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疑似被強拆,居然還是老人去敲響堂鼓,黃氏年輕人都去哪了?

2024-08-17     宏暢評歷史

宗祠,代表一家之姓的傳承,也記載了他們的歷史,是應該被承認的文化。可是當宗祠影響了開發商權益,宗祠是否能被包容保留?

蒼南的黃氏宗祠,被網友爆出有挖掘機開到現場,疑似要強拆,不過沒有任何官方說明,所以我們不明白這到底是網友的臆想,還是他們的預想?

如果真的強拆一座宗祠,傷到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心,也不是某一個姓氏之人的心。

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宗祠文化,宗祠是族親關係的聚合,代表了親情的力量,一方有難,會有八方來士,因為宗祠不是一家人的事,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

如果黃氏宗祠真的要強拆,其他李氏宗祠、丁氏宗祠、鄭氏宗祠、毛氏宗祠、鄧氏宗祠等等,是不是也岌岌可危?他們是否要擔心?

但這件事最讓人感慨的,還不只是網友的猜測,而是現場老人的行為!黃氏宗祠門前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到宗祠二樓的大多數都不年輕,可以用老人來形容他們。

為什麼是老人爬上二樓敲響堂鼓?堂鼓對於宗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只有在特別緊要的時候才會被敲響,在這樣一件事前敲響堂鼓可以理解,可是年輕人呢?

黃氏的年輕人都去哪裡了?

有網友說,這是因為年輕人有牽掛,而老人牽掛不多,所以他們才會是挺身而出的那一類。年輕人要考慮的太多了,的確是現實的因素。

老人沒有工作,退休了可以有足夠自由的時間,也能在第一時間聽到消息趕到現場,而年輕人即便收到消息,也還要完成請假等不同的步驟,因此網友們看到的老人,並非是黃氏宗祠只有老人,只不過是老人先行一步。

再者,比較權威的宗祠人物,大多數也不年輕,因為長者有更多的眼界,也有更多的領導力,所以讓長者來敲響宗祠堂鼓,也是對宗祠文化的一種認可和尊重。

假如真的有想要拆掉宗祠建築的開發商,千萬不要以為到達現場的只有老年人就可以大意甚至肆意妄為,因為老人只是先行者。

到底是什麼樣緊急的需求,嚴重到要讓人拆掉宗祠呢?

有網友爆料,其實當年黃氏宗祠已經搬遷過一次,那時候是為了發展新區的需要,既然搬過一次,再搬一次怎麼了?

可或許對於更多的人來說,他們不是害怕要搬幾次,而是擔心這樣的事情會層出不窮。

有人用黃氏宗祠是古建築還是後來新建造的來判斷是與非,認為如果這只是一個嶄新的建築,那麼拆就拆了吧。可當你知道它曾經搬遷的前提,你還會如此果斷去給出結論嗎?

如果黃氏宗祠在搬遷之前就是一個傳統的老建築,為了搬遷才新建的呢?那麼後來的建築,也不應該被好好保護嗎?

有時候看到這樣的消息,我反而對韓國偷拿我們傳統節日去申遺一點不生氣。

正是因為這件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我們才會重視自己的文化,正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傳統的魅力,才能夠真正打心底里去尊重並且認可它。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都是讓我們自豪的根本。

為何連宗族祠堂這樣一個承載希望與文明的地方,也要到岌岌可危的地步?

受傷的究竟是黃家人,還是整個華夏文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cf5de8f8c9c5cbef484e2c66afeae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