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眼|中超裁判人手告急 兩「國際哨」火線馳援!!!

2022-06-22   微涼生活

原標題:風暴眼|中超裁判人手告急 兩「國際哨」火線馳援!!!

6月12日,上海市足協註冊的現役國際級裁判員王迪、沈寅豪抵達中超聯賽海口賽區,按規定接受必要的醫學隔離觀察,預計22日將解除隔離,這意味著兩人能趕上新賽季中超初賽下半場比賽的執法。 據了解,在兩名「國際哨」歸隊的同時,中足聯預備隊裁判部門也對部分中超裁判員進行了比賽區間調整,以應對部分裁判員因疫情影響無法到達比賽或無法到自己的公司休假導致執法人員不足的情況,同時

王迪

在剛剛結束的中超聯賽第四輪比賽中,被分到海口賽區的國際級裁判員張雷,作為主裁判結束了第三輪河南嵩山龍門VS浙江隊的比賽後,前往梅州賽區主裁判第四輪天津津門虎VS成都蓉城的比賽。 而第三輪是第四官搭檔張雷執法的國家級裁判員牛明輝,作為主審執法了第四輪上海港VS廣州隊的比賽。

根據中國足協5月下旬公布的新賽季中超聯賽首批比賽執法裁判員名單,所有獲得高級資格的中超裁判員(包括助理裁判員)將分為三組,每組有10名主審。 然後分別集中在海口、梅州、大連三個賽區去執法。 但受部分國際裁判員赴海外執法比賽等因素影響,7名現役中國足協在本國際級裁判員(可以擔任主裁判、第4官、VAR裁判員)中,只有金京元、唐順齊、張雷3人能在聯賽開賽初期抵達賽區金京元因故在第四輪之前,以VAR裁判員的身份執法了武漢長江和武漢三鎮隊的「德比戰」。 這是他個人在新賽季參加執法的第一場中超比賽。

沈寅豪

受疫情影響,新賽季超級聯賽無法引入外籍裁判援助執法。 中國足協、中國足球聯合會籌備組方面近年來持續支持本土裁判員的培養,但大膽起用了不少年輕裁判員,或從中低級聯賽裁判員隊伍中提拔了部分業務突出的裁判員執法中超。 但受經驗不足等因素的影響,部分裁判員在聯賽執法實踐過程中難免出現技術失誤。 例如,在中超第二輪的北京國安VS成都蓉城的比賽中,來自青島的主審李政在「補時」問題上出現了明顯的失誤。 從已經結束的4屆中超賽事的執法情況來看,沒有出現影響比賽勝負結果的重大誤判。 但裁判員在個別判定中還表現出跑位不理想、反應速度慢、部分判定不堅決等短板。

另外,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導致各比賽區裁判員人手不足。 例如,由於瘟疫的影響,在疫區城市註冊的一些裁判員不能馬上到達比賽區域。 另一方面,聯賽裁判員為了執法各個階段的比賽,必須按照防疫規定長期封閉在比賽區域內,導致部分裁判員不能休本單位的准假,與執法聯賽無緣。 據悉,也有因懲罰錯誤面臨內部處罰的裁判員,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必須繼續參加執法。 在這種情況下,賽事主辦方裁判管理部門不得不考慮安排不同賽區的裁判人員來滿足部分比賽執法需求。

傅明

對部分裁判員進行比賽區間調整的目的是確保整個聯賽裁判員選拔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例如,受聯賽採用小組賽制的影響,各階段同一組球隊往往在此階段完成與其他各隊的兩個回合的交鋒。 如果賽區的裁判員是固定的,同一裁判員就有可能執法前後兩隊之間的兩輪比賽。 裁判員選拔工作應遵循「避免參賽隊伍屬地,不連續擔任主裁判執法」等原則。 這是為了確保懲罰的公正性,同時也讓裁判員有合理的休息時間。

北京青報記者18日獲悉,現役中國足協7名官方裁判員中,來自上海的王迪、沈寅豪已於6月12日抵達海口市,根據當地防疫隔離規定,他們將於22日正式解除隔離,最快趕上中超第六輪,也就是首發階段下半場比賽的執法

王迪、沈寅豪之所以「遲到」,主要是因為受到上海市疫情的影響,沒能在聯賽開始前離開上海。 隨著他們兩人抵達海口賽區,張雷作為國際級裁判員「轉戰」梅州賽區也在情理之中。 另一位原本分在梅州賽區的國際級裁判員金京元也去了大連賽區執法。 今年新晉國際級裁判員唐順齊也在大連賽區被安排執法。 他以前也曾主哨過在大連戰區舉行的新賽季中甲聯賽揭幕戰。 這一系列安排,實際上也可以保證現役國際級裁判員在各賽區分布的整體平衡。

挖掘

北青報記者還獲悉,現役國際級裁判員傅明在相繼結束卡達世預賽亞足聯U23亞洲杯執法工作後,將於下周回國。 在接受必要的隔離觀察後,他很有可能從第二階段回到超級聯賽執法隊。 以裁判員馬寧、助理裁判員曹奕、施翔為成員的中國籍國際級裁判員組獲得卡達世界盃決賽階段執法資格,雖然沒有本賽季中超聯賽執法工作,但仍有大批國際級裁判員陸續歸隊,參與中超聯賽執法工作

李政執法成都蓉城與北京國安之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輪蓉城vsKGB比賽中出現技術失誤的李政,在第三、第四輪超級聯賽比賽中可能無法以任何身份參與執法,受到了聯賽裁判部門的內部處罰。 根據國際足球裁判員工作規則和慣例,中國足協和職業聯賽裁判管理部門對裁判員有重大失誤不公開對裁判員的處罰結果。 在中國職業足球深度逆境的背景下,許多裁判員也在克服各種困難後出現在聯賽執法中。 他們承受著不亞於比賽主辦方和廣大參賽選手、教練、俱樂部工作人員的壓力。 他們在接受各界監督的同時,也要得到必要的理解和寬容。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肖赧

編輯/徐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