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Hi4電混技術的關鍵還是售價

2023-03-15     車市觀察

對於長城汽車Hi4電混技術,要理性看待不應被「妖化」。只所以用到了「妖化」這個詞,對應了部分「神化」和「看扁」的言論。

長城汽車Hi4電混技術發布,已有四五天時間,對於Hi4技術的解讀很多,有唱讚歌也有唱反調,這都是意料之中的反應。筆者沒有看到過實物,也沒有試駕過量產車,但是相信Hi4技術對正處於低谷期的長城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

近兩年汽車市場的增量,無非就是電動和混動,要想掌握話語權,就要在這兩方面取得突破。長城堅持長期主義和全產業鏈布局,大方向是沒問題的,長城檸檬混動DHT系統也是有口皆碑。

只不過,檸檬混動DHT技術出圈的關鍵,在於打破了同類產品的競爭壁壘,但並未讓長城取得長驅直入的銷量跨越。居高不下的成本,反而成了束縛自己的枷鎖。長城Hi4就是要解決這個痛點,讓更多平價車型用上這項技術,這也是新技術翻身和核心所在。

無論從長城自身而言,還是汽車行業的整體環境來講,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實現「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來取得競爭主動權,藏成都值得尊重和支持。面對空前激烈的價格戰,各個品牌都有了一些浮躁,價格競爭是雙刃劍,飲鴆止渴不可取。

那麼在技術原理上,長城Hi4又有啥高明之處?個人理解未得到驗證,就是把以前一個發電機加前後兩個驅動電機才能實現的電四驅系統,通過一台兩檔變速箱的直驅連接的方式,變成了只要前後各一台電機就能實現電四驅,可以實現9種模式切換。

技術不是越複雜越好,而是化繁為簡,呈現最適合當下的技術才是最好,比如比亞迪Dmi,可能在技術上並不是最先進的,但是相對比較適合自身和目前的行業氛圍,再加上成本低所以才所向披靡。長城DHT和吉利雷神技術,相對複雜,但是成本居高不下,所以滲透的慢。

所以,長城此次主動做減法,但是用更簡單的邏輯,還可以實現雙軸能量回收,實現了四驅這在技術上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是值得佩服之處。當然,任何技術不可能是完美的,如果有就是你還沒看到他的缺點。如前軸電機的負荷問題等都是要考量的。

同時,也應該看到,長城Hi4技術發布會,在業內也有著不少爭議。其中,最大的一個點不是打擊網絡水軍,而是未將新技術付諸於一款具體車型,導致傳播的具象化並不明確,反而被千萬懸賞搶了風頭。

再就是,對於長城Hi4賦能的哈弗又如何定價?用兩驅的價格買四驅性能,這個兩驅的價格如何理解呢?是長城哈弗的兩驅,還是比亞迪的兩驅呢?這裡面可就決定了這項技術能翻起多大水花。畢竟,如果是同樣的價格,消費者肯定選四驅,如果價格差距不小,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只是想用長城Hi4技術,來拉平兩驅和四驅這個差距,要想取得絕對優勢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哈弗品牌可是直面比亞迪宋Dmi等主銷車型。所以,兩個電機乾了三個電機的活,關鍵還是要看成本降低多少,售價如何取捨。所以,不能單純以技術決定表現,而是落實到產品和售價上來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e97988bae9632a44af62ea7a695c6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