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了之後,身體各器官很怕你做這些事!幾個求救信號要當心

2023-01-05     健康時報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感染後,我們的身體在與病毒戰鬥,各個器官也可能受到波及。這時候,希望你千萬不要給身體添亂。

1. 心臟——怕心肌炎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胡偉1月4日在接受雲南網採訪時介紹,心肌炎一般發生在病毒感染的三周內。相較於老年人、身體虛弱的人,年輕人的心肌活力較高,對病毒侵害的反應較強,機體免疫反應過度,在其殺死病毒的同時,也損傷了自己的心肌細胞,所以年輕人更容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

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如果出現胸痛、胸悶氣促、心悸、極度疲憊、血壓低、少尿,甚至有呼吸困難,眼前發黑、暈倒等症狀,這個時候就需要提高警惕,建議及時就醫診治。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安排心電圖、心肌損傷標誌物/心肌酶譜、超聲心動圖、心臟磁共振顯像、心內膜心肌活檢等檢查。

這裡建議:

(1)不要著急運動

心肌在修復的窗口期,劇烈的有氧運動心率很快,耗氧量增加;過度的無氧運動,乳酸或者一些代謝產物在肌肉里增多,也對心臟恢復是不益的。

應從低強度活動開始,如散步、八段錦、簡單日常家務等。適當把運動強度下降。

(2)不要熬夜

保證充足的睡眠是護心的重要一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感染病毒後好好休息。

(3)要睡個午覺

中午時間如果能休息20-30分鐘,能讓心肌得到「滋養」,令心率更加平穩。

(4)要保持好心態

保持心態的平衡,不要焦慮。焦慮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2. 眼睛——怕結膜炎

感染新冠病毒期間,人體的眼部抵抗力下降,出現眼部併發症的機率增大。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陳有信教授在1月2日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提醒,新冠感染或症狀發作後的15天-2個月,最易發生眼部感染。如果此時出現視物模糊、眼睛疼痛等症狀,需要引起注意,及時就診。

陳有信教授介紹,目前來看,感染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後,出現眼部感染症狀的比例不算太高,而且眼部感染後比較常見的也是結膜炎症狀,主要表現為眼睛乾澀、酸痛、紅腫、流淚等,但也有極少一部分人會發生急性黃斑視網膜病變。另外,新冠病毒侵犯視神經後,也會導致視神經病變,出現視力受損。

建議:

(1)不要戴隱形眼鏡

深圳市眼科醫院眼底外科副主任醫師陳懿1月4日接受深圳商報採訪時建議,近視人群在感染新冠並未康復期間暫時不要佩戴隱形眼鏡。

如果必須佩戴隱形眼鏡,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手部衛生,嚴格進行鏡片清潔和護理,並儘量減少佩戴時間。

(2)不要用手揉眼睛

手部的細菌、病毒會通過手-眼接觸增加眼部感染的機會。

(3)不要一直看電子產品

居家後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會明顯增加,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無疑會造成眼睛的乾澀和疲勞。

3. 雙肺——怕肺炎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2022年12月29日在央視新聞《新聞1+1》節目連線中介紹,「陽康」兩周後仍有咳嗽、胸悶症狀,去拍CT發現是肺炎,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新冠感染者轉陰後出現肺炎,可能分兩種情況:

(1)與新冠相關的肺炎仍在恢復期,之前可能沒有發現。若為輕度肺炎,免疫力正常的人在注意休息的情況下可自愈;

(2)轉陰7-10天後,胸悶咳嗽症狀反而加重,甚至再次發燒,或是繼發細菌感染,醫生對症使用抗生素鞏固治療,患者也能很快康復。

湖北省武漢市中醫醫院肺系病科副主任醫師盧麗君12月23日在接受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採訪時提醒,如果出現痰中帶血、夜間(或改變體位時)咳嗽加重,咳大量黃膿痰,或者再次發熱,氣短、呼吸困難、胸痛等原有症狀明顯加重,以及咳嗽超過2周時,建議去醫院就診。

建議:

(1)不要吸煙了

吸煙傷肺。有抽煙習慣的要戒煙。

(2)不要不戴口罩

不戴口罩這種心態比較危險,可能會讓自己陷入未知的風險中。這種風險包括二次感染和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其他病毒感染。

(3)咳嗽別憋著

咳嗽是一個康復的過程,是一個打掃「戰場」,修復氣道的過程。不要硬憋著不咳嗽,但如咳嗽嚴重,影響休息和睡眠,需要口服止咳的藥物治療。

4. 鼻子——怕鼻黏膜損傷

浙江寧波市北侖區第三人民醫院的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顧明優2022年12月30日在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介紹,「感染新冠病毒後導致嗅覺失靈的原因基本上有兩種,一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維持嗅覺的重要部位嗅裂,被鼻腔內腫脹的組織所堵塞,導致氣味分子無法順利通過該通道傳遞氣味,二是當病毒侵襲鼻腔黏膜時,嗅覺神經細胞持續受到免疫攻擊導致神經炎症。」

就恢復時間而言,如果只是局部黏膜損傷,大概一周就能恢復,若是病毒損傷神經引起的,恢復時間會稍微長一點,一般要兩個月或更長。

建議:

(1)不要摳鼻子

冬季空氣乾燥,鼻腔黏膜處於乾燥的狀態。如果習慣摳鼻孔,很容易損傷鼻黏膜。

(2)不要不戴口罩

正確佩戴口罩除了可以預防新冠病毒侵襲,在寒冷天氣有助於鼻腔保暖。

5. 腸胃——怕消化不良

新冠感染後,食慾和消化功能都可能下降。很多人想趁康復期大補特補。不過,這裡建議:

(1)不要大補特補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崔松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提醒,感染期可能會有食慾下降、腹瀉腹脹、味覺和嗅覺減輕等情況,但不能因此就在康復期大補特補,因為生病脾胃相對較虛,大補不僅不利於身體的恢復,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

(2)可以少食多餐

崔松醫生建議,如果食慾不好,建議少食多餐,可以在上午九、十點鐘或者下午兩、三點鐘吃一小份堅果、牛奶、酸奶、水果等,幫助保證充足的體力和營養的攝入。

(2)不要喝酒

飲用高濃度的酒會給胃黏膜帶來刺激。

6. 肝臟——怕肝損傷

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牛子冉和屈靜晗2022年12月23日在「協和醫生說」微信號刊文介紹,大部分藥物吸收進入體內後,都會經過肝臟的代謝排出體外,如果藥物或其代謝產物的量超過肝臟的清除能力時,藥物或者其代謝產物會在肝臟內聚集,對肝臟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盲目疊加用藥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可能導致藥物性肝損傷。

肝損傷有哪些症狀呢?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主任醫師何英利、博士張國妤,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紅霞在接受陝西日報採訪時介紹,急性肝損傷的臨床表現通常無特異性。潛伏期差異很大,短至一日到數日,長達數月。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僅有肝臟生化指標不同程度升高。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慾減退、厭油、肝區脹痛及上腹不適等症狀。淤膽明顯者有全身皮膚黃染、大便顏色變淺和瘙癢等。少數患者有發熱、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甚至關節酸痛等症狀,還可能伴有其他肝外器官損傷。

建議:

(1)不要亂用藥

避免疊加使用退燒藥和復方感冒製劑,也不要自行加大藥物劑量。要遵醫囑或藥物說明書使用。

(2)不要飲酒

酒精不但可能損傷肝細胞,還可能與藥物疊加,加重肝臟負擔,增加肝功能損傷的風險。

更多健康新聞

本文綜合自:

2023-01-04 雲南網《擔心感染新冠後患病毒性心肌炎?雲南專家這樣說》

2022-12-26 央視新聞客戶端《新冠感染後會不會引發心肌炎?轉陰後能運動嗎?專家解讀》

2022-12-29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恢復期健康管理專家指引(第一版) 》

2021-06-11 健康時報《睡得飽,心臟好》

2023-01-04 科技日報《感染新冠後,出現眼部症狀如何緩解?》

2022-01-04 深圳商報《感染新冠病毒後眼部抵抗力下降 眼科醫生建議:「陽了」儘量不要戴隱形眼鏡》

2023-01-04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眼防睛典 | 「陽」了,眼睛好痛!我這是感染了「眼痛株」嗎?》

2022-12-29 《新聞1+1》

2022-12-22 北京廣播電視台《陽過多久有抗體?什麼情況會二次感染?地壇醫院專家回應— —》

2022-12-23 湖北發布《「陽康」後一直咳嗽怎麼辦?專家詳解》

2022-12-30 錢江晚報《小時健康小站最前線丨感染新冠後嗅覺異常?多久能恢復?耳鼻喉科醫生的解答來了》

2022-12-28 澎湃新聞《專家:陽康後切莫「放飛自我」,免疫系統打完「大仗」要休養》

2022-12-23 協和醫生說《協和醫生說|用藥過多,當心肝損傷!》

2022-12-19 陝西日報《防治新冠亂用藥,警惕藥物性肝損傷!》

編輯:任 璇

審稿:楊小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dd4c20bf074627c506c993e1f41a2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