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人要學會獨處

2019-08-08   良大師

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如果讓良叔選一項自己比較驕傲的秉性,我應該會選擇善於獨處的能力。

是的,我可以一個人呆上整整一個星期。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也有很多朋友佩服我這點。

獨處不同於自閉,兩者的區別在於:獨處是一扇隨開隨關的大門。你擁有完全的掌握權。

當外界聲音過於嘈雜時,你可關上大門,在清靜中自娛自樂。

當你留戀花花世界的璀璨時,也可打開大門,跳入狂歡的舞池中,與眾人一起搖擺。

而自閉卻喪失了這種主動權。只想逃避現實,躲進心中的城池裡,不肯出來。

自閉的人,恐懼與外界的接觸。每次都能讓能量條加速衰減。只有縮回自己的殼內,才能再次為自己充電。

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我喜歡長風送月,但也不排斥晚風輕拂。在兩者之間切換,才是快樂的源泉。

獨處和孤獨也是兩碼事,不能混淆。孤獨是一種狀態,而獨處卻是一種能力。

一個人沒有朋友,就是孤獨。如果他不具備獨處的能力,便會感覺痛苦和落寞。

一個人有一堆朋友,很是熱鬧。但他也可以選擇獨處,享受一個人的精彩。

所以,更準確地說,獨處是對孤獨的享受

有些人無法享受孤獨。因為他們無法對「自己」進行定位。他們必須通過外界或者他人,才能定位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這其實是挺可悲的。

我和很多年輕人聊過,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害怕孤獨。他們強迫自己融入到某些圈子中。然而卻適得其反,於是頹廢失落。

其實,如果擁有獨處的能力,就不會這樣。反而會形成一種自求多福的磁力,吸引別人的攀附。

這種享受孤獨的能力,也是中國多數人不具備的。所以,很多朋友到國外都不適應,紛紛感慨:「好山,好水,好寂寞」。

所以,你看,再好的環境,沒有獨處的能力,也是白搭。在呼吸新鮮空氣,賞閱曼妙風景時,卻要忍受寂寞的煎熬。

獨處也有高低之分。

在家玩手機,追肥皂劇,也能填滿一天,這叫獨處嗎?當然叫。但是按照我的標準,這只能算是低級的獨處。

因為用即時快樂充斥的獨處,不具有可持續性。

且不說這麼做,沒人給你發工資。如果這麼持續下去,一兩天還行,時間一長,頹廢感襲來,讓你整個人生,都是輕飄飄的。

只有那些有意義的獨處,才會讓你人生的質量有所不同。

寫作、讀書、思考......這些具有厚重感的獨處,才能塑造一個更好的你。在這個過程中,你才能品嘗到持續的快樂。

當寫了一篇叫好又叫座的文章時,那份不可言表的喜悅;當讀書讀到一個絕妙的觀點時,那種拍案叫絕的通透;當頓悟到某個眾人推崇的理念,存在的某個瑕疵時的會心一笑;......

這些快樂,都不可消退,甘之如飴。

一個成熟的人必定要學會獨處。那不僅是一種本然快樂的追求,更是愛自己的表現。

更何況,漫漫人生的後半段,多數人都將在孤獨中度過。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好好學習與它相處呢?

好了,關於獨處,你有什麼想告訴良叔的?歡迎留言。

每天小隨讓我們相見,我還會再堅持124天。

-END-

擼串是化解孤獨的最好選擇。 ——攝於2019年8月7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