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曹操強勢還獲張魯幫助,為何卻敗給立足未穩的劉備

2022-08-09     仲安筠

原標題:漢中之戰,曹操強勢還獲張魯幫助,為何卻敗給立足未穩的劉備

漢中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場十分重要的戰爭,其意義不亞於三國時期另外三場著名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場戰役之後,劉備鞏固了蜀漢政權,從而讓三國鼎立的形勢,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

這場戰爭,本來張魯倒向了曹操,曹操擁有漢中之地,勢力強大。可是為什麼,最終兵強馬壯的曹操會失敗,立足未穩的劉備會勝利呢?

(曹操)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戰爭對雙方的意義不一樣。

這場戰爭,對於曹操來說,不過是擴大地盤的一次戰爭。占領了漢中,對於曹魏的發展,只能是錦上添花。就算打敗了,對於曹魏也沒有多大的影響,至少沒有動曹魏的根本。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一場戰役的失敗而已。

但是對於劉備來說,卻是生死之戰。如果漢中失去了,相當於曹魏在蜀漢的要害部位定了一顆釘子。曹魏此後完全可以派兵把守漢中,作為進攻蜀漢的一個重要據點。而蜀漢政權北方的門戶將大打開,這對於新興的蜀漢政權來說,將是致命的。關不上門,內部就不穩。史料記載,曹操發兵漢中,蜀漢內部「一日十震動」,就是蜀漢高度關注的表現。

由於戰爭對於雙方的意義不一樣,打法自然就不同。

二、雙方打仗的態度不一樣。

蜀漢對這場戰爭十分重視。當時蜀漢的東邊也出了問題,東吳在荊州挑起了摩擦。但是,在漢中之役發生了,劉備立刻以吃虧的方式和東吳講和,然後集中國內絕大部分兵力,開赴漢中前線,對抗曹操。

(劉備)

除此外,蜀漢是全民戰爭,幾乎所有的男人都奔赴前線,女子都在後方運輸糧食。由此可見,當時蜀漢是拿出幾乎所有的身家性命,來和曹魏抗爭。而男人打仗女人運糧這種精神,在歷史上可以說,也是絕無僅有的。

但是曹魏對這場戰爭的重視程度並不是很高,曹操都沒有到達現場。曹操只是後來才去現場的,而且只在那裡呆了兩個月。當然了,曹操之所以沒有到達現場,是國內遇到了動亂。但曹操如果對此事極為重視,他肯定是會去現場親自督戰的。

裡面有一個細節特別有意思。當時劉備派劉封挑戰。後來趕到的曹操說,你以為我沒有義子麼,我讓我的黃須兒來打。於是調曹彰前來。可是當曹彰到達的時候,曹操已經撤退了。

曹操這個說法,有些賭氣開玩笑的味道。而曹操之所以這樣開玩笑,也是他不太當回事的表現。

重視程度不一樣,結果自然不一樣。

(劉封)

三、雙方的將領不一樣。

蜀漢在蜀漢戰爭中,幾乎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優秀將領。可以說,除了關羽鎮守荊州沒到,其它的將領都去了。包括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都是蜀漢,也是當世一流的將領。從他們戰爭的情況來看,也可以看出這些將領們的水平要超過曹魏將領們一頭。

而曹操這邊,只有張頜、夏侯淵等少數名將。張頜還算不錯,夏侯淵就比較差了。後來,夏侯淵還被打死了。除此外,都是一些宗室成員參加,戰鬥力十分有限。

總之,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曹操的投入程度都沒有劉備高。因而,最終劉備獲勝,在漢中稱王,曹操失敗退回,也就不奇怪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c245c08f858dd91c190170b12926a0a.html