,雙突變線蟲就會增加130%的壽命,但實際上其壽命增加了500%。
醫學博士Hermann Haller表示,儘管我們在線蟲中發現了控制衰老的細胞通路,但目前我們並不清楚這些通路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通過對這些相互作用的特性進行分析,我們或許就有望開發出新型療法來增加機體的健康衰老。研究者指出,這種協同效應真的非常有意思,其所帶來的結果並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一加一等於五,因此研究人員或有望基本本文研究記過來開發新型抗衰老療法。這種協同相互作用的發現也能幫助開發新型組合性療法,其中每一種療法或會影響不同的通路,從而延長人類的健康壽命,同時還能利用這種組合性療法來治療癌症和HIV。這種協同相互作用也能幫助解釋為何科學家們無法識別出負責某些人特別高領的關鍵單一基因。
此外,研究人員還重點研究了線粒體中長壽是如何進行調節的,在過去10年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線粒體的失調與機體衰老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聯,後期研究人員還將進一步深入研究來闡明線粒體在機體衰老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Jianfeng Lan, Jarod A. Rollins, Xiao Zang, et al. Translational Regulation of Non-autonomous Mitochondrial Stress Response Promotes Longevity, Cell Reports (2019) doi:10.1016/j.celrep.2019.0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