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寫材料?中年「材料狗」:看懂這3點脫離苦海

2022-04-26     職場火鍋

原標題: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寫材料?中年「材料狗」:看懂這3點脫離苦海

我們單位辦公室主任和黨群部主任都發愁死了,兩位主任年齡大了,寫得頭髮掉了、眼睛發乾,不想再寫了,可是,找不到能寫材料、會寫材料、任勞任怨的人,尤其是30歲左右的成熟的年輕人。

兩位主任從人事部門要來花名冊,發現「好苗子」就找人家談心談話,可是人家都不願意來。這個活兒太苦了,獎金係數還是屬於後勤板塊,年輕人都願意做核心業務,獎金係數高、發展潛力大,沒人願意寫材料,都擔心將來沒有出路,畢竟成長空間有限,不像業務部門,提拔交流的機會多。

兩位主任沒有辦法,只能從北京之外的「窮」單位的基層單位找人。比如,他們都喜歡從山東的基層單位找人,因為那裡「盛產」筆桿子,而且那裡的筆桿子都希望通過寫作能「鯉魚跳龍門」,調到北京來工作。北京的年輕人不願意寫材料,但是基層寫材料的人希望調進來,反正在哪裡都是寫材料,到北京機關去寫材料總比在基層寫材料要好吧。

其實,在體系內單位,尤其是各級機關部門裡,寫材料是一項基本功,也是任何一位領導都需要的專業人才。對於一般沒有背景的人來說,寫材料也是一種能夠直線提拔的捷徑,甚至是唯一的通道。無論什麼時候,領導總要念報告、做講話,總要有人給他寫稿子吧。家裡條件好的年輕人誰願意吃這個苦呀,對那些「草根」人員來說,寫材料就是一種實現逆襲的通道。

但是,在各級機關部門裡,年輕人不願意寫材料的現象非常嚴重,這個群體相對比較特殊,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凡是體系內的企事業單位,都會設置綜合辦公室和黨群、宣傳、政工部門,都必須設置綜合文字崗位。崗位名稱一般叫作:文字秘書崗、綜合文字崗、政研崗、調研崗、宣傳崗,等等。在體系內,俗稱「寫材料的」,好聽點的叫作「筆桿子」,寫打報告的叫作「大筆桿子」,寫小材料的叫作「筆桿子」。我女兒小時候給別人說:我爸爸是材料科的。別人還以為我是搞採購或搞庫管的呢。那個年代,很多年輕人是願意寫材料的,現在為什麼不願意了呢?原因如下:

【一】寫材料這項工作太辛苦了。

「寫材料」這個群體的工作很特殊,天天坐在辦公室里,有空調,有暖氣,有電腦,有茶水,表面上看起來很輕鬆,沒什麼髒活累活,但是,外人不清楚,他們的實際工作非常不輕鬆,甚至說超級繁重,加班加點、通宵熬夜,還不算苦,被領導批來批去、改來改去,那才叫一個「崩潰」!

一是材料實在太多了。從體裁上來講,有工作總結、工作彙報、年度報告、領導講話、典型經驗、宣傳報道、先進事跡、活動方案、亮點總結,等等。從部門線條來說,有黨建、宣傳、工會、團青、統戰、安全、環保、健康、法律、合規、風控、財務、設備、機動、金融、財務、發展、人事、工資、機要、資本、外事、業務、技術,等等,幾十個線條,年年歲歲、月月年年,要各種材料,幾乎從未停歇。

二是寫材料實在太累了。只要你乾上這個崗位,那麼,你就要天天寫、月月寫、年年寫,無窮無盡也!材料如山沒有路,文章如海苦作舟。永遠寫不完,看不到盡頭,見不到曙光。而且,你寫得越好,領導越離不開你,你就越脫離不了苦海。領導要得急,你得熬夜;領導要求高,你得「加工」;領導要求新,你得「搜刮」。關鍵是,辦公室副主任要把關,給你改幾遍;辦公室主任要審核,給你改幾遍;分管領導要看看,給你改幾遍;主要領導要變變思路,你還要從頭再來一遍,再遭幾遍罪,循環往復,無窮盡也。

三是寫材料實在太苦了。俗話講得好:什麼是「四大苦」——挖菜窖、蹲小號、帶綠帽子、寫材料。給你設定一個場景:三天三夜,一個人,憋在屋裡,一壺茶水,一包煙,一支鋼筆,一堆素材,一台電腦,時而坐在桌前奮筆疾書,時而在屋裡來回踱步。第二天打開門,頭髮都冒著白煙。還有一種「苦」是清貧之苦,寫材料的崗位在社會上沒地位,核心部門和業務人員都瞧不起你;領導也把你當作一個「筆桿子」而已,就是一個文字工匠;寫材料必須把全部精力投入進來,家裡什麼事都指望不上你,老婆有意見,孩子有意見,老人更有意見。里里外外都不認可,兩頭受氣,三面受憋屈。喝茶水,尿黃尿,鬍鬚蹭蹭長,頭髮唰唰掉,你說寫材料的人苦不苦?

四是寫材料的人心理壓力大。寫材料的人都有文人情節,寫出的材料都是自己的「寶貝」,當作自己的「孩子」,特別愛「面子」,倍加珍視。三天三夜寫出的稿子,被領導表揚了,自己蹲在廁所里都能再欣賞三遍;被領導批評了,三天三夜吃不好飯、睡不好覺;讓你寫,你覺得累;領導換別人寫,又覺得受到冷落。這種忽冷忽熱、大喜大悲,忽好忽壞、大起大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對心理是一種嚴重的「摧殘」,失眠、神經衰弱,都是文字文作者的標配「職業病」。

五是寫材料的人沒有發展前途。白天上班,要忙一些瑣碎的雜活;晚上回家,要憋在屋裡寫材料;家裡人嫌棄你,你還得到辦公室去寫。整棟大樓,只有你的燈亮了一夜。材料寫得不好,害怕領導說你的業務能不強;材料寫得好,偏離社會就越來越遠,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寫好文章,慢慢變成了與世隔絕、不諳人情世故的木訥之人。群眾這麼評價你,領導也這麼誤解你,那麼,你就只配寫材料,幹不了別的,更不會帶隊伍,以後,提拔重用時就不會優先考慮你,發展速度和空間比其他同事要慢。

【二】如何擺脫這項苦差事呢?

寫材料的人,多數是男人,也有少數是女人。一般來說,在辦公室和政工部門寫大材料的人,都是男性;在宣傳、報社、新媒體等部門寫表揚稿的,女性多一點。但是,我以前有位寫大材料的同事就是一位「美女+才女」。她在材料崗位上乾了10年,精神上受到嚴重的損耗,容顏老得比一般崗位的美女要快,心態也有點扭曲了,估計差點抑鬱了。

她原來期盼著寫3-5年材料,就應該被提拔成辦公室主任或政工部副主任,脫離寫材料的苦海,結果呢,換了幾任領導,都沒有提拔她。她找了幾次領導,領導都支支吾吾的,沒有正面回應。從此,她就故意降低水平,把材料越寫越差,領導實在沒辦法,就給她調崗了。儘管沒有被提拔,但是她脫離苦海,還是哼著小調搬走的。

如何擺脫這項苦差事呢?

一是千萬不要接這個活。有位同事平時喜歡寫寫畫畫,還是作協會員,領導讓他寫材料,他死活不接。領導讓我去寫,我開始也不接,領導答應我「只寫一年」,結果呢,我一旦沾上手就再也脫不開了,換了三任領導了,每一個兌現當初的「諾言」。所以,從一開始,就不要介入這個崗位。

二是千萬不要把材料寫得太好。即使你有寫材料的本事,也不要進入這個職業,自己給自己寫論文、寫總結、寫成果,可以發揮水平,給單位寫材料就別用力過猛,一旦寫得好,領導就可能調你去做這個工作。所以,不要寫得太好,也不要寫得太差,一般般、夠用就行了。你表現不突出,領導自然也不會調你去寫材料。

三是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如果你已經在文字崗位上了,就要學會彈鋼琴,有些材料要好好寫,比如,給主要領導寫講話,給主要領導寫事跡材料,一定要伺候得明明白白的。寫好了,讓領導滿意了,那是可以飛黃騰達的。別的材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假裝自己熬夜寫的,其實就是簡單拼湊一下,別人愛怎麼評說就怎麼評說吧,反正不能以犧牲我的健康去給你們「錦上添花」,你們獲利了怎麼不給我分點獎金呢?

四是千萬不要任勞任怨。你看那些長年寫材料得不到提拔的老筆桿子,都是一個特點:任勞任怨,你除了能得到一個「老黃牛」的美譽,其餘好處什麼也得不到。遇到不重要的材料,你就請假:對不起,這個稿子一天寫不出來,我「家裡有事」,你找別人吧。對不起,這個稿子三天寫不完,我最近身體不舒服,明天去看病,實在接不了。越是急活,你越要拖,反正,領導會找別人寫,誰願意接就去接吧,你就是不寫。調整崗位,正合你的心意。

【三】寫材料的好處。

現在,各級機關部門,包括企事業單位,年輕人都不願意寫材料,一是怕吃苦,二是寫不好。能把材料寫好,讓領導滿意,確實是一項核心能力,必須要鍛鍊,還要有一點天賦。寫材料寫好了,可能讓你踏上「成長或提拔」的快車道。

我的同事裡,那些沒有背景、沒有財力的年輕人,僅靠一根「筆桿子」得到提拔的人,並不少見。比如,我們當年辦公室的9位文字秘書,目前是「2個局、3個處、4個科」,沒有一個漏下的。

寫材料,尤其是寫那種綜合性材料,非常讓你長本事。比如,你寫公司的年度報告,你要懂整個公司的業務,也要懂主要領導的思路,還要站在一把手的高度去思考、去謀篇布局,對你的個人成長是一種強大的「推力」,別的崗位是沒有這樣機會的。

你要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羅列素材,拼湊文章。你要搜集大量的素材,去學習、去消化、去總結、去提煉,讓你學會綜合、歸納、統籌的能力。

第二個階段是模仿,借鑑以前的材料。你要模仿以前的文章,首先要學習如何拆解,看看人家是怎麼謀篇布局的?看看人家是怎麼起標題的?這個階段,可以讓你學習別人的經驗,逐步開始磨文字、搞標題,慢慢就能把材料的框架搭好,特別鍛鍊你的綜合思維能力。

第三個階段是消化大量素材、琢磨領導的思路。到了這個階段,你已經開始搜集和分析領導的思路了。寫材料,不是自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而是要思考領導要求怎麼寫就怎麼寫?領導想說什麼就寫什麼?其實,你已經開始發揮「參謀助手」的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思維境界,學會像領導一樣去思索。

第四個階段是上高度,學會了領導思維。給一把手寫報告、寫講話,那是最鍛鍊人的。這個階段,你必須站在領導的角度和高度,從大格局上研判形勢,提煉素材,涵養胸懷,提升境界。慢慢地,你在寫材料的時候,就化身了主要領導,非常鍛鍊自己的領導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e27d21c8a539e5bae37bdcf8b4df6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