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能夠無風險享受稅收優惠

2020-03-23     會計入門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出台的稅收優惠政策很多,但納稅人享受稅收優惠是有諸多條件限制的,只有符合稅法規定的條件並履行必要的程序之後才能享受到。比如高新技術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低稅率優惠(15%),優惠幅度10%,納稅人當然會非常願意能夠享受到這樣的優惠政策。

但問題來了,企業自身是否符合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的限制性條件?如果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怎樣能達到符合條件?想要達到符合條件是通過什麼方式擁有核心智慧財產權?如何讓核心智慧財產權與主營業務收入具有關聯性?如果企業自身體量太大而主營業務收入與核心智慧財產權關聯度低,如何對原有企業進行業務拆分或新設使拆分或新設後的企業符合收入占比要求?研發團隊是自行組建還是藉助外力協助?研發人員是自行培養還是外聘臨時人員?等等,其他高新指標要求值是否有能力大幅超過標準?


除了關注政策要求的高新指標,還要關注可能被稅務機關預警的財務指標的合理性,比如收入、成本、費用等關聯度高的指標是否符合同比例增長的常識性要求?實務中確實發生過江蘇某高新技術企業因管理費用沒有同收入同步增長而引起稅務稽查人員懷疑並被進一步被查實的案例。

企業在做好符合高新標準的同時是否做好了被稅務稽查的方方面面準備?是否能夠站在稅務機關的角度審視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否能夠運用稽查檢查方法和納稅評估方法進行自查?能否自信的回答這些問題是決定能否踏實享受到高新資格帶來的稅收優惠的關鍵!

不然,即使想盡各種辦法暫時享受到了稅收優惠,也很難保證未來能經得起稅務檢查,搞不好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換來的可能是補稅、滯納金、罰款甚至刑事責任的結局!

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是前人總結出來的謀略,用到企業經營上,用到財務管理上,用到稅務策划上,同樣適用。作為一個企業,沒有全方位的戰略思維做指導的謀劃,沒有系統的專業的財務評估和稅務策劃,沒有技術部門與財務部門的深入合作和密切配合,沒有站在稅務機關或稅法的角度審視企業的申請高新行為,即使僥倖申請並享受到了高新資格所帶來的稅收優惠,又如何能保證踏實和自信,如何能經得起後續的稅務稽查呢?

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

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學習,並收藏本文;私信小編:學習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復,請大家耐心等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lyWCXEBrZ4kL1Vi5h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